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行》
第47节

作者: 朝五军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宝祥刚打算应下,突又见朱元璋点了陈云甫的名字。

  “你也去吧,做宝祥的副手,陪审二人。”
  做宝祥的副手,陪审郭桓、杨汝贤?
  什么叫惊喜。
  什么叫她妈的惊喜!
  这便是了。
  不提杨汝贤、郭桓两人可能会咬出哪些更大的人物,只说这两人目前的级别,这便是远超翁俊博的政治大案。
  虽然陈云甫只是副手,陪审官,但是谁都知道,这不还是主审吗。
  宝祥是御前司总管太监,他每天基本都要陪在朱元璋御前,能有多少功夫去办案。
  再者说,就算案子破了,功劳也都是陈云甫的。
  宝祥,毕竟是个太监,还是到顶的太监,要功劳有什么用?
  他都是御前司总管太监了,连毛骧都归他管,还能往哪里升。
  总也不能封个公侯。
  这是明初,不是魏忠贤的明末九千岁。
  所以,这就是天赐的恩荣。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让陈云甫做主审官,这就看出朱元璋对陈云甫的喜爱和照顾。
  功劳可以给你,风头就不要出了。
  毕竟年岁还小,低调点好。
  陈云甫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朱元璋的用心一点即透,他心里和明镜一样,满心对朱元璋的只有感恩。
  如今的朱元璋与他而言,可谓是知遇之恩、提携之恩、照拂之恩。
  加上古代君父与臣子天然就存在的‘养育’之恩,说是再生父母都不为过。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臣一定尽心尽力,将此案办好、办全!”
  “嗯,你退下吧。”
  朱元璋颔首,示意陈云甫可以离开了,后者乖巧起身就要告退,猛想到还有那翁俊博一家子呢,又顿足,开口道。
  “陛下,臣、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说。”
  朱元璋对陈云甫还是满意的,所以语气比较温和,让那一直跪在地上的邵质心里全是羡慕。
  陛下,俺老邵腿都快跪麻了。
  “臣想替翁俊博求个情。”
  陈云甫硬着头皮说道:“翁俊博其罪该死,但他毕竟在这件事上”
  “翁俊博必须死。”
  朱元璋打断了陈云甫的话头,用不容商榷的语气。
  这下陈云甫也不好继续求情,退而求其次的说道:“是,那翁俊博一家,可否求陛下施恩。”
  对翁俊博,陈云甫能开这个口提出求情的话,已算是仁至义尽,本身陈云甫也没想过能救下翁俊博。
  不过对翁俊博的三族亲眷,既然许了翁俊博,陈云甫当然要践诺。
  朱元璋没给出明确的回应杀与不杀,而是说了这么一番话。
  “翁俊博一家是被曹岱藏起来的对吧。”
  “是。”
  “曹岱为什么要把人交出来。”
  陈云甫老实道:“因为曹岱认为翁俊博已经死了,觉得再留着翁俊博家人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交了出来。”
  朱元璋又言道:“那他也可以直接杀了,就地掩埋,谁又知道呢。”
  “这不是陛下的圣旨在吗。”陈云甫笑着想捧一句,可旋即自己就愣住了。
  圣旨、圣旨!

  果然,就听朱元璋冷哼一声。
  “那是因为,朕要杀的人,只有朕能杀!”
  “曹岱交人,是因为他们相信朕的圣旨,相信翁俊博已经死了。”
  “现在你求朕放翁俊博三族一条活路,那你把圣旨,当成什么了!”
  东阁内,朱元璋的气势瞬间拉满,压得陈云甫满头大汗,噗通一声就跪在了邵质身边。
  此可谓天恩似海,天威如狱。
  何谓圣旨。
  书面解释,是皇帝下达军事命令、政治任命、国家国策的载体,是古代中国皇权的展示与象征,是神圣且威严的。
  通俗解释,圣旨就只是一张纸,它的价值取决于签发他的皇帝。
  如果皇帝没有权力,那圣旨毫无意义,如果皇帝是秦皇汉武这种,那圣旨可就不一样了。

  它的威严、它的神圣、它的公信力那是不容置疑的。
  此时此刻朱元璋以此来喝问陈云甫,无疑是将一口鬼头刀架在了后者的脖子上。
  你把圣旨当什么?你又把我朱元璋当什么!
  如果为了你求个情,明发天下的圣旨说要杀的人不杀了,以后谁还拿圣旨当回事。
  往小了说,国家无信,往大了说,帝王失格!
  这种事是必然要记载进史书里的。
  金椅之上,朱元璋看着已经开始颤抖的陈云甫,心里略有些不忍。
  自己只是打算考校一下陈云甫,给这小子一点磨砺,目前来看好像有些用力过猛了。
  毕竟还是个孩子,这种杀局,对一个孩子来说难解了些。
  不过金口玉言,自己说出的话现在再收更不合适,台阶得陈云甫自己找。
  跪在下面的陈云甫额角的汗水已经在地上汇成了一滩,心头已是苦到了极致。
  完了、完了。
  当面恼了洪武大帝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朱标看了一眼上首的朱元璋,心里思忖一阵,便打算起身替陈云甫开脱两句,无意间瞧见朱元璋身后宝祥做了一个手势,那是在告诉他,再等等,便只好继续安坐。
  心里却在想着,难不成父皇还指望陈云甫自己来破这个局?
  那这个局面能破吗,能,陈云甫自己现在就有办法。
  但这种办法陈云甫不能用。

  那便是求饶、自悔、认罪,捧朱元璋几句的同时表示自己岁浅无知,自求闭门思过,老实读书去。
  而后朱元璋帝王心胸把此事就此揭过,大家齐夸皇帝陛下万万岁,这事便算了了。
  等过上几个月,郭桓和杨汝贤的案子结束,朱元璋心里痛快之后,一样会重新启用陈云甫,这就皆大欢喜了。
  只不过翁俊博三族老小,该死还是要死而已。

  是的,直到此时此刻,陈云甫心里还想着怎么救翁俊博一家呢。
  很扯是吗。
  陈云甫和翁俊博没有任何交情,何至如为了救其一家,赌上自己。
  压根不是这事。
  陈云甫两世为人,他接受到的教育塑造了他的人性、人格、人生观。
  诺不轻信,故人不负我。
  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
  陈云甫许给了翁俊博,会尽力保他一家老小的命,这是为人的信义不能丢。

  没人可以眼睁睁看着那些孩子惨死于屠刀之下而无动于衷,这是基本的人性不能毁。
  此时此刻陈云甫坚持的,不是他和翁俊博一家有什么交情,而是为了那个两世为人几十年的‘陈云甫’。
  现在他低头,向权力臣服,献出自己的灵魂和几十年坚持的为人信仰,那么陈云甫活下来了,陈云甫也死了。
  从此无信无义、没有一丝人情味,只坚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今日屈于威权、明日沦于美色、彼日迷于财帛。
  贪财好色恋权,这样的官不当也罢!
  陈云甫前世活了三十多年,一直坚持的人生信仰和坚守的贞洁人格,凭什么这辈子到了大明朝要全部抛弃掉!
  这一次,他必须要争一争了!
  沉默打破,陈云甫额头紧贴地面,大声道。

  “陛下,依大明律,官员贪腐应剥皮实草,抄家籍没,从无有诛三族之先例,翁俊博其罪该死、罪在不赦,然何至于绝其苗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