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回到纯真年代——活着》
第25节

作者: 微晨1984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为了这个“闪光点”,我自己都扇了自己不少耳光,但没用,骨子里生的。这下好了,后面的九千九百九十八步我都不用一一说明了,因为有了这两步——好事+好强,后面的不用跳了,摔死你没商量。
  但不管怎样,当时的我很快乐。
  兄弟们很会找乐子,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要求低,野惯了。随便找片青草地,摔交都能玩一天,要是偶尔发现一处风景好的地方,行,饭都不用回家吃了,随便搞个竞赛(摔交,爬树,俯卧撑……),输的去偷红薯,当然,有时候也换换口味,偷玉米。山上柴火都是现成的,随便就能找来一大堆,烧吧,烤吧。大家围着火苗子,争着抢着烧红薯,烤玉米,叽叽喳喳闹个不停,嘻嘻哈哈闹个不停,有时开开玩笑,就着烧红薯的“黑手”往对方脸上一抹,立马就成“黑旋风”(水浒传人物,不知道的去看水浒),没人生气,大家只会笑的更欢……日子就这么笑着闹着的过着,都不用去分早晚,所谓早也乐,晚也乐,谁还去想那么多?

  这是真正的快乐,无论你花多少钱,用多少时间,都无法换来,因为真正的快乐,无价。
  日期:2011-12-28 23:07:14
  说到这,跟大家说件有趣的事,这本来是小说初版里面已经弃置的章节,只因一位看过的朋友说很有意思,所以我才将它放在这,除名字以外,全部采用原文,未经修改。
  那是一次集体出游事件,出游的地方叫“插剑山”。
  原文:
  “插剑山”没有剑,也不是山,而是一个偏僻的小镇。那时的我们,对所有东西都充满了新鲜感。
  没想到,与梦的第一次同游,竟是我前进路上的第一次惨败!
  如果不是那一次惨败,也许我和梦不会走到一起,更不会发生以后那么多刻骨铭心的故事。
  如果你相信,这就叫“缘分”——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而当它来到的时候,你就已经成了它的俘虏。

  刚到“插剑山”,有出事了。
  我在前面听到后面传来一阵骂声,转身往回看。“眼镜”和一个学生模样的小子对骂了起来,我还没来得及问什么事,葛亮就和“眼镜”冲了上去。那小子经不住,三两下就被打倒在地。“眼镜”还想再打,我阻止了他。
  “怎么回事?”我有点生气。
  “哥,他嘲笑眼镜,眼镜骂他还还口。”葛亮一边说一边看了看“眼镜”。
  “笑眼镜?笑什……?”话还没问完,我突然反应过来,一时语塞。

  说实话,“眼镜”的一双眼睛是大不对称,别人见到好笑也难免,但为这事打人有点过分了。不过我总不能伤害兄弟的自尊,于是没再多说什么,正想走过去安抚那小子两句,那小子像兔子一样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喊:“你们给老子等着。”
  大家一听这话,群怒。“眼镜”第一个追上去,被我叫住了。通常被打败的一方都会说一些“狠话”,借此挽回一点面子。这是人之常情,没必要计较,我不想为这点事破坏出游的气氛。
  来到镇上,街道上走着熙熙攘攘的一些人,只有茶馆里爆满,打麻将的,玩扑克的……还有一大堆围观的,一点也没有回归大自然的气息,令人大失所望!
  失望之余,我忽然看到一大群人向我们这边跑了过来。
  正好奇,我一眼瞄见先前被打那小子也在其中,情知不好。这么多人,不会是来请我们吃饭的。我当机立断,让“眼镜”和葛亮及几个弟弟先跑,我跟其他人留下——只要打人的人不在场,应该不会有什么事。
  很快,我们就被一大群父老乡亲包围。锄头队,镰刀帮,甚至还有拿鸟枪的。带头的是个20出头的青年,不像“社会份子”,也不像农民,估计是个“闲散人员”。

  这一闹,茶馆里的人也都停了下来。看样子他们都认识那青年,互相打了个招呼,也加入了包围我们的行列。先前被打那小子一脸得意的跟在身后,向着我们一指:“就是他们。”
  本以为会有一番理论,不料那青年二话没说,操起旁边一张竹椅就像离他最近的彭勃砸了过去。
  功力不是很够,彭勃气沉丹田,闷哼一声——但彭勃气再多,估计也挨不了几下。
  我急忙喊道:“不准打,有话好好说。”
  其实当时的情景挺让人害怕,毕竟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也是硬着头皮上,不过我心里也有打算——农民伯伯们通常不会把事闹的太大,再说他们其中有不少伟大的母亲,母亲总会宽容一些。
  果然,一个伟大的母亲出来显示了宽容,问是怎么回事。

  我一见有机可乘,提高音量手指小子目视群众:“你们问他我们这谁打他了?”
  那小子回过神一看,凶手确实不在,着急得说:“那个……反正是跟他们一起的。”很明显的底气不足。
  我接过话:“大家评评理,我们又没打人,凭什么找我们?”
  群众一时议论纷纷,有劝的,有嚷的,看样子,战火就快平息了。
  原以为事情会就此过去,却没想到葛亮和“眼镜”几人被一群农民押了过来。那小子一见到,一脸小人得志:“就是他俩打的我。”

  原来葛亮和“眼镜”怕我们脱不了身,觉得自己跑了太没义气,中途又折了回来。结果两人一人挨了一耳光,赔礼道歉才算了事。
  后来听几个友好的乡亲说,那小子是村长的儿子,那青年是他的哥哥。他回去后说有人打了他,村长老子一听有人敢在自己的“地盘”动自己的小少爷,立马派出大少爷来兴师问罪。
  我想,那小子一定没说,自己嘲笑了“眼镜”的眼睛!
  兴致勃勃的出游,惨淡谢幕,大家都显得有些沮丧。
  反倒是被打的几个兄弟首先打破了沉闷的气氛,葛亮俏皮的说:“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

  一句话,播开一丝云雾见到整片青天。
  我们拿出江湖儿女的豪迈,决定不再原路返回,而是坐船过了镇上的一条河。过了河不远是火车站,一直往前就能通到市中心。
  正走着,突然有人提议说今晚干脆不回家了,就在外面玩通宵。这个想法马上得到积极响应,看到大家这么兴奋,我也表示同意。
  轮到梦的时候,她面露难色说爸妈不允许自己晚上不回家,要是他爸脾气一来,就得大刑伺候。
  兴奋之际被泼了一瓢冷水,大家自然很扫兴。马上有热心人给梦出主意,说给家里撒谎吧,我们帮你忙。
  看的出来,梦也想和大家同行——我们毕竟都还太年轻,难以抵挡未知的诱惑。

  策略拟订完毕,梦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神情鬼祟语调暧昧:“妈,我今晚在同学家住,不回来了。”
  “同学!哪个同学?不行,必须回来。”梦妈妈的声音穿透话筒无限扩散。
  “我在刘芳家住,没事的。”梦尽量保持镇定。
  刘芳就是梦的同学兼好友,期间正跟彭勃谈恋爱。此女学习成绩不错,人也挺懂事,是梦的好姐妹,此时站在梦旁边给予精神支持。
  “刘芳家也不行,你爸知道了,后果很严重。不行!你必须回来。”梦妈妈宣完旨掐死电话。
  看到梦一脸无奈,大家沉默是金。

  片刻宁静之后,梦突然问刘芳:“你不回家会怎样?”
  “估计挨打是逃不掉的,怎么?”刘芳说道。
  梦试探着道“那我们都不回去,敢不敢?”
  刘芳双眼望穿天际,仿佛看透自己未来的结局,然后患难于共视死如归:“敢!”
  人通常就是这样,一个人跳楼,成功率是百分之五十,很难取舍。多一个人,那就是百分之八十,按照四舍五入的定律,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日期:2011-12-28 23:07:39

  天渐渐黑了,临近晚饭时间,全体人员感到本能的召唤。
  来到一家面馆,一进门,彭勃气势磅礴的喊道:“老板,来十五碗面。”
  “多少碗?”老板表示疑问。
  “十五碗!”彭勃表示确定。
  老板证实之后,语调转为欢快:“牛肉还是杂酱?”
  “素面!”大东一语惊醒梦中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