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宁静》
第11节

作者: 巫河长歌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师说,穷,是因为落后,没有文化就落后。有了文化就可以改变一切。是这样么?月儿将信将疑。她常常问娘:“娘,老师说有文化就可以改变家里穷?”娘读书不多,这么“高难度”的深奥学问娘不懂。于是娘只好回答:“老师说的是对的,你就照老师说的去做,好好读书吧。”月儿听娘这么回答,只好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爹和娘一样读书不多。爹在外打了好几年工,因为没有文化尽卖苦力,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除去在外的伙食开支,剩下的就更少了。爹一气之下和本家书记不打工了,回来守着这几亩薄地和山上的几棵果树。除此以外还和本家书记承包了一块荒山,种上了杏仁树。杏仁不需要用太多的时间去看守,因此,可以腾出一些时间帮人家伐树做短工。即使这样也没有给家里带来起色,因为那些树成不了气候。如此一来,也就赚钱不多,尽管这样总比在外面强,至少不要花费冤枉钱租房子、吃伙食。

  那时候山里还没有通电,没有文化娱乐生活。爹管不了月儿的读书学习,除了做体力劳动外,闲着的时候几个人就凑在一起打牌。爹不玩钱,打着玩。生活压力大,爹的心情不好,总喜欢发一些无名火。
  有一次,爹从山上砍完树回来。一边漱口一边朝着娘发脾气,怪娘做事不细心。娘感到有些奇怪,就说:“今天又有谁惹着你了,回来发神经。”原来娘有所不知。那天爹上山砍树,趁着凉快赶了个早。
  天刚麻麻亮,娘就为爹准备好了几个糯米糍粑,做为午餐。娘将糍粑用一块长澡巾兜好后,捆在了爹的腰上。吃过早饭后爹就出发了。走着走着身上的糍粑掉了,一检查原来是娘没有将布兜扎紧。扎紧布兜后,爹蹲下身子找糍粑。太阳没有出来,四周一片昏暗。爹在地上摸了好一阵,也没有摸到。正准备走时,突然感觉到了好像脚上踩着什么东西,爹一摸软乎乎的,还有一点热。忙拣起来后放在布兜里兜好后上山了。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累了半天的爹饿了。于是坐在树下准备吃中餐。一口咬下去,一股奇臭直扑鼻孔。仔细一看是一坨狗屎。原来爹错把脚下踩的狗屎当糍粑拣。说来也巧,娘在糍粑里放了一些野菜叶,那狗屎的颜色和糍粑的颜色竟难以分辨。咬到狗屎的爹,匆忙来到山泉边狠狠地洗口、漱口。一遍又一遍。尽管口里洗漱得干干净净,但那中餐已经没有胃口了,只好饿着肚子回了家。月儿和娘一听,笑得直不起腰。爹只好也陪着苦笑,爹笑完后又用牙刷在不停地漱口。漱完口后,对月儿说,好好读书。不要象我一样没有文化,只配干苦力、受活罪。

  这是月儿第一次听到爹说这样的话。她既感动,又理解爹的苦处。爹的话,月儿记在心里。她不知道读书有多少用处,但她知道好好读书,这是爹和娘还有乡亲们对她的希望……
  日期:2011-12-17 11:29:34
  与黎凯分手后,月儿急匆匆往家里赶。从学校到家里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进出山一次都不容易。像月儿这些年轻人走起来还不算什么。苦就苦了爹和娘。这里不通公路,干什么都是肩挑手提的,如果有公路就能大大减少劳动强度。爹也曾想靠种一些果木树改变家里的面貌。可是,事与愿违。由于缺少技术,种上的果树不是成活不了,就是不结果子。白忙活了不要紧,还贴上了一笔不大不小的资金。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家里没有其它经济收入,树木不争气变不了钱。为了送她上学,娘还靠喂猪婆为她筹集学费。每一次小猪仔出栏了,爹和娘就用竹筐挑着这些小猪仔到集市上卖。看着爹娘为自己辛辛苦苦月儿就心痛。她好想快快长大,也为爹娘减轻些负担。爹说,你是女孩子终久要嫁出去的。爹不指望你。如果我不嫁出去,讨进来怎么样?爹说,那还不好。可是谁愿意倒插到这里来,太穷了,留不住人家。

  日期:2011-12-17 16:34:49
  是啊!这里太穷,哪个傻小子愿意来。现在,她想到了黎凯,他家不是有三兄弟吗。把黎凯“嫁”过来不就行了。月儿边走边想,不觉得好笑起来。不想他,人家心高气傲,一心想过城市生活不会来的。再说自己也不想来。这里太偏僻落后了,就连一条进山的公路也没有,如果通了公路还可以考虑考虑。
  娘喂猪是老一套,用山里的野菜伴些粮食煮熟喂,一年两窝猪仔,一窝七八头。一年下来十多头。这些年,猪仔价格好。每一窝都能卖千多块钱,刚好够给月儿交学费做伙食。爹说,山里人没有其它门路,想扩大规模用新办法养,饲料又运不进来,猪养大了也出不去。爹也常常埋怨说,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就是好不到这山冲里来。就看你们这一代有没有希望了。

  其实月儿和爹有相同的感觉,这里山高路远。还是她读小学的时候,就听说要修公路进来,可是这么多年了只听打雷不见下雨。现在听说又要修路了,反正耳朵听惯了不当做一回事,修更好,不修也没有办法。就当没有这回事似的。不过月儿也常常做梦般地想,如果我有钱,一定要把这条公路修通,免得爹娘为卖猪挑担子跑远路。再说自己和大家也方便。

  翻过这座山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家了。在自己家的后山上有几株杨梅树和石榴树,那几株树都是经过爹嫁接后长大成活的。在月儿的映像中,爹只要有空就喜欢捣鼓树木,今年将桃树枝嫁接到石榴树上,明年又将杨梅树嫁接到桃树上。爹乐此不疲。
  家门口有一条小溪流,春夏季的时候,小溪流里有山螃蟹,只要你有心情可以随时到小溪里去抓它们,然后剥了壳,用盐腌制一下,再放到锅子里用油炸,红红的、香喷喷的,放到口里用牙咬,立马发出蹦蹦嘎嘎的响声,既脆、又爽口。月儿常常带着两个小弟弟,到小溪里弄些来吃。现在长大了,不好意思玩这些游戏。回忆起来倒还蛮留念那一段岁月的。不过小弟弟们如今还在玩,月儿只是站在一边看,最多就是帮弟弟们,用油炸好那些螃蟹,然后大家吃、她也跟着凑份子。

  身边这一条路,给月儿的印象最深。以前这里,路边有酸叶子、山葡萄、树莓、野猕猴桃,还有到这个季节快要成熟了的野柿子。现在这里的树几乎全被砍光。新种植的松树和杉树还小,看那一株株弱不禁风的样子。还不知道这些小树木,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成林。有些野果子,没有大树的攀附是长不好的。而那些果树早已经不存在了,月儿真为这美丽林区丢失的野鲜而担心。这种艾怨好象爹也有过。想到这里月儿只恨自己没有能力来实现爹的愿望。如果现在这些野果子还在,信手拈来放到口里品尝,让那软鲜、甘甜的浓汁浸润一番,该是多么诱人的享受。想到这里,月儿的涎水都快要流下来了。

  俩个上小学的弟弟已经放假几天了。月儿回来时,只见弟弟们一丝不挂地在溪水里嬉戏泡澡。见姐姐回来了也毫不回避,光着身子拥上前在姐姐袋子里翻吃的。两个弟弟比她小八岁。月儿不在家时,看牛、割猪草全由两兄弟包了。他们在不远的村里上学,二十多个学生,一到三年级,只有一个老师。见姐姐回来了,两兄弟争先恐后地拿出“通知书”给姐姐看。月儿一看,两兄弟都是年级的一、二名。月儿问,“你们年级有几个同学?”两兄弟抢着说:“我们三年级就只有我两个。一年级的最多,二年级的第二多,三年级只有我们两个。”月儿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全班只有两个人,不是第一肯定就是第二咯。”笑归笑,月儿的心里笑不起来。以前她在这个学校的时候,全校还有百多个学生,才八年时间就流失了这么多的生源。月儿感到悲哀。这都是穷的原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