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行》
第20节

作者: 朝五军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们是想毁了朕的大明吗,他们配吗!”
  朱元璋的右手发力,生生将攥着的朱批掰断。
  “查,给朕查下去,一定要查出个水落石出!”
  邵质一头砸下,大声应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查实、查透!”
  说罢,爬起身,躬着腰向后退步。

  待退到门槛处的位置时,邵质刚刚转身,就听到身背后又响起了朱元璋的声音。
  “让那个陈云甫跟你去都察院,做一个刀笔吏吧,跟着你学些东西。”
  邵质惊愕扭头。
  “朕为什么废科举,就是因为科举让朕太失望了,它替朕,替这个国家,选出的人伤透了朕的心!
  现在朕只信自己,朕不会看错人的。”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邵质再拜,三呼万岁后离开。
  此时此刻的他早已汗透重襟。
  可是皇宫外的风一吹,踩在长安街上,邵质又瞬间清醒过来。

  刚才皇帝说什么,让那陈云甫入都察院做刀笔吏?
  虽然说在古代,官吏之间犹如云泥之别,吏在官面前,跟狗没什么区别,允打允骂,但到底是吃皇粮的。
  更何况陈云甫这个刀笔吏能是一般的吏目吗。
  皇帝钦点入都察院的!
  往大了说,这都是钦差之臣啊。

  冲这,自己说什么也得见一见那陈云甫了。
  念及此,回到府上的邵质便唤来了邵子恒,说道:“你去寻那陈云甫,就以那日他送的两本佛经为由,请他来家吃顿便饭,感谢一二。”
  后者眨眨眼,虽然不明就里但还是老实应下,拔腿就跑了出去。
  “感谢?”
  陈云甫接到邀请的时候一样是没明白,狐疑着看向面前的邵子恒说道:“子恒兄也太客气了,御史堂官五十喜寿,我这个做子侄的聊表心意本属分内,何况我与子恒兄您也算是相见恨晚的好友,大可不必。”
  “诶,这是我爹的意思。”
  邵子恒是个淳朴的人,一张口就把老底都给露了出来,这下可把陈云甫给整的更迷糊了。
  邵质见自己干嘛?
  一个堂堂都察院的右佥都御史,哪来那么多时间见自己这么一个孩子。
  压下心中的困惑,陈云甫换了身行头,跟着那邵子恒向邵府而去。
  倒是在路上的时候,陈云甫试探着打听了一嘴。
  “令尊今日见了谁吗。”
  “那我哪知道,我爹一大早就去上朝了。”
  上朝能见谁,除了。
  朱元璋!
  陈云甫抽了一下鼻子,不会吧,难不成老朱当着那邵质的面说起自己什么了。

  亦或者,有什么话打算让邵质来传达。
  想想都震惊的陈云甫不敢再多嘴乱问,跟着入了邵府,一路径直到书房。
  邵子恒叠指轻扣。
  “爹?”
  “进来吧。”
  推开门,邵子恒先进去,身子站在门槛边作揖。
  “爹,孩儿来了。”
  这个时候陈云甫才跨过门槛进到书房内,冲着那邵质一揖到底。
  “在下陈云甫,参见御史堂官。”

  实话实说,按照洪武四年礼部定的国礼,陈云甫这种一介白身之人见到邵质是要行拜礼的。
  不过呢陈云甫之前是和尚,习惯不行拜礼,而邵质呢,也不会和陈云甫见这个怪。
  他现在没心情斤斤计较礼节微末。
  正事要紧。
  “你就是陈云甫?呵呵,果然是少年才俊,来坐。”
  “谢御史堂官。”
  陈云甫的回答中规中矩,到让邵质反而不愿。
  “你与恒儿是好友,再呼官职反显见外,便呼老夫一声叔父亦无不可。”

  这邵质那么客气?
  陈云甫也是个自来熟的性子,既然人家邵质都不拿架子,他当然也不想一口一个官职的唤着,当下就顺了一句。
  “那在下就斗胆了,侄儿见过叔父。”
  “哈哈,好。”
  邵质眼里全是笑意,支使邵子恒出去通知备膳,便开门见山道。

  “明日随老夫入都察院,给你寻了份差事。”
  陈云甫眼都直了。
  刀笔吏,简单翻译就是文书、一般科员、领导随身秘书等职务的集合体。
  日常负责的工作包括帮领导跑腿、给领导拎包、为领导润笔,偶尔还要替领导骂人。
  嗯,明初的文人一般不动手,但是会对喷。
  朱元璋定了个规矩,叫做言官不会因言获罪,然后又颁了一条政策允许大臣之间互相攻讦,即使是捕风捉影也不会反坐。
  所以,大臣们之间有不对付的经常性会在奉天殿上演互怼戏码。
  金殿再怎么骂也不过瘾,那怎么办,出了皇宫接着骂。
  这时候一般就是领导身边带着的随扈,也就是刀笔吏该上场的时候了。
  朝堂上对喷那是没有脏字的,扯来扯去一狠不过是一句无耻之徒,可出了皇宫,小吏之间的对骂那就没必要要脸了。
  喷呗。
  最好给对面骂死才好呢。
  反正骂死了又不犯罪,你心里没鬼挨两句骂何至如气死?
  言论大环境如此。
  十二科道言官哪一个不配几个刀笔吏在身边。
  除了帮助自己收集政敌的罪证之外,就是负责在外面捕风捉影散布谣言。
  一群不上台面的东西。
  所以一听邵质说带自己去都察院做刀笔吏,陈云甫心里是拒绝的。
  做这行没什么前途啊。

  他想的是明年参加科举,若是能过,进了国子监将来的前途还是挺光明的。
  就算不下放地方为官,好歹熬个几年资历也能在中枢混个一官半职。
  前世的经验告诉陈云甫,中央机关待着最舒服,因为级别提的快。
  你在地方当官,顶天三品的建制,混多少年能混到一省布政,封疆大吏?

  可是在这金陵城,三品?
  那不遍地都是。
  现在倒好,科举没戏了,跑去都察院干个一般科员?
  不对,准确来说明朝的胥吏连科员都不算。
  科员好歹还是国家正式公务员,胥吏就是一临时工,再难听点说,朝廷的狗腿子,披着身皂衣皮唬唬老百姓还成。
  他陈云甫又不会抢甘蔗的技能,干这玩意做甚。
  可邵质接下来一句话让陈云甫瞬间老实下来。

  “这不是老夫的意思,是陛下的钦谕。”
  老朱让自己干的?
  陈云甫哪里还能有意见,直接起身,冲着皇宫方向就拜了下去。
  “下吏领旨谢恩。”
  从小僧到草民再到下吏,陈云甫改口改的可谓是极致丝滑。

  改完口之后,陈云甫再起身时就很快进入了角色。
  “叔父,侄儿年轻懵懂,很多事怕做不好给您添乱子啊。”
  “你就不要谦虚了。”邵质呵呵一笑,考校道:“你可知,陛下为何要钦谕你入都察院,还让老夫来带。”
  陈云甫不假思索的说道:“郭桓!”
  有的事并不复杂,那天邵质大寿,他陈云甫才秃噜嘴和邵子恒说了郭桓必倒,后脚邵质就跑到朱元璋那面了圣,虽然不知道说的啥,但朱元璋既然钦谕自己入都察院,很大可能性上就是因为自己那天说的话。

  所以,必是郭桓案没跑了。
  邵质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可思议的惊叹,反笑道:“胡说八道,郭侍郎勠力报国,尽忠职守,我都察院查他作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