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行》
第19节

作者: 朝五军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诶,世侄怎么如此外道,唤我一声叔叔便是。”
  郭桓笑眯眯冲邵子恒说道一句,而后便谓身边的邵质言道。
  “邵兄留步,郭某告辞。”
  邵质嘴里说着好,脚下还是将那郭桓一路送出府,又束手站在府门前,直等到郭桓上了马车后才转身回家。
  “我儿想什么呢。”

  邵质看了一眼兀自还在沉思中的邵子恒,便闲言一句。
  后者拱手,如实答道:“之前酒席宴上,那郭睦颇为骄横,儿心中不忿,便和那陈云甫闲白几句。”
  “陈云甫?哦,那个刚刚搬来的还俗小和尚。”
  “没错。”
  邵质有些不满的皱眉:“人家是否骄横谦虚,哪里容得你多加口舌,忘了为父教诲吗,不要做那妄评风议之人。”
  看来,邵家的礼数教养确实上佳,背后评人长短的事为邵质所不喜。
  邵子恒连忙认错。
  “那陈云甫和你说什么了。”
  “他说,郭睦蹦跶不了多久了。”
  邵质迈出的脚顿时悬在了半空之上,复踏下,面色稍凝。
  “呵,区区一黄口小儿,倒是口出狂言无忌。”
  邵子恒跟在自己老爹近前,亦步亦趋。
  “爹,儿也是觉得他此言太过危言,那郭侍郎在朝中树大根深,供职户部足有十五年之久,于江南七省户司衙曹都有交情,怎么可能说倒就倒,可那陈云甫又说了一句。”

  “说什么了?”
  “他说,别忘了朝中那位曾部堂。”
  这一刻,邵质的脸终于变了色,显得很是严肃。
  “他真是这么说的?”

  “是啊爹。”邵子恒不明白老爹怎么突然这么严肃,有些惧怕,更是老实答应。
  “这小子不得了啊。”
  邵质连连惊叹,对陈云甫赞不绝口,反倒是把邵子恒听得发毛。
  “爹,难道让他说中了不成,那郭侍郎真的要倒了?”

  末了,邵子恒追问道:“可是凭什么啊,父亲您供职于都察院,莫不是收到了什么针对那郭侍郎的弹劾?”
  “弹劾倒是还没有。”
  父子俩进了书房,邵质开口替邵子恒解了惑。
  “你还小,又不谙政治,没明白这句话的深意倒也属正常,只是为父没有想到,那陈云甫比你还小个几岁,竟然看得那么真着。”
  又赞叹了两句后,邵质才言道。
  “你可知咱们朝中那位户部尚书曾部堂是什么出身。”
  邵子恒眨眨眼,应道:“听爹说,入朝前,曾部堂只是一秀才,素以贤名闻于金陵,受荐入宫对答于御前,陛下审喜其才,擢为户部尚书。”
  “所以,你还不懂吗。”
  邵质叹出口气,为自己儿子的愚钝而感到略有失望。
  “去岁,户部尚书一职空缺,那郭桓在户部任职长达十五年,可谓对户部一应工作了熟于心,于情于理都该是进这一步,可陛下竟然从民间选了曾泰。
  莫说什么素以贤名闻达于金陵,这金陵城中有贤名者何止千百人,怎么就选了曾泰公呢。

  那是因为陛下不在乎选的是曾泰还是张泰、李泰,在乎的是需要一个人的出现来拦住郭桓。”
  当朱元璋选了曾泰来出任户部尚书时,其本身的行为就已经释放了一个很明确的政治信号,那便是他对郭桓很不满意!
  或许,朱元璋已经听到了某些针对郭桓的风言风语,可是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而已才只能暂时不动,可是,也不打算对郭桓再行提拔了。
  当皇帝对一个大臣不满意的时候,聪明的早该跑路。
  皇帝想找罪证还怕找不到,再不济不还有一个莫须有吗。

  邵子恒眼里露出恍然之色,而后又困惑起来。
  “父亲的意思是,郭桓真的危险了?”
  “嗯。”
  “那此事既然连爹都觉察到了,那郭桓又岂会没有察觉,他为什么”
  “为什么不致仕还乡是吧?”邵质呵笑一声:“正如你所说,郭桓在朝中树大根深,所以想急流勇退也不那么容易。”
  “既如此,父亲您又缘何还与那郭桓走近。”
  “说你糊涂你是真愚昧。”
  邵质不满的皱眉,喝斥教育道:“为父身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若我此时此刻连最基本的人情往来都刻意疏远,那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大家同朝为官,面上怎么都得应付着,也算是宽宽他郭桓的心,让他觉得,此时此刻依旧高枕无忧。”
  不让子丨弹丨飞一会,又怎么去抓郭桓的把柄呢。
  或许郭桓从曾泰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有所警觉,但只要都察院、大理寺这边没有露出什么风声,加上郭桓背后的利益纠葛,郭桓便仍会心存侥幸。

  “挑了曾泰公这么一位无有从政经验来做户部尚书,户部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差事不还得郭桓来做,做的多错的就多,容易露出破绽的地方也多,所以,朝中那位曾部堂多重要。”
  邵质仰首,啧啧称奇。
  “不得了,此子不得了啊。”
  “这话真是那小子说的?”

  东阁,朱元璋高坐金案后批着奏本,身前十步外,站着毕恭毕敬的邵质。
  后者当然不是为了一个陈云甫就专门来向朱元璋汇报,若只是如此,朱元璋也不会召见他。
  今天邵质来,主要说的还是都察院的事。
  “回陛下,这话是那陈云甫说给臣儿子的,臣也是知晓后转述而已。”
  朱元璋放下了笔,抬头,一向严肃的脸上竟然露出了三分微笑。

  “不错,这小家伙果然没让朕看走眼,机灵敏捷,难得的是脑子还很灵光,练个几年会是个好苗子。”
  邵质听的心头一阵哆嗦。
  自己当了几十年官,可还从来没从这位洪武大帝口中听他夸过人。
  这个叫陈云甫的小家伙了不得、不得了哇。
  看到朱元璋心情似乎很不错,邵质也就敢顺话附和上几句,熟料朱元璋话头一转并不多提。

  “说说正事吧,都察院那现在有什么进展吗。”
  邵质慌忙一躬到地,大声回道:“禀陛下,余敏、丁廷两位御史已经查证了一部分关于郭桓会同地方贪赃的线索,不过地方上阻力颇大,很多细节上证据还没法确凿的固定下来。”
  顿了顿,邵质又硬着头皮说道:“另外,自中枢到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人在插手,浙江翁俊博案拖到了现在一年多都还没什么进展,刑部抓了几个嫌犯,但好像也不太怎么上心。”
  朱元璋没有什么情绪上的波动,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
  “你想跟朕说,那郭桓背后很可能牵扯了很多人是吗。”
  邵质连吞了几口口水,紧张的话都开始哆嗦起来。
  “陛、陛下,去年翁俊博一案案发,牵涉出地方布政使司、府、县三级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的账册可能存在提前加印的情况。
  此事兹事体大,如果确凿的话,那么臣甚至有理由怀疑,户部会同地方各有司衙门的核数完全是人为篡改,中央几个国库度支仓的入数,可能连实数的一半都不到。”

  “够了,够了。”
  “陛下”
  “朕说够了!”
  刚还一脸平静的朱元璋陡然如同一只暴怒的雄师怒吼,吓得邵质直接跪下,额头贴于京砖上,汗水汇成一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