《大梦八百年》
第45节

作者: 山魁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陈耀已经人事不省,嘴里灌满了浑浊的河水。
  赵权接过陈耀的一只胳膊,王运抖着手,张着嘴猛地喘出几口粗气,说“来,一起推上去。”

  王运两手抓着陈耀的侧胸往上举,赵权托起陈耀的腿,树上的李毅中与王铠伸下手去接陈耀的两只手。突然赵权觉得身上一沉,陈耀的身子就摔到自己脸上,他感觉身边一空,转过头一看,王运不见了!随之眼前一暗,河水从四面八方向自己劈头盖脸砸下。
  “还是老了啊!”这是王运被巨浪裹去时,冒出的最后一个念头。
  赵权牙齿紧紧地咬着自己的嘴唇,一手抓着一根树枝,一手死死地拽住陈耀。
  耳边传来“咔嚓”一声响,手里抓住的这根树枝已经被扭到了极致,转眼间就要断掉。赵权努力地想往上一节树枝挪过去,但陈耀身体实在是太沉了,赵权根本就挪不动身子。
  水流越急,赵权腰部一痛跟着一麻,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狠撞了一下,几乎半个身子都失去了知觉。他的手愈发失去了气力。
  慌乱之中,赵权悲痛欲绝:难道说我的穿越之旅就要以这种方式可笑地结束了吗?
  突然,眼前落下一片黑影,是李毅中从树上跳下来,手上扯着一张渔网,渔网的蹶子被绑在头顶的树杈上。
  落在赵权身边的李毅中,扯开网便往赵权与陈耀罩过去,随即一缠一绕,把自己跟他们俩一同裹在了一起。又伸出手抓住未断的一根树枝,带着他们俩个努力地向树干挪去。
  赵权稍松了一口气,跟着李毅中一起抓住那根树枝,另一手仍然紧紧地搂着陈耀,努力地把头探出水面。赵权万没想到,平日里自称水性绝佳的自己,反而是被水性最差的李毅中给救了。
  巨浪涌过,水流推着树枝四处漂浮,三个人的脑袋在水面上或隐或现。

  一阵噼哩啪啦的响声过后,王铠家的房子终于被冲垮了。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似乎又经历了一次穿越的漫长痛苦。水流终于缓缓地降下了速度。晕晕沉沉之中,岸上传来了焦急的呼喊声,是辛邦杰与梁申寻过来了。
  赵权终于又松了口气,疲惫感如黑暗中的天罗地网,从四方八面向他笼盖而来。
  赵权猛地把牙齿往嘴唇上一切,血顿时弥漫了整个口腔。他必须让自己清醒着,因为还有陈耀。
  当辛邦杰终于把几个人搬到岸上,解开渔网时,赵权看见梁申跪坐在仰面躺着的陈耀身前,已经泪流满面。
  赵权挣扎着爬起身,顾不上说一句话,挤开梁申。
  陈耀双眼紧闭,已经毫无意识,嘴里的水正缓缓地往外溢出。赵权趴在陈耀胸口,已经没了心跳。

  赵权伸出手指头,往陈耀的鼻孔里挖了挖,又在他嘴里掏出些泥。吸上一口气,捏住陈耀的鼻子,便往他嘴里吹去。吹上几口气,又叠起双手往胸部挤压,反反复复。
  几个人无法理解赵权的行为,但都围在边上静静地看着他。赵权一声不吭,只是咬着牙坚持着。
  吹气、压胸,再吹气、再压胸。
  终于,陈耀的胸口动了动,随之,水出他的口中喷出。伴着剧烈的咳嗽,陈耀“哇”的哭出声来。
  边上的人发出一声声惊喜。
  赵权软软地歪倒在陈耀身边,咧着嘴笑了笑,眼泪迸射而出。
  第二天,水便慢慢退去。
  王铠家的房子被冲垮了一大半,门、窗以及屋内的所有东西被冲刷一空。
  王铠在自家的房子边上对着淮水发了整整半天的呆之后,被赵权拉回家,就此在赵宅安置下来,跟赵权与陈耀住在了一起。
  赵权与几个小伙伴,陪着王铠一起在河岸上,恭恭敬敬地祭拜了王运。把他们家的房子清扫干净,整理出一个空房,在里面安了个王运的长生牌位,下书“孙:王铠、毅中、勇诚、赵权、陈耀立”。
  这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让村子的谷场与道路全变得泥泞不堪。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除了王运与王家的房子,村子里其他人并没有受到伤害。
  村北的麦田也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但是郭侃军在淮水边上的屯田却是损失巨大。
  湾河北岸拦出的水田被彻底冲垮,又恢复成了一片沼泽。南岸的那些水田也同样被水冲毁,洪峰过去之后,这里就成为一汪大水塘,里面鱼虾无数。

  事后,赵权跟梁申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于这场突出其来的洪水也有了个大致的眉目。去年入冬开始,天气骤冷,一连下了三四个月的冻雨,淮水上游沿岸山上积雪肯定不少。进入三月份后,突然转暖的天气使山上积雪迅速融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挤入淮河,从而引发了这场大水。
  这种雪融性洪水,赵权上辈子倒是经常听说,不过主要发生在西北的新疆一带,淮河流域发生这样的大水,按标准也许得定为五百年一遇吧。
  受到惊吓的陈耀一直缓不过劲来,整天两眼呆滞,沉默不语,而且更粘着赵权,无论赵权去哪都得跟着。赵权与梁申只好每日里尽着心力照看。
  洪水过后,天气依然持续闷热。
  一直不见一丝雨滴,日子便变得有些艰难了。
  地里的小麦开始抽穗,但湾河里的水渐渐干枯,辛邦杰只好没日没夜的去淮河中挑水。来回一趟得走小半个时辰。李毅中领着小伙伴,也加入了挑水的行列,虽然每次挑的水都是少得可怜,但聊胜于无。也算是借机打熬自己的身体。
  夏天便在这样的艰难中熬过。总算付出有所得,基本保住了这近两百亩的旱地。
  看着辛邦杰照料下,不断茁壮起来的那些小麦,秦子绪的心情却是极度的恶劣。
  淮水边上的水田被冲垮后,他不敢再在那继续播种。而是把精力移到了村北剩余的那些旱地。他再垦了两千亩,为了赶上延误的农时,这次连他自己每天都去田里干活了。而蒋郁山手下的骑兵,也被全部赶去整地。每天一到日落,营房中便是骂声一遍。
  但农时终于没赶上。种子播下时,湾河已经断流,只能到闾河中挑水。挑着挑着,闾河的水就没了。好在此时田里需要的水量不算很多,勉勉强强地应付了过去,但麦芽东一茬西一茬,或长或短,一棵棵苗子还未出土便已先天不良的蔫样。
  五月初总算也开始抽穗了,此时别说是闾河,连淮河的水都很难挑得到,持续下降的水位,使河滩上裸露的大片的烂泥。对于任何人来说,穿过这样烂泥去河里挑水,都是一个巨大的折磨。
  在施玉田出面之后,蒋郁山总算没有跟秦子绪直接翻脸。但他对手下的懒散开始不闻不问,反正他自己是无论如何不会去挑水的。在他看来,这简直是骑兵的一种耻辱。
  一整个夏天,秦子绪的脸总是黑中泛着绿。虽然施玉田一再安慰他,这是天灾并非人祸。但秦子绪心里却充满着不甘,如果整个村子都没收成,那也就罢了,偏偏一堆老弱病残的却种出了近两百亩地。而自己领着近百个人垦了两千亩地,出苗的不到五百亩,最后能有收成的最多三百亩。

  秦子绪一直觉得,作为郭侃军中最擅长用脑的部下,屯田对自己来说是小菜一碟。他并不是真的指望利用屯田来解决郭侃军的后勤问题,而是希望藉此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郭侃的重视,甚至是更上一级——史天泽将军的重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