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朋友,也是情敌》
第17节

作者: 东莞小领班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看看,你爸爸给军威买了这么好的礼物,我这当大娘的也没有给你准备礼物,来,坐下……吃花生吧!”母亲说着,就亲热的拉着张莲的手,要她进屋里。
  “大娘,不啦。我回去还要和俺娘包饺子呢!”张莲谢绝了母亲的邀请。
  母亲总觉得不给未来的儿媳妇礼物是不礼貌的,慌忙之间,从身上的兜里掏出一个小红包,那是一百元,准备送给孙女的。这一下,正好给张莲吧!
  见是红包,张莲说什么也不要,母亲硬塞她的兜儿里,随后大声地喊叫:“老大家,替我送送莲儿!”

  “送莲儿,我哪有资格。军威,你去送吧。你的客人嘛!”大嫂吩咐军威。
  大嫂当家顶梁柱。军威一向敬畏大嫂,现在听大嫂吩咐,忙不迭跑出去,到了大门口才追上。
  虽然门口挂了灯笼,但是光线不强,外面依然是黝黑黝黑的,军威正想与张莲说几句话,没有想到张莲竟然会疯狂的一把将他抱住,嘴唇悄悄地凑近他的耳朵,说道:“今晚上去我家好么?”
  “今晚上?”军威一下子楞住了,“年夜是最热闹的时候,拜年的人们来来往往的,去你家能干什么?”
  “干什么?干什么不行!”张莲狠狠地将他的脖子勒紧,似乎是逼迫他答应似的。
  “好的,拜年时,我先去你家,然后……”军威不知道然后会是什么事。
  “然后,你就留下你来。咱们去我的闺房……”说完,张莲狠狠地亲吻了他一口,这是他们之间甜蜜的初吻,多少年都在期盼着,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个时刻,说发生就发生了。
  农村的年夜,犹如中国的狂欢节,往年,人们这时候都要玩乐一夜,一般都是打麻将,玩扑克。即使是常年不出门的家庭主妇们,此刻也要打一圈牌九,宽松一下。
  但是,自从有了春晚,八点之后的年夜就有了共同的内容。一家人都会围坐在电视机前,看那些期盼了一年的精彩演出。尤其是东北小品王的演出,更是他们期盼的重点节目。
  但是,今天晚上,尽管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烘托了热热闹闹的祥和气氛,军威的心里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请祖宗时,民兵队长支使他为张支书燃放鞭炮,父亲竟然会同意了。
  而且,刚刚回到家,张莲就把她们家的礼物送来了,还有,刚才那深深的一吻,那火辣辣的对他的邀请,让他不由地浮想联翩,这是怎么了?事情怎么会一下子发展到这一地步?

  前几天,民兵队长主动的来他们家提起他与张莲的婚事,父亲冷冰冰的,似乎是不怎么同意。可是,今天晚上,这一连串的事情就发生了,
  如果不加节制,任其发展下去,结果将会是什么?是自己去张家当养老女婿的事儿就要成为事实么?
  “爸,我看张莲那姑娘挺好的。既然她对咱们家军威有情有义,咱们就答应让她和军威处处吧!”大嫂看到军威一副心神不安的样子,率先提及了这件事情。
  “呵呵,什么有情有义?她那一条围巾,就算是还军威一个人情。刚才军威替老张家放了鞭炮,张家人觉得好有面子啊!”父亲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却是心里有数。

  “实在不行,就这么样吧!”母亲对张莲有更多的好感,觉得娶这么个姑娘作儿媳妇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这事儿,就看两个人的缘份了!”父亲还是一副胸有成竹,不肯轻易表态的作派。
  “可惜呀!军威过年就要出发了,要不是当兵,两个人都是同学,平时多接触接触,或许就处成了。”母亲想到儿子就要远行,不由地一阵叹息。
  一家人就这么有一搭无一搭的说着话,连春晚的节目也没有认真的看下去。不过,春晚的节目除了闹闹哄哄,也没有更多让人欣赏的地方。
  父亲的兴趣是听戏,可惜,春晚的戏曲节目很少,即使是有,也没有他爱听的河北梆子,除了京剧,就是什么地方戏曲联唱,根本不顺他的心意。
  孩子们等待的就是东北小品王的表演,一旦小品结束,人们就一个个离开电视机前,该干什么干什么了。余下的节目,什么歌星联唱、什么敲钟,根本就没有人看了。
  因为,这个时刻,外面早已是鞭炮齐鸣,烟火满天了,那一阵阵轰响震得脑袋瓜子都疼,谁还有心思看电视?
  小品王的表演一结束,母亲、大嫂、二嫂就去外屋里生火煮饺子了。父亲到灶神牌位的灶王爷那儿看了一眼。

  见上面印了“财神东南”四个字,就带领三个儿子,小孙子到院子里冲东南方向磕了头,然后在院子的财神堂面前点燃了香烛,大哥就将鞭炮拿出来,在院子里放了。
  这一通放的鞭炮,就是请财神的意思,可惜,很多的人只知道半夜三更放鞭炮,却不知道为何而放?
  尤其是城市的人过年,半夜放鞭炮只是图热闹,根本没有请财神的举动,基本上是糊涂鞭炮,糊涂过年。
  放了请财神的鞭炮,跪拜了财神爷,饺子也煮好了。但是,讲究的人家,这时候不能冒冒失失的就吃饺子。按照军家规矩,饺子煮熟了,先敬给祖宗,然后敬给财神爷。随后,小辈人给长辈人拜年。

  这事情都是大哥大嫂带头,先由他们给父亲母亲磕头拜年,然后是二哥、二嫂给父亲、母亲拜年,还要给大哥、大嫂拜年。
  不过,给父母亲拜年需要磕头,给哥嫂拜年点头鞠躬就可以了。最后,是军威给父母亲磕头拜年,还要给两个哥哥、嫂子鞠躬拜年。
  最后的好戏是小侄儿、侄女拜年,他们拜年也不懂得说什么,磕了头就向爷爷奶奶讨红包。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
  家庭拜年看似是年夜饭前的一道清规戒律,但是却让家庭和和睦睦的,充满了节日的欢乐。那些没有儿女的人家,想体会这种气氛还没有资格呢!
  军威想想自己要当兵了,明年就不能给父母亲拜年了,心里不由地一阵心酸……

  刚才中央电视台播送了一段边防战士给家里拜年的视频,
  一个小战士手握钢枪,看上去很是威武,但是,央视女记者让他通过电视镜头给家里拜年时,这战士却激动的泪水涌出,低下头去,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那是想家了啊!军威想,如果将来自己遇到这场面,也许是连面对镜头的勇气也没有呢!不知道怎么回事,此时的军威,对自己报名参军竟然会有了一丝悔意……
  细心的母亲像是察觉了小儿子微妙的心理变化,就小声地说了一句:“军威啊,一会儿出去拜年,你就到张莲家去吧!一个姑娘家,就自己一个人,怪可怜的……”
  “什么?就一个人?她爸她娘不是人哦?!”父亲听母亲这么说,就呛了一句。
  “看你……”母亲瞪了父亲一眼:“我是说,她们家不像咱们家人多,总是有些冷清清的……军威是她的同学,过年去看看有什么不好的?”
  “行啊!去看看,去看看……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啊,呵呵……”父亲的酒喝多了,说话没有了控制力似的。但是他知道这是大年夜,一家人应该避免吵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