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8 08:16:48
秋收之十四 耕 种
收割完、拾荒完、刨完茬子的土地,就盼着老天爷下雨了。下完了雨,才好耕地耩地种麦子。
耕地的时候后,一般由两头牛来拉犁。我们村里有个关于犁地的歇后语—赵二耕地,挨着来。意思是,不会犁地的人,犁完一趟之后,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自己扛着犁回到地头,接着上一趟重新开始下犁。犁,据说是汉朝发明的,就是一个三角形的木头架子:朝前的一根木头,可以套两头牛;朝后的一端,可以做成扶手方便犁地的人掌握方向;朝下的一端,装一个大概三角前端形略带弧形的犁铧。两头牛拉着犁走一趟,可以把一尺深、半尺宽的土,翻起来放到到右边去,在原地留下一条沟。因为每块地长度、宽度都是有限的,一般第一犁从地的一边开始,到头返回的时候从地的另一边犁回。这样一块地耕完,这块地的中间留下一个不大不小的沟,需要及时进行平整。
耕过的地块,平整的办法是用耙。耙,就是一个两米左右长,一米左右宽的木制方框。方框的边框,宽度有十厘米左右,四边的木框上,每间隔二十厘米左右,钉进去一个一厘米边长的方形钉子。钉子的尖头,从木框向下伸出去十几厘米长,叫耙齿。这样的耙一般由两头牛拉着,方框中间加两根横板,方便耙地的人两脚踩着站上去。从前边拉耙的牛套上,引两根绳子,站在耙上的人拽着,以防站上去的人失去平衡摔倒。用这样的耙过一遍,不但能把翻过的地里的土坷垃打碎,水平高的耙地者,还能把耕过的地块中间留下的沟给抹平。
日期:2021-04-18 10:37:27
耙在路上走的时候,需要在地上需要加一个木框,把有着很长的铁齿的耙架起来,这个木框叫拖车。这样的拖车,一般大人是不会站上去的,只是跟在后边步行。一些小孩子不愿意走路,央告耙地的人坐上去,坐车的孩子也会感觉很美。那时候只要是可以不用自己走路,大家都会有一种满足感。但是这样的拖车坐上去,是不太安全的。牲口走路不稳定,受了惊吓更是。托车没有轮子,速度遇到突变,会导致耙和拖车脱节分离,上边坐的人会有危险。我就见过,坐上去的人,从拖车中间倒下去,不但被地面擦伤了脸,还可能被耙的长铁齿划伤了头。
地耕完了,耙平了,就该下种了。下种用的耧车,据说也是汉朝就有了。耧有两脚的和三脚的,脚上都包了铁皮,中空,可以使上边耧斗里的种子漏下去。上边的耧斗,大概可以装十斤的一个木斗,两边有把手,便于晃耧的人扶住。种子漏的速度快慢,全看晃耧的人的技术和经验,和晃动的速度。技术好经验足,耩下去的种子距离匀实,没有堆成堆的。一般技术好的,一亩地八斤麦种,可以一点都不浪费。耧脚后边拖着一块小木板,可以把耩过的耧沟两边的边的土带回来,盖在种子上边。
耩过的地,需要把土里的种子轧实,免得土里的水分过早被蒸发,导致种子不能发芽。轧实种子,是用石头的砘子。 砘子是两个石头的圆盘,像是两个小的磨盘,装在一根横木两边。横木的长度,与耧的两只脚距离相等。两根小磨盘形状的石头滚子,以横木为轴,可以转动,就像车轮那样的转。砘子需要一个人,牵一头牛拉着,跟在耧车后边走。打砘子这活,全看责任心,责任心好的,砘子正好轧到耧沟上,种子被土密封的好,几天就可以发芽钻出地面。责任心不好的,砘子走过的路与前边的耧对不上,这砘子就白打:麦子种压不实,透气,干了就长不出来。
日期:2021-04-18 16:56:37
为了防止地里的虫子、老鼠偷吃麦种,耩地之前,都会用农药把麦种拌一下。那时候的农药,毒性比较大,是能够毒死人的,比如666、1605什么的,都属于烈性毒药。拌过麦种的手,一不小心,就会让拌麦种的人中毒,非常危险。
秋后种的是冬小麦。那时候村里的谚语讲: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如果麦子耩的早了,严寒天气到来之前拔了节,是一种很严重的情况。因为分蘖拔过节的麦子,经过寒冬的天气,就会被冻死,第二年春天缓不过苗来,就彻底死了。所以每当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赶上碌碡,到拔节的麦田里去轧麦苗,延缓麦子生长的速度。
据说,冬小麦过冬,是有最低温度限制的,一般最低温度是零下十三度,再低就可以把冬小麦冻死,第二年春天不会返青。如果播种期间天气变化剧烈,在麦苗没出全的时候有了霜冻,也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过低的气温,会使没露出地面的麦芽冻死,出不齐苗,对产量有很大影响。每当这两种情况出现,生产队都会组织社员,到地的上风头,准备很多的柴草,点燃了,用烟给麦苗保温。
随着气候变暖,现在,种麦子的时间也发生了变化,由秋分变到霜降了。每亩地下的种子,也由原来的十来斤变成三十多斤。当然,产量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