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石油工作者的峥嵘岁月:不朽的忠魂》
第43节

作者: 马至中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2-17 19:57:54

  第三十三章:为找水全队齐参战,战井喷党员冲在前;
  这一时期,父亲带领的钻井队,已经奉命开赴了鸭儿峡探区,钻井队也淘汰了“四不像”,更换了苏制的БУ-40型新钻机,提升能力为40吨,可打井深1200米。因此,以钻机型号或打井深度命名的井队番号,也逐渐取代了以队长名字命名的井队番号,我父亲他们队从此更名为:贝乌10队,后又改称为:1210钻井队。
  随着国产钻机也批量投入使用,此时的钻井处已更名为钻井公司,下设四个钻井大队,拥有钻机数百台,这个数字还在逐步增加。
  而与此同时,油建、维修、机修、运输、炼油个系统部门,皆已形成系统规模,并在老君庙油矿各项配套设施也已日趋完善之际,又相继建成并基本建成了石油沟油矿、鸭儿峡油矿、以及正在“跑步”建设之中的白杨河油矿,还有酝酿之中的单北、青西等。采油厂几乎清一色女职工的采油队,采油工、输油工、试油工,日夜奔忙于井站之间,量油、试压、采样儿,只为了一个目标多出油;而几乎清一色男职工的修井队,在机器设备短缺的情况下,靠人拉肩扛抢修井,也为了一个目标多出油。

  更令玉门石油工人兴奋的一件大事是:玉门通火车了,玉门的原油从此结束了车运的历史。
  我父亲他们钻井队,尽管早已更换了新番号,而那戴了一年多早已被甩进了历史的“豆腐钻井队”的帽子,却始终象笼罩在贝乌10队每位干部职工心头的一块阴影,同行们也一直戏称他们“豆腐钻井队!”这使得我父亲他们十分恼火,井队上下人人都憋足了劲儿,一定要把豆腐钻井队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
  机会终于来了,1956年盛夏之际,贝乌10队奉命调往鸭儿峡探区。然而,刚一立好井架、挖好泥浆池,却出现了新问题,从场部拉水不仅山路奇险,距离也太远,靠两台罐车拉水,白白浪费时间。我父亲和指导员高军一商议,决定就地解决。
  于是,他们派出几路工人四下里去找水,果然在一公里以外的山沟里找到了水,水是由祁连山淌下的雪水汇集而成的一个小水滩。于是,全队职工甚至包括来井队探亲的家属和小孩儿在内,用水桶、脸盆、安全帽,总之能盛水的都用上了,甚至还从老乡家里借来了小毛驴,从井场到山沟,就像蚂蚁搬家一样,形成了一条运水的长龙。后来,杨拯民局长得知了这一情况,亲自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给各井场接通了运水管线。

  水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油井也顺利开钻了,可当钻头将要接近设计底层时,地层压力突然猛增,间歇有大股油气涌出,这固然是个好的征兆,然而,含有硫化氢的天然气,使得奋战在井口以及二层平台上的工人们,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毒征兆:不住的呕吐,浑身无力,甚至当场昏倒。
  随着井涌越来越强烈,井场上奋战的工人们,就都被这死神般的毒气笼罩着。那时还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工人们只得采取“人海战术”轮班上井。
  井场外面自发排起了长龙,上面晕倒一个,这里马上就顶上一个,而晕倒的躺在山坡上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后,又爬起来继续加入到排队的行列中,为了多出油,他们拼命了。
  我父亲嘴里叼了块毛巾,硬是不肯离开刹把,他心里清楚,由于李青山、唐恩茂前不久调到其它井队去任副队长了,全队上下能扶刹把的,眼下就只有高军和范玉翔了,范玉翔是自己的徒弟,又是全队懂技术的副队长;而高军是自己最亲密的战友,是全队的精神支柱,实际上也是自己的徒弟,在这关键时刻,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俩有任何闪失,天大的危险只能自己扛了。
  这一来,可把要换他的范玉翔给急坏了,无论他怎么劝,我父亲就是不肯下井场。范玉翔无奈,只好跑到高军面前急道:“指导员,快想想办法吧,我师傅要再不下来,就有生命危险了。”
  他的话刚一说完,井口上突然爆出一声巨响,紧接着一大股油气流喷涌而出,井口上和二层平台上的工人们,顷刻间被笼罩在油雨与天然气之中。
  “不好,井喷了——!”
  高军冲范玉翔急道:“你快去检查排气筒的防火帽,用湿毛巾包上以防着火,我去换队长,你放心,我就是抬也要把他抬下来。”

  “是。”范玉翔答应一声,跑进了井场。
  高军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就在前不久,石油河探区的一个钻井队,由于井喷导致大量天然气弥漫在井场,钻机的排气系统点燃了天然气,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40多米高的钢铁井架,就像面条一样摊落成一堆废铁。
  高军几步冲到井场外面抢着要上的工人们面前,把吕盔往头上一扣,大手一挥,说道:“同志们,这口井是鸭儿峡探区的关键,也是咱全玉门的关键,是共产党员的都给我站出来,咱们上去把所有人都换下来。”话音一落,十几名共产党员跟着高军冲上了井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