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民》
第12节

作者: 负手观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对,就他,就他!
  哦,那你说的是老洪了,我们也两三年没见面了,不知现在在哪高就。反正这人除了读书一无所长,你上琉璃厂一带打听,酒糟鼻子倭瓜脸,比武大郎高不了半头,站在那儿跟酒坛子似的,就是他没跑儿。
  您不是说他在哪个书店来着吗?

  大概是文什么书店,具体名字实在想不起来了。但肯定离不开琉璃厂虎坊桥。你找他有什么事?
  浦三儿说您也甭细打听了,见了面给我带声好就得了。
  日期:2021-05-20 11:48:56
  (六)家国
  琉璃厂古文化街,两列古槐分侍,一众店堂端居,庄重典雅,九城闻名,在全国论起古韵儒风来也端居魁首。大清年代,不仅汉族官员多在此定居,长年各地来京城赶考的举人也在此下榻,因此周边还星罗棋布着几十个州府的会所。市以人兴,所以这块儿文风日炽,骚人麇集,售卖纸墨笔砚的商家鳞次栉比。久而久之,书画瓷器古董文物也逢时勃兴,橱窗摆设都是名人字画,店铺招牌均为名家手笔,让文化气息更浓了,提起来无不肃然起敬,就连贫嘴呱舌的车夫打此路过,也缓步轻声,带了三分儒生气。

  浦三儿当然对这儿熟悉。他一有空闲常在这片儿踅摸,想找个机会蒙个外行或捡个漏儿,捞笔外快。他在附近画摊儿寄存个包儿,里面乱七八糟都是高仿,然后作斯文状在街上闲逛。看谁专注于赏月楼的篆刻印章,人一出店浦三儿就跟过去,先恭维人家文雅、有品位,品评人家刚买的私章,然后从怀里掏出七八枚闲章。您看我这籽料,端庄秀美毫无瑕疵,再看这篆文,刀法缜密虚实有度,不比赏月楼的精致?价钱好商量,只要您认可,我货卖识家。巧舌如簧,而且引经据典没有外行话,一来二去,即使不想买的主儿也抹不开面子,他的货也就出手了。这只是浮皮儿上的小打小闹,往深了说,里面的花活能让人汗湿脊背瞠目结舌,在这儿一笔带过算了。因为浦三儿打小儿家教森严,不是良心泯灭之人,所以假货价低,自我感觉问心无愧。

  九筒一说文什么书店他就想到了,这儿有好几家书店名头带有文字儿,果然一打听洪先生,真有人知道。您问的是博文书店的老伙计,一句话仨典故那位,没错!等浦三儿来到博文书店门口,天已擦黑,正赶上关门歇宿,一个黑矮胖子正登着凳子上门板。浦三儿上前先作了个揖,恭恭敬敬的叫一声洪先生,晚生有礼了!
  洪先生回身一瞧,不认识。老弟您是不是找人?浦三儿又深鞠一躬,洪先生,在下浦思琦专程拜访。洪先生说这位爷,有点眼生啊。浦三儿说眼生不假,不过久仰大名,渴求已久,请恕晚辈拜访来迟!
  洪先生扬脖子哈哈大笑,抖搂抖搂灰大褂,您可真能糟践人呐,就我这寒酸样儿,还配您渴求、久仰?要是您没认错人,有什么用我的地方就直说吧,别拿我开涮了。
  浦三儿一本正经,请问东小口儿二条里有个众里酒肆,你老还记得?
  记得呀,掌柜的不是笑面和尚九筒吗?
  在下是九叔的晚辈,是怹老推荐晚生拜您为师的。

  哦,我明白了,您是读书遇到了生僻典故,或有妙句难成吧?但说无妨,我也是半瓶子醋,但还真愿意跟您切磋,老朽愿倾其所有。
  浦三儿说您老错领会了,我是真心拜师而来,不打诳语。
  洪先生说您要是真想切磋,就稍等我一会儿,今儿我守夜,上完板儿咱里边聊聊。浦三儿说那哪成啊,这不灭了我的诚心么!拜求恩师,怎么也得有个正式场合不是?洪先生说不必了,减了那些繁文缛节吧,你我有一说一,拜不拜师没谱儿的事。
  浦三儿用手往南一指,说:刚我看好了,南边把角儿有个青萍茶社,我在那儿找个单间儿恭候您,行吗?
  洪先生说好啊,您泡茶先喝着,我立马就到!
  日期:2021-05-22 17:22:03
  青萍茶社临街三间雅舍,后面一个小院儿,廊厦古朴,藤萝环列,是个闹中取静的所在。明面上是茶客品茗会友、手谈泼墨之所,其实更多为买卖交易、策划成败的私秘之处,喝茶反成了面儿上的装饰。浦三儿选了后院儿一间,仅供私语的双人阁,比膝高的卧榻,云路纹的茶案,墙上的画儿是“钟子期摔琴谢知音”。知道洪先生是桐城人,他特意点了一壶太平猴魁,盘膝端坐在茶案桌边,敛气正襟,危坐专等。

  洪先生六十多年纪,身量不高,耸肩秃顶,面带潮红,酒糟鼻子纯属九筒的调侃。方面大耳,二目有神,怎么看都有一种文人气质。尤其是说话中气十足,一顿一挫,好像带着锣鼓点儿,尾音上扬似乎是想让人品味,比浦三儿那轻佻啷当的京腔儿斯文多倍。

  两人互通了名姓,洪先生名泰字承嗣,桐城人氏,终身未娶所以没有子嗣,对不起祖先的期盼了。一谈家世,不禁让浦三儿肃然起敬。何止是书香门第,简直可以说是诗礼世家。他爷爷曾在宫内任光禄寺典簿兼国子监博士,后因直言遭贬,贬放南迁,最后落脚在徽州知府,任文案主簿一职。父亲未冠即举秀才,在安庆府衙任布政司都事,德才并重颇有名望,因侍奉双亲屡谢征招,直到告老归田。诸兄弟辈儿不是乡学教授就是师爷主事,非庠生即秀才。唯有他命运多舛,刚满十岁遭遇太平天国起事,家乡沦于战火,为躲避兵灾,遣家人洪忠带领他进京投亲。谁知寻亲不得,盘缠用尽,当时往来邮路断绝,只好派洪忠返乡讨取银两,结果洪忠一去没了音讯。他只身回籍,但见江南已是满目疮痍、尸横遍野了。未到桐城先遇到了官军,只因他姓洪,就被怀疑是太平军密探,羁押凌讯,鞭打枪扎。赶上官军和太平军交火顾不上他,他扎在死人堆里装死才捡了条命。脱身后只好原路返回,一路上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也饱尝了人间冷暖。在京亲友难觅,更是摘借无门,只好委身于客栈充当佣役抵偿衣食之需。等到战事平息,家中噩耗频传,父兄死于无辜,家业也一炬成灰。老家人洪忠的头颅只怕也让官军拎起来领赏了,他也就断了返乡的念想。虽屡次谈婚,终因其居无定所人生惨淡,所以良缘难成。好在他酷爱读书,被一个书商收留,亦工亦学,与书为伴倒成全了他的心愿。数年来多次更换东家,却没离开书店行当,由于他饱读诗书博闻强记,久而久之人们便以秀才举人称呼他,他也不解释一笑置之。

  浦三儿听了洪先生的经历,不禁唏嘘不已,甚至掉下了几滴眼泪。勤奋好学一辈子,怀才不遇,竟然落到这般田地!真是国难民伤树倒巢倾,怎一个愁苦了得!他也把自己的履历大概其说了,跟洪先生一比,自己家衰业败简直算是一马平川波澜不惊。
  洪先生倒也豁达,说:“人生南北多歧路”,谁让我生不逢时呢。几十年来又是战乱又是瘟疫,惨死的岂止数千万!我能苟活六十多岁,也该知足了。不过我总咽不下这口气,你说我泱泱大国,竟然饱受蛮夷欺凌,割地赔款、委曲求全,难道我华夏民族,就如此孱弱无能不堪一击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