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猛男——乾隆皇帝》
第13节

作者: 罗大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8-29 15:35:49

  取得了紫金山剿匪之战的胜利,许多人都有一种中了彩票大奖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在清朝,能立战功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文官,若能与战功沾点边,那么对以后仕途的升迁极其有利。此战中,作为文官的李侍尧和客尔吉善,都是主要的功臣,按照他俩的意见,那是要把战役经过写成一本精彩的小说送给乾隆,以便邀功请赏。
  但此时傅恒却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冷静,他仔细审问了鹤一真人,前后印证整个战役的经过,不由得心里暗呼好险。他终于知道,若不是宝仁格日勒无意中的“精彩表演”迷惑了鹤一真人,打乱了吕梁联军的部署,那么此战全军覆没的将是他傅恒。之所以自己最后能够取胜,实是冥冥之中有天意加持。
  前边多次说过,傅恒是个实在人,所以,作为此战主帅,他没有按照李侍尧与客尔吉善的意见去吹嘘战绩,而是把整个战役的前前后后,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告诉了乾隆,并且附上了他对此战役的总结与心得。最难得的是,在给乾隆的报告中,傅恒不但如实列举了李侍尧与客尔吉善的功劳,而且也没有抹杀宝仁格日勒所起的最关键作用,尽管宝仁格日勒那是无心之举。李侍尧和客尔吉善都反对傅恒这么做,但傅恒不为所动,最终坚持了自己的做法。

  正是这份实事求是的报告,为傅恒开启了成为一代名相的大门,成就了他建功立业的人生梦想。几天之后,乾隆收到了傅恒的报告,他非常仔细的阅读了好几遍,不禁又是吃惊,又是纠结。
  在乾隆看来,世界上的人才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干活的人,比如你让他炒个菜,缝制一件衣服,他往往能很好的完成任务,把活干的很漂亮。但你让他经营一个大酒店或者服装品牌,他就不成了,这种人缺乏抽象思维,不通人情世故。
  第二种是做事的人,这种人也许没有什么专业技能,但是,他有能力把一群有着不同专业技能的人组织到一起,互相协作,合理分工,去完成一件大事儿,或者承担一个重大的职责。所谓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其实就是做事情的能力。这里需要明确一点,干活和做事是两个概念。
  第三种是干事业的人,这种人做事意志坚定,做人原则分明,终其一生,会向着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懈努力。此类人,能力也许并不出众,但是他能把一批有能力、会做事的人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一股向心力。这股向心力从何而来呢?靠的是四个字:公平诚信。说白了,就是俗称的人格魅力。
  傅恒这人是笨了点,但他无疑具备了第三种人的最核心特质,这一点,通过紫金山剿匪一战,尤其最后给乾隆写的这份报告,非常明显的表现了出来。乾隆初登帝位,最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傅恒这种人,可遇而不可求。他原本是想要弄死傅恒,然后名正言顺霸占瓜尔佳氏的,但现在,他犹豫了。到底是要人才傅恒,还是美女瓜尔佳氏呢?
  人呢?顶住啊~~~~~~~~
日期:2010-08-30 16:25:11

  乾隆的犹豫仅仅维持了很短时间,他就做出了十分明智的选择。美女再美,她也不是塑料做的,能漂亮几年啊?三十岁一过,孩子一生,立马变身黄脸婆。人才就不同了,对一个皇帝来说,培养人才是最好的投资,而像傅恒这种人,将来升值的潜力无限呀。选择傅恒,放弃瓜尔佳氏,也就成了乾隆必然的选择。何况除了傅恒,李侍饶的能谋善断,客尔吉善的谍报才能,也都是乾隆所急需的。
  最终乾隆决定,任命傅恒为见习副总理(军机行走),进军机处参赞政务,李侍饶也进军机处,任职军机秘书(京章),客尔吉善则调任刑部尚书,接替李卫的职责,统筹全国的情报工作。在作出上述人事安排的同时,乾隆又下令召回了在四川绿营任职的阿桂,令其改任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以加强对军事部门的控制。至此,乾隆初政时的人事班底算是基本构建完成,在未来的二十年中,正是这批人的辛勤工作,将大清王朝推上了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巅峰——乾隆盛世。

  1737年的上半年,对于乾隆而言,无疑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除了发掘出傅恒、阿桂等人,这一年的六月,三年一次的公务员考试(科举考试)也终于出了结果,考取头名状元的于敏中也进入了乾隆的视线。于敏中,浙江金坛人。山东是一山一水一圣人,浙江则号称千山千水千才子,于敏中就是浙江众多才子中的佼佼者。
  科举考试的前二十名,是要进行殿试的,由皇帝亲自考核,确定前三名的名次,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在殿试的时候,乾隆深深被于敏中的才华所折服,钦点了他头名状元。
  那于敏中到底怎么个有才呢?不妨来看看于敏中殿试的实况直播,相信对你也一定有启发。当时殿试开始,乾隆看着面前二十个千挑万选的才子,提问道:有一种动物,和猫咪一样大,但长的和老虎一摸一样,谁能告诉我是什么动物?
  应试的才子们一辈子读的都是四书五经,从没看过《人与自然》,哪儿知道这些啊,于是面面相觑,都不吱声。唯有于敏中,越众而出,从容答曰:此乃小老虎是也。
  乾隆点点头,说不错,又出一题:一加一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等于三?听了这个问题,才子们的脑袋开始发晕了,心里都想这算他妈的哪门子殿试啊?考试大纲上没有这些破玩意啊?这皇帝的脑袋大概被驴踢过吧,一加一怎么可能等于三呢?
  在这一群晕头胀脑的才子中,只有于敏中仿佛成竹在胸,他回答道:在皇帝陛下批准的情况下,一加一就能等于三,而且不要说等于三,只要您愿意,等于两万八也没问题。对于此问题,乾隆的标准答案是:一加一在算错的情况下等于三。但是于敏中的回答,显然比标准答案更让乾隆满意。
  接下来,乾隆抛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重磅的一个问题:诸位才子,你们爱国吗?
  众才子终于松了口气,乾隆总算出了个像点样的问题。于是,参加殿试的二十个举人挨个引经据典的赌咒发誓,表示了爱国决心。这一次于敏中没有抢着发言,一直等其他人都表完了衷心,他才发言,但他一开口就语惊四座,个别胆量小的,差点被他吓得背过气去。
  当时于敏中反问乾隆道:老大,国家是个什么玩意儿?
  是啊,国家是个啥玩意捏?“国家”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尽管乾隆也算是博学多才,一时之间却也解释不清。但是乾隆这人很会装逼,他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架势,又反问于敏中:那你说国家是个什么玩意儿?
  于敏中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国家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所以我不爱它,因为我没办法去爱一个摸不着也看不见的东西,何况,我也没办法确定,国家会不会爱我。就我个人来说,我只爱皇帝陛下您一个,因为是您给了我读书做官的机会,是您让我能够站在这金銮殿上侃侃而谈,我未来的荣华富贵生死祸福,也都指望着您。所以,我只对您效忠,从今往后,我将是您最忠实的奴才,您让我咬谁,我就咬谁。

  于敏中这番话说完,金銮殿上的空气像凝固了一样,人人都低下头,屏住呼吸,等待乾隆大发雷霆。但人家于敏中却是神色从容,不惊不惧。因为他是聪明人,并且从乾隆所提的问题中知道乾隆也是聪明人。聪明人在聪明人面前不用装逼,所以他直抒胸臆,来了个实话实说。果然,乾隆不但没发怒,反而哈哈大笑,似乎很开心的样子。
  后来乾隆钦定于敏中为新科状元,任命他为国家科学院院士(翰林院编修)兼全国人大代表(都察院御史)。
  很久以来,乾隆有个愿望,就是编辑一部规模超过《永乐大典》的百科全书。编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弘扬科学文化,而是乾隆妄想通过编辑百科全书的方式,篡改历史,偷换一些重要的概念,以便控制人民思想、巩固皇权统治。比如,“夷狄”、“鞑子”等词语原先的含义都被乾隆篡改了,他把“夷狄”解释为汉民族的始祖,把“鞑子”硬说成是对英雄、对强者的尊称。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部百科全书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后来著名的《四库全书》。按照正史记载,《四库全书》1772才开始编写,1782年完稿,历时不过十年时间。但是,正式编写此书之前巨量的准备工作,早在1737年就开始了。于敏中,就是乾隆一直在寻找的那个理想中的《四库全书》筹备组组长。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于敏中担任过各种各样的官职,有京官也有外任,但他的主要工作,一直就是替乾隆筹备《四库全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