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之后,是村里男人拜年的时刻。不过,此时拜年的都是年轻人,他们要从村东一直拜到村西,挨家挨户,一家也不允许漏掉的。
而年纪大的男人,由于辈份高,在家里等待别人给自己拜年就行了。如果还有长辈需要自己去拜,那也不用着急。天亮之后去就是了。女人也都是天亮之后拜年的。
往常拜年,都是大哥带领二哥、军威,弟兄三人从附近的邻居家拜起,一直拜到村东头的张支书家。拜年完毕,通常都要累出一身汗来。
拜年拜得如此认真,除了风俗习惯所致,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化解矛盾。村里的人,平时过日子,总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有的矛盾激化了,就记了仇。
但是,无论是多么大的仇恨,只要春节拜年时按照辈份磕一个头,就什么矛盾都化解了。
所以,拜年之前,父母特意嘱咐儿女,凡是与自己闹过矛盾的人家,一定不能漏掉,否则,矛盾就会越来越深。
军威的父亲会木匠活儿,平时在村里求他的人多,所以,这几年来,军威和村里人和睦相处,没有什么矛盾的人家。
但是,大哥心细,想到刚才父母亲说的话,就改变了以往的拜年路线,改从村东拜起,于是,弟兄三人首先来到了张支书家。
张支书家新房、新院子,门口台阶威严宽敞,大红灯笼高高地挂着,大门也敞开了。似乎在欢迎每一位前来拜年的人。
进了院子,就见中间摆放了一块毛毯子,军威知道,这是讲究人家给拜年的人准备好的。
过年都是穿新衣服的。如果磕头跪地上,新裤子上就沾染了黄土。有了毛毯,人们跪在毯子上,就不会弄脏衣服了。
“张叔!我是军斌。我们弟兄三人给你拜年了!”大哥一进院子,就大声地报上自己的名字,好让主人知道自己是谁?
说完,大哥就带头在毯子上磕下了头,这第一个头是磕给张家祖宗的。这是拜年的第一个礼节,随后,才一个一个点出长辈的名字:
“张叔,过年好!我们给你磕头了!”
“张婶,过年好!我们给你磕头了!”
几个头磕下去,就见张支书老夫妇二人热情的迎接出来,说道:“好了,别磕了。挺冷的,进屋子里喝茶水啊!”
大哥连忙推辞说:“不进屋子了,还要往那边拜一拜呢!”
“军威,让你两个哥哥去拜,你留下来喝茶水吧!”张支书看到军威围了自己送的新围巾,觉得未来的女婿就在眼前,随后倍感亲切的说道。
“军威,你留下吧!”大哥想起母亲的话,又见军威有些害羞,便怂恿道。
“走吧!进屋!”见军威不好意思,张莲上前来拽了他一把,军威随即就进了张家的屋子里。
屋子里烧了土暖气设备,一进去就觉得热气腾腾扑脸,
军威一看,堂屋供桌上的饺子还冒着热气。
再看看里面的餐厅里,桌子上摆了酒盅、菜肴,刚刚端上的年夜饺子,就知道自己和两个哥哥拜年来早了,害的人家放下碗筷去迎接拜年的他们。
“军威,吃点儿饺子吧!”张支书顺便让军威坐下来一起吃饺子。
“我刚才吃过了。”军威婉言谢绝,然后坐到了旁边的沙发上。
“刚才喝酒没?”张支书又问。
“昨天中午喝了,晚上没有喝酒。”军威老实的说道。
“那就喝点儿酒吧!”张支书说着,吩咐老伴儿,“再拿个酒盅来。”
见张支书喝酒兴致很高,只好坐下,先给张支书斟了一盅,随后举杯敬酒,感谢张支书对自己和家人的关照,接着,又各敬了张婶和莲儿姐一盅酒。
“不客气。别说我和你爸爸多年来的交情,就冲你和莲儿的同学关系,我们两家也应该相互关照。放心,你当兵走了,家里的大事小情我会关照的。
“嗯,回去告诉你爸爸妈妈,如果家里有活忙不开的时候,就来喊莲儿一声,让她过去帮助做些事,没有问题的。”
酒桌上聊得正热火,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张支书知道是拜年的人来了,就准备出去打招呼。
这时候就听到院子的人大声地喊叫:“张叔,我是吴三秃,我和爸爸给你拜年来了!”
听说是吴三秃父子,军威看到张莲的眉头皱了一下,张婶却是提醒她:“去招呼一下”,张莲就很不情愿的走出餐厅,来到堂屋门口招呼吴家父子。
人家一家人都去招呼拜年的,军威不好意思一个人坐在那儿,就跟随着出来。
“哟!军威在这儿呀!”吴三秃的父亲本来是给张支书拜年的,看到张支书不问好,却对军威的出现表现出极大的惊讶。
“吴叔,过年好!”军威礼貌地出去给他磕了个头,随意解释说:“我也是来拜年的,进屋坐了一会儿。”
“军威哥,过年好!”军威刚刚说到这儿,就听到吴三秃子忙不迭地给自己拜年,拜年就拜年呗,他不是鞠躬,却是扑咚跪下,给军威磕了个头。
看来,他好象是大脑受到了刺激,连正常的礼数都弄错了。军威连忙跑过去,双手扶他起来。
“你们爷儿俩进屋,喝点茶水吧!”张支书客气的招呼着。
“不了!我们两个人先来你这儿,是第一家。别处都没有拜呢。”老吴三秃极力的表白着,然后拉着儿子走了。
“看来,今年我们煮饺子晚了。”张支书回到屋子里说,“往年拜年的都是饭后来的,今年,怎么吃着饭都来了呢!”
“差不多都是12点嘛!今年来的早的,也就是军威哥们儿和吴三秃父子,别人都还没来呢!”张婶反驳说。
就好像是验证张支书说话正确似的,张婶的话音未落,就听到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扑通扑通传来,张莲往院子一看,一下子涌进了一大帮子人。
接下来,就听见这些纷纷嚷嚷的报着自己的名字,有的喊张支书为“张叔”,有的喊叫“张大爷,还有些小孩子喊叫:“张爷爷”,一下子弄得张支书懵懂懂的,不知道这些人是哪儿来的?是哪一家的了?
倒是张莲看得清楚,也记得清楚,说:“刚才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南街军姓胡同人家的,还有几个是张姓和吴姓的。三十多个人呢,显得黑压压的一大片……”
“军姓家人最多。这一拨人过去,剩下张姓和吴姓就没有多少人了。”张支书说着,显出些无奈和疲倦的样子,
“莲儿,我还要睡一会儿。有来拜年的,你招呼一下……”说着,张支书和张婶一起,进了自己的卧室。
大年夜,虽然说有很多的讲究,但是年纪大的人熬一整夜总是受不了的。吃了饺子,不少老年人就躺下睡觉,即使是来了拜年的人,有时在炕头儿上躺着应一声也就算了,没有人怪罪他们没有礼貌。
但是,张支书是一村的领导,来拜年的人都是充满了恭敬的心情的。如果你躺下睡觉,就显得有点儿无理。
就算是你自己困得要命,家里也得有人招呼一下才好。可惜,张莲是个姑娘,不是儿子,一个姑娘招呼来拜年的人,总是不太合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