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宋文琴的丈夫是市政府的小车司机,两年前发生了严重车祸,最终落了个高位截瘫,除了坐轮椅,就是躺着,连夫妻生活的生理功能也彻底丧失,幸亏有宋文琴的婆婆照顾,宋文琴才得以安心上班。生活虽紧倒还过得去,可是深夜难眠的煎熬却也是可想而知,毕竟,那一年,宋文琴才二十八岁。宋文琴尽心竭力的隐忍着,克制着,偏偏在这时候,身边却凭空出现了些淫蜂浪蝶的勾引,就是陈非。本就是一盆炭火,怎奈何有人浇油?终是一天,宋文琴半推之下也就遂了陈非的美梦。虽明知陈非是花花公子,只是贪图自己的身子;也明知不能长久,早晚会东窗事发,宋文琴却深陷欲望的泥潭,不能自拔。两人想方设法的幽会,哪成想上个星期天,陈非在家忽生淫念,趁自己老婆孩子走娘家的空档,要宋文琴去他家里相会,两人自是百般缠绵。谁想到陈非的妻子去而复返,两人居然被捉奸在床。厮打之下,宋文琴落荒而逃。后来,也就顺理成章发生了星期一早晨的那一幕。
宋文琴说了这些,眼角已经饱含着泪水。杜一梁叹了口气,拿过纸巾放在宋文琴的面前,此刻,他一点食欲也没有了,对陈非的憎恶也也愈加浓厚。宋文琴又说:“陈非的老婆也去我家闹了,那天下午,我回到家,我丈夫没有骂我,只是攥着我的手,一个劲的流泪。”说到这里,宋文琴眼里的泪水终是流了下来。“我不是个好女人了,但我不能死,我死了,我丈夫怕是要饿死在家里呢。我还有孩子。”宋文琴的这句话像一块石头重重的砸在杜一梁的心里。杜一梁忽然满心悲怆,激动地有些不能自抑,只得借口去了厕所。
回来时,顺便结了帐,回到座位重新坐下,杜一梁轻咳一声,对着仍在抹着眼泪的宋文琴说:“过去的就忘了吧,你是个好人,生活啊,慢慢地就会好起来的。”
日期:2011-11-21 16:03:46
四。
杜一梁与宋文琴默不作声的又坐了一会,见宋文琴情绪有些平静,两人才起身回到了单位。一下午,杜一梁的心中一直堵堵的,心中的那股悲怆此起彼伏,却又不知如何平复。接到了省城王胜利的电话,说农历的八月二十六日结婚。心想这可是难得的喜讯,可是听着听着,杜一梁脸上的笑容却戛然而止 ,因为,胜利的婚礼,新娘却不是赵晓玲。
王胜利与赵晓玲在学校时早已是山盟海誓,形影不离,也是尽的鱼水之欢。两人做出的疯狂事,就是连杜一梁与柳梅也自叹不如。胜利甚至信誓旦旦的说要放弃家族企业的继承,与赵晓玲携手打拼未来的生活,可是毕业后,一切都变了样子。
毕业后,胜利抵不过两鬓斑白的老父亲的哀求,进了自家的一家大商场出任副总经理。他也曾试着反抗,却终因父亲的肝癌手术而放弃,想到父亲有可能朝不保夕,曾经的叛逆少年陡然变得稳当持重,默默的挑起了家庭与生意场上的重任。赵晓玲凭借优秀的简历也留在了省城,在一家外企做起了白领。按说两人仍属金童玉女,珠联璧合。然而 总是天意弄人。胜利的父亲可能也知自己时日无多,竟为胜利安排了一桩婚事,对方是省城商业局局长之女,并美其名曰强强结合。胜利虽极不情愿,但看着父亲已极为罕见的微笑,那个“不”字,却始终没有说出口。胜利与赵晓玲,两人在一场抱头痛哭之后,也就做了那被棒打的苦命鸳鸯。
放下电话,杜一梁的心里已是翻江倒海,他在电话里就已经听出了胜利的微微啜泣,心想:小时候拼命想长大,可谁想到,这长大了,值得流泪的事怎么越来越多了呢?急切的拨通柳梅的办公室的电话,相约见面。也许,只有柳梅能安抚自己不平静的心。
两人在街上随便吃了点晚饭,杜一梁骑车载着柳梅来到了大庙跟前的广场。广场上已有很多人,散步的,锻炼身体的,谈情说爱的各色不等,还有一些人围在一个卡拉ok的小摊前说说笑笑。杜一梁与柳梅依偎着坐在一半的台阶上,慢慢的向柳梅说起了宋文琴与胜利的事。胜利的事,赵晓玲已经哭着在电话里告诉了柳梅,宋文琴的遭遇却让本就脸色凄凄的柳梅轻声哭泣。杜一梁揽过柳梅,两人的手紧紧地握着。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哟,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山也还是那座山哟 ,
梁也还是那道梁.
......那卡拉ok的小摊上,传来传来一阵高亢荒凉的歌声。 朦胧的夜色下,大庙的高墙闪着红褐色的亚光,斑驳一片。门前的古老参天的柏树在夜色中张牙舞爪,不远处的大山像一堆化不开的乌云阴森森的,身下的石条台阶渗着一丝丝透骨的凉意,怀里的柳梅不断地抽搐,轻声的啜泣传到耳边,杜一梁摩挲着柳梅的秀发,轻叹一声,低下头吻着柳梅的脸颊,不经意间,一滴热泪悄然滑落。
日期:2011-11-23 16:15:17
五。
杜一梁还是那个杜一梁,还要每天穿梭于城市的两端,忙着那根本没什么可忙的工作,因为杜一梁觉得,这是他现在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中秋节越来越近了,今天已是八月十二。一大早,院子里开进了一辆满载的小型卡车,宋文琴挨个办公室的告诉大家,去院子里领中秋节的福利礼品。杜一梁一看,好,还真不少。大米一袋五十斤,食用油两桶,二十斤,两板新鲜的冷冻带鱼,二斤信阳毛尖,六斤盒装的月饼,一箱六瓶装的本地特曲,还有西边县城产的蜜桃,栖霞的苹果各一袋。人手一份,连看门的张大爷也有,杜一梁不由得佩服起了唐明远。人人都喜笑颜开,杜一梁看着面前这一大堆东西,心想:下午回家得租个三轮呢。
回到家的时候,杨秀花看着满地的东西笑的前仰后合,一边收拾着,一边说:“呵呵,真是好单位呢,过个十五,差不多等于多发一个月工资吧,梁子,你有用吗,要是送人,你就送呗。”杜一梁看着嫂子高兴的样子,笑说:“拿家来了,嫂子,你看着办吧,我没用呢。”“那好,我就做主了。”杨秀花笑得满脸红晕,一边归拢着,嘴里还嘟囔着这样给谁点,那个送给哪家些。杜一梁看着杨秀花这个简单善良而又极易满足的女人,心中有了一点得意的成就感。
第二天,杜一梁买了些好点的茶叶,烟酒,在单位给唐明远些,尽管极力承让,唐明远也只收下两包茶叶。下了班,杜一梁骑车从大庙经过,来到叔叔新搬得家里,提着点东西上了楼。杜国兴也刚下班回来,高兴地留杜一梁吃饭,杜一梁笑着说:“不了,叔,我还得串个门呢,我嫂子擀了一大包手擀面要我给周叔送去呢,这几瓶酒,给你喝。”说完,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杜国兴笑呵呵的脸上一下严肃起来,凛凛的说:“怎么都这样啊,你看厨房里发的那些东西,成箱的,成包的,成袋的,不就是过个十五吗?怕是要吃到年呢。”语调高昂,军人味十足。杜一梁笑说:“咱这不是礼仪之邦吗,都兴这个,呵呵。”杜国兴有些无奈地叹口气说:“十五晚上,叫你哥嫂都来这里吃饭啊,我也想念小孙子了,呵呵。叫你婶子给你装上点东西。”
杜一梁骑车回家,心想:这带来的东西还不如带走的多呢。到了家,杜一梁拿出嫂子擀好的面条,又拿了两瓶酒,两条烟,乘着夜色,走进了周秉勤的家门。周秉勤笑呵呵的接过面条说:“这个,以后多来点啊,呵呵,那些,下不为例。呵呵。”说着又指指桌上的烟酒。杜一梁也被逗笑,两人简单的聊了几句,杜一梁便起身告辞。
难得的几天忙碌,等到早上来到单位的时候,杜一梁发现,那个几乎弄得满城风雨的中秋节,已在昨晚欢乐团圆的酒席后变成了历史,自己竟然没有尝尝今年的月饼什么味道。杜一梁面对墙上的挂历,9月27日那里有他头几天用笔画的一个圆圈,那是胜利的婚期,也就是农历的八月二十六。杜一梁悠闲地想着:下一件大事,十天后,省城,参加婚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