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行》
第21节

作者: 朝五军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刻陈云甫也笑笑,口称知错。
  “叔父教训的极是,侄儿失言。”
  “行了,不要胡思乱想,等吃了饭后便回去早些歇着吧,明日一早随老夫去都察院上职。”
  “是。”
  一顿饭吃在陈云甫的口中也是如同嚼蜡,他现在整个脑子乱的厉害。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自己竟然成了参与者?

  而且看现在这个情况,自己很有可能成为郭桓案的办案人员之一。
  乖乖,玩大了。
  转天一早,陈云甫就跟着邵质去了都察院,不过邵质只是把陈云甫往都察院里一扔,交给了一位叫做时溥的司务官,而后转头就进了宫。
  大明的都察院有两个办公驻地,一个在皇宫内,洪武十五年之前叫做御史台。
  一个在长安街上,毗邻刑部,这里才是正儿八经的都察院办公区。
  皇宫内的都察院是都察院领导们工作的地方,只有监察御史级以上并十二省科道御史能够进入。

  至于这皇宫外的都察院就只保留下下属机构。
  比如经历司、司务厅、照磨所、司狱司。
  另外,都察院是一个非常头重脚轻的单位,头部级别很高。
  左右都御史都是正二品,这在大明官场上算是一个另类。
  及下的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监察御史、十二省科道监察御史依次为正三、从三、正四、正五品。

  这些位御史级领导一共多少人呢,就眼下陈云甫进入的时间来说,一共有九十七人。
  可设在皇宫外的都察院行政机关留下的就全都是小虾米了。
  管事的经历司经历只是一个正六品。
  手下面有两个副职、一堆小吏。
  什么是经历司,经历司就相当于都察院办公厅,负责行政、文书、承转、都察院内公务等职责。
  而看名字像是负责这一职责的司务厅实际上反而是都察院自己内部专属的内务处。
  其一把手司务官,只是一个从九品的芝麻绿豆官。
  另外的照磨所就是档案室,负责已经核定过案卷的保管工作。
  最后一个司狱司,这可不是什么管监狱的机构,而是一个用工和培训机关。
  刑部也有一个司狱司,那个才是正儿八经管监狱的机构,而都察院这个司狱司干嘛呢,是给刑部的司狱司训练、管理狱卒的。
  换句话说,刑部管监狱,都察院管狱卒。

  为啥要把这点权力给划分的这么细,就是担心一点。
  如果刑部有官员横行不法、腐败堕落,将某一重大案件嫌疑人害死在大狱中怎么办?
  这是出过教训的。
  所以朱元璋在元朝司狱司的基础上,又在都察院设了一个司狱司。
  两法司各管各的,互不干涉。
  刑部只有办案过程中的侦讯权,没有直接接触到犯人的权力。
  以上四个就是都察院下属的主要机构了。
  加一起有品轶官身的拢共只有十一个中下级领导,和头部的九十七位高级领导简直是相差甚远,不过似陈云甫这般的小吏倒是足有两百多。
  “十一个领导岗位,二百多科员,这竞争压力够大的。”
  换了一身皂衣,陈云甫看着铜镜内的自己,乐了出来。
  甭管是官还是吏,自己总算是又一步迈进了仕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

  就在陈云甫对这都察院一切都好奇的同时,那司务官时溥也在好奇陈云甫。
  这位,也未免太年轻了吧。
  能有个十五、六岁?
  这位跟邵御史得是多近的关系啊,才能这么小的岁数送进都察院来。

  虽然说就是一个刀笔小吏,不入流的身份,但不还有那么句话吗,叫做宰相门前七品官。
  同样是吏,都察院的吏和地方县衙的吏哪能是一个级别。
  都察院作为大明中央机关之一,署理天下一应官员的弹劾、检举、稽核工作,与吏部一并行使京察权,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实权机关,却仅仅只有两百多名吏。
  这和六部、大理寺可谓是天差地别。
  六部中最轻松的礼部,都有上千名吏。
  毕竟清吏司是最需要用人手的部门。

  时溥没有主动去打探陈云甫的底子,他就是一个从九品的司务官,在京城这地界和平头老百姓没区别,天子脚下世家无数,哪家的公子都得罪不起。
  总之心里只要记住这陈云甫也是他惹不起的主就成。
  反正都察院两百多个小吏中有一大半是关系户,也不差多这一个两个了。
  “咱们都察院呢,地方大但事少,你来到之后也不用担心,真有个什么不懂的,问邵御史即可。”

  时溥带着陈云甫简单认识了一下这都察院的布局,又逛了一遍内院,也就是宿舍区。
  “平日里要是累了乏了,可以在这休息,不过咱们都察院除了办案子的时候,这内院基本没人住。”
  时溥笑了笑,说道:“毕竟都是京城人士,下了值还是家里睡着舒服。”
  念叨了这一句之后,时溥又顺口问了陈云甫一句:“云甫住在哪?”
  “里仁街北三甲。”
  时溥抽了下嘴角,呵呵干笑两声:“好地势、好地势。”
  里仁街北三甲,邵御史家不就住在那,东西首尾住下的貌似就没有一府是小于四品的吧。
  脑子里疯狂运转着,时溥联想到京中几个姓陈的显贵。
  “时司务,下吏我应该到哪里去报道?”
  陈云甫说的有些拗口,他不太明白在明朝的时候,报道这个词的意思应该怎么表达,索性就直接拿来用。
  “哪里都不用去。”
  时溥倒是能听明白,直接给了答复:“平时呢经历司就最忙,照磨司就最闲,不过咱们都察院的胥吏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咱们具体的工作干的其实并不多,主要还是待命。”
  “待命,待谁的命?”陈云甫眨眨眼,一时难悟。
  “御史堂官们的命呗。”
  时溥言道:“不过说是这么说,基本上你是遇不到几次的,御史们哪有功夫来咱们这发号施令,别看御史堂官们是咱们都察院的上司,其实这地方他们不怎么来。
  真有什么事,也是葛经历带着卷宗入宫呈禀,我在这干了十几年,就见过一任都御史大人,现在咱们头上这位左都御史詹徽公,我可都还没见过呢。”
  都察院,这么闲的吗。
  陈云甫眨眨眼,有些不可思议。

  这么一说,这都察院岂不成个清水衙门了。
  不对,准确来说,清水衙门的是都察‘外’院。
  皇宫里的那个都察‘内’院可不是什么清水衙门,而是实打实的权力机关。
  这时候陈云甫才明白过来,自己这是把都察院给误会了。
  潜意识里,陈云甫总是把都察院和后世的检察院联系到一起,以为都察院要行使的实际职责很多,但现在看来,都察院唯一行使的职责恐怕不是对天下官员的监督职能,而是单纯作为一种党争的武器而已。
  这个外院受理来自各省地方的弹劾检举,然后经历司将这些弹劾收集起来送进位于皇宫的内院,交到那一群高高在上的监察御史手中。
  至于这些御史拿到之后,会如何向各自背后更大的党派魁首汇报,有或者如何进行党同伐异的攻讦争斗,那就和他们这个外院没有任何关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