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浇地,是指在地里打出来的井,水量充足,水质好,可供人畜饮用,也可以用来浇地。水浇地,一般都离河渠较近,天旱了能浇水,雨大了能排涝。这样的土地,是村子里耕作的重点,一般都会按照一年两熟的方式种植。而且,水浇地的土质,比旱地要好,粘性大,盐碱含量低。水浇地,不但庄稼产量高,村里人打土坯盖房子,土坯的使用寿命,也会比用其它的土长一些。
盐碱地,放眼望去,有一片一片白色的盐碱结晶,在太阳下闪光。这样的地里,一般的作物都不能生长。勉强种下去的庄稼,会有一片一片的不出苗,或即使出了苗,也会慢慢被碱死一部分。只有高粱等几种耐盐碱比较强的庄稼,才能多少收一些。小时候,盐碱地种的麦子,能收回麦种,就不算赔本。这样的耕地,产量一般比旱地还要低。生产队的时候拔麦子,人们最喜欢分到这样的垄,可以比别人少干活,多休息。
日期:2021-02-22 09:10:36
盐碱地里最常见的一种植物,是一种野菜,叫扎蓬棵,也有人把他叫作碱蓬棵。这种植物,长着松针形状的叶子,叶子很嫩,手指一掐就可以断,流出绿色的汁液。扎蓬棵又可细分为两种:贴地长没有枝干,一直都是绿色的,我们老家叫盐篓子菜;还有一种是有枝干,可长到一人左右高,像灌木,叶子嫩的时候是绿色,长老了逐渐变红的,叫扎蓬棵。盐篓子菜的梗是绿色,扎篷颗的梗刚长出来的时候也是绿色,随着生长,慢慢变红。本来,这两种植物应该是长在海边的,蜚声大江南北的红海滩就是这种植物造成的。因为我们这里的盐碱地,盐碱比较重,可能接近于海边,才会有不少这种植物。这两种植物,叶子嫩的时候一模一样,青翠欲滴的样子,用开水焯一下,加醋和蒜泥,拌好了可以食用。但好像不能多吃,会对人体有害。小时候童谣说:“盐篓子菜,上锅炸(开水焯),老师吃了腚眼麻。”为什么要说老师吃了,我不是很清楚,童谣而已。从这童谣可知,这东西不能多吃,吃多了会身体不舒服,或者对身体有害。
那个时候的童谣,经常会提及老师。比如:老师老师快放学(学,音xiao,二声),俺家擀的杂面条,一个人一碗零一勺,家去晚了摸不着。小孩子之所以这样说,我想,对于正长身体的小孩子来说,饿着肚子还要读书,确实是挺痛苦的一件事。而且那时候,杂面条,在农村家庭属于比较奢侈的饭食,不经常能吃到的。
日期:2021-02-22 13:22:09
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可以经常见到大片大片泛着白色盐碱的盐碱地,现在见不到了。盐碱地的盐碱消失,据说与化肥的使用有关系。但我感觉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我刚记事的时候,地里打出来的土井,深的也不过三四米,水面距地面一米多,到了雨季,会更高。现在,不但土井早已成为了历史,就是在一段时期内每家都必须有的,比土井深很多的手压井,包括真空井,也早就不见了。打了不出水,谁家还会再打?七零年代中期,我们村打第一眼深井的时候,钻杆往地下钻的深度是一百米,井打好以后水面距地面一两米深。现在,深井的深度据说已经到了400米左右,井口用的水泵,早就是能从七八十米深度抽上水来的潜水泵了。
华北平原上的土,据说有50米厚。这50米厚的土,土质并不是一样的。据我观察,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叫粘土,就是大部分地表可见的那种可以用来耕种庄稼,分布最广泛的黄土。这种土分布在最表层,厚度大约一米半到两米不等,这种土不但适合种粮食,还可以打土坯、烧砖盖房子,在村里的用处很多。
粘土层往下,会有两种土:一种是沙土,一种是红土。在我小的时候,从地面往下挖,穿过沙土层,就会有地下水了。沙土,根据含沙量不同,质量也不一样,适合耕种的作物也不一样。从我们村往西十里左右,有几个村子,沙土就在最外表的上层,我们那里称作“白地”,适合种花生和红薯。因为沙土松软,颗粒细密,粘合力比粘土要小。这样的地里长出来的红薯和花生,外表非常平整光滑,在我们老家那一带非常有名。因为沙土不但松软,而且比粘土渗水性强,不利于保墒。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低,长出来的红薯,不但外表光滑好看,水分含量也低,相对含糖量就比一般的高。这样的红薯,吃起来口感好,在粮食不够吃的年代,普遍受大大多数农民的欢迎。
红土又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我们这里称为红土子,另一种叫做胶泥。具体的,后边提到的时候再做详述。
日期:2021-02-22 16:57:14
水 土 之 二 沙 土
沙土,在我国分布比较广,古代的诗人,在诗中写到沙的不少,像“黄沙百战穿金甲”,“沙场秋点兵”等等。不过,古诗里提到的沙,大多数应该是沙漠里的沙子,而不是我们这里的沙土。
相对于沙漠里的沙子,沙土的颗粒更小,更细,细到能够成为粉尘,所以跟沙子,还是有所区别的。光脚踩到沙土上,感觉比沙子更柔软,会非常舒适。由于颗粒小,互相之间更加紧密,也能保证其中可以留住更多的水分。因而,相对于沙漠来讲,沙土地,还是能种植一些作物的。
不过在我小的那个时候,沙土在我们这里的农村,有着比耕作更为重要的作用。
纸的发明使用,据说是从东汉的蔡伦时期开始的。但是一直到我有记忆开始,纸对于村里的农民来说,都是奢侈品。除非家里有读书人,才会有书本,有纸。当然一般的家庭,大多用的是草纸。草纸,颜色黄黄的,黄中偏点黑,有的时候可以从纸的背面看见碎了的麦秸残片。这种纸,在农村教育普及之前,都是用来上坟打纸钱烧的。
我上小学的时候,教育在农村,已经比较普及了。大多数的农村家庭,都会有一两个,甚至更多上学的学生。这样的草纸,被大多数的人家选择,给上小学的孩子作为练习本用。用铅笔往草纸上边写字,经常会被麦秸残片或其它残渣阻拦了笔迹,造成纸张的破损,小孩子们都不太喜欢用。但是,不喜欢也没办法,没别的选择。农民家里的条件都不好,钢笔用不起,小学生都用铅笔。白纸太贵,四分钱一大张,草纸比白纸便宜一分,只有三分。作业本老师有要求,必须用白纸。练习本,就只能少花点钱,能省一分是一分。至于卫生纸,当时的人听都没听过,更别说用了。
日期:2021-02-23 08:16:29
以前读过的书当中说,曲辕犁在中国的使用,是自西汉开始。这一革命性的发明,早早将中国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带到了世界前沿,生产效率获得了成倍的提高。据我分析,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绵不绝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农业技术的成熟,同样的土地面积,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即使统治者发生了变化,在这片土地上,仍然选择以农业为主。这足以让新的统治者不至于杀绝农民,也不至于灭绝文字,因而使中华文明和文化得以延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