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那地方走路到不了。”
“那骑马呢?”
“骑马也到不了。”
“那么坐火车呢?”蒲子轩虽然没见过真正的火车,但是父亲说过,在他出生前几年,世上已经生产出了一种叫做“火车”的坐骑,它又重又长,却跑得比的卢马还快。
父亲便抱住他,慈祥应道:“火车也到不了哦,娘在哪里,爹爹也不知道,或许她正在天上的哪颗星星上,守护着咱们。”
多年以后,父亲才告诉蒲子轩:“娘死于一场争斗。”
蒲子轩常常在这样忧伤的梦境中醒来,望着孤单的房间,泪流满面,却又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蒲子轩看着和先生一天天地老去,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在蒲子轩十六七岁之际,他已经咳喘得很厉害,却依旧拖着老态龙钟的身躯,给学生声情并茂地讲好每一堂课。
就在蒲子轩年满十八岁不久,和先生像是终于完成了蒲卫海的托付,竟然一病不起,当年年底,他没能熬过那个寒冬,驾鹤西去。
听和先生的老伴儿讲,和先生原本是对中国充满信心的,可是咸丰六年,也即西元一八五六年,以英国佬为首的洋人再次把清廷打得一败涂地,云南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回民起义,他们居住的省份,摇身一变成为了杜文秀创建的“回教国”,和先生便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了失望,竟然以吸食阿片的方式来麻痹自己,身体也就一日不如一日。
蒲子轩无法想像,那个在课堂上谈古论今,一门正气狠批阿片误国误民的老先生,躺在床上抽大烟的形象会是何等悲凉。但蒲子轩对他仍怀有敬意,因为先生在弥留之际,嘴里念道的是两个字“变革……变革……”
和先生终究是意识到了那些陈书旧经的迂腐,这让蒲子轩欣慰,但他永远无从得知和先生口中的“变革”是什么样子了。皇帝老儿、太平天国、回教国,乃至那些洋人,都声称要改变,要给国人建立一个更加完美的国家,谁知道和先生心目中的完美国家是何等模样呢?
蒲子轩给和先生送去了一个豪华的花圈,落上了蒲子轩和蒲卫海的名字。
这一页总算是翻过去了,随后的一年来,父亲依旧杳无音讯,失去了和先生的教诲,蒲子轩变得更加自我而随性。他对父亲的感情,已经由原来的思念变成了埋怨,甚至带着点憎恨。
那个消失的男人,既然你不愿意露面,既然你觉得钱可以给我解决一切难题,那么,就让我好好享受这别人梦寐以求的浮生若梦吧。
同时,他也庆幸父亲及时终止了经营兵器的家业,否则,这两年多来,云南各地成了清军和回民起义军你争我夺的战场,蒲家若仍守着那么大的兵器库,只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亏得父亲及时解套,他才可以过上闲云野鹤的好日子。
“我有用不完的钱,我有绝对的时间和自由,国家、民族、社会、家庭,都他奶奶的给我靠边站吧!这玉龙雪山下的丽江小城随时会成为战场,财富随时会重新洗牌,我若不在尚且富足的时候及时行乐,如何对得起与生俱来的这么大一笔财富?”
蒲子轩心血来潮,给父亲留下的豪宅挂了一块牌匾,写上“开心府”三个字,努力向世人宣布他的活法:“我睡的床是进口的小叶紫檀打造,我的床单棉被都是江南顶级的丝绸制品,我的枕头则是蓝田玉,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生活吗?”
青楼、酒楼、赌场,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他像个王爷一样,时不时为了一些及时的行乐一掷千金,享受着人们一口一个“蒲公子”围着转。
“大清皇帝、洪天王、杜大元帅,他们的日子也不外如是吧?当然,我也有一个底线,绝对不会去触碰,那就是我深深痛恨的阿片。”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西元一八六三年,石敢当在壮烈牺牲后不久,蒲子轩十九岁时,遇到了那只命中注定会相遇的狐狸,从此命运对他有了别的安排。
是的,狐狸。此事,还得从一场戏曲说起。
就在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悲壮牺牲后的那几个月,有一个叫人背脊发凉的传闻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
据说,当年四月,即西元一八六三年的五月,石达开的近万人部队在大渡河畔一个叫做老鸦漩的地方,被百年不遇的洪水阻断了北上的去路,强渡大渡河又损失了三千余士兵,而当时来围剿他们的清军大约有三万八千人,生关死劫之际,石达开为了保护自己的部队不受屠杀,便同清军谈判,用自己的性命换取剩余六千将士的平安。四川总督骆秉章同意了这个条件,石达开便被押往成都接受凌迟之刑。
石达开怕太平天国彻底亡国,在投降的前夜,密会了他最亲信的战友冯玉良,交给他一张藏宝图。这张藏宝图上记载着昆仑山的某处,有宝物可以吸引到强大的妖怪,希望冯玉良尽快找到宝物,得到妖怪的协助,帮助太平天国东山再起。
冯玉良对石达开忠心耿耿,便集结了一支十三人的队伍,扮作布衣,于当夜离开老鸦漩,前往昆仑山寻宝。后由于道路坎坷,追兵不断,十三人一路战死累死,最终只有五人抵达昆仑山。
在昆仑山上,五人还未寻到宝物之前,便遭遇到了强大的妖怪,除冯玉良之外的四人尽数被妖怪所杀,最终冯玉良从悬崖上跳下,生死未卜。
这段传说实在诡异,又发生在不久之前,便成为了世人当年谈论的热门话题。丽江县来了一支大理的戏班,以此传说为蓝本,天天在城东的集市口演出一场叫做《太平妖未眠》的滇戏。
当然,官府是绝对不允许任何刻画太平天国的表演存在的,可当年丽江还处于杜文秀建立的“回教国”之下,回族起义军与太平天国有着共同的敌人,故而这样的演出不但有了生存空间,还刻意将太平天国一方渲染得悲壮无比。
蒲子轩是个闲人,兵荒马乱的年代又没有太多娱乐,如今县城里有人愿意给他唱戏,他便成了台下的常客。蒲子轩从不信妖邪之说,权当消遣,更重要的是,这舞台发展成了丽江一个地标,他可以在这里遇见三三两两的朋友。
有一天,祝元亮也来到了这里,一边看演出一边骂道:“他奶奶的,这些背信弃义的狗官!若是我找到那个宝物,也要他们尝尝凌迟的滋味!”
祝元亮和蒲子轩同岁,年方十九,可是他自小发育异于常人,在他膘肥体壮的身躯面前,蒲子轩如同一个可怜的矮子。世人常说四肢发达的人头脑就会简单,祝元亮就是典型的这种人,他和私塾的同学们格格不入,唯有和蒲子轩走得近乎,因为两人都讨厌读书,不过原因大相径庭——蒲子轩是因为从小听到了太多先进的事物而叛逆有加,祝元亮只是单纯因为愚笨而厌学罢了。
两年以前,回民起义军攻陷丽江,年轻气盛的祝元亮屁股早就在私塾坐不住,见一身的蛮力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竟然不顾和先生的劝阻,弃学投奔了起义军。可惜他不是回民,无法加入正规军,只是被聘为回教国的捕快,负责丽江巡逻,处理治安问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