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石油工作者的峥嵘岁月:不朽的忠魂》
第48节

作者: 马至中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01 23:12:02

  第三十八章:大老鼠作伴解孤独,纸飞机承载少年梦;
  自从认识了傻大姐,我好像不那么孤独了,也有事干了,我每天送给她一个馍,这样我就得少吃一个,可我不在乎,肚子虽然饿,心里却美滋滋的。
  这天,傻大姐非要我进院陪她玩,我摇摇头说:“那可不敢,我还要上学哪,可不敢逃学!”
  “哎呀,上学多没意思,进来咱俩玩。”傻大姐央求说。
  “那好吧。”我答应了,于是,我就爬上了栅栏门,翻进了她家院儿里。可还没站稳,一只大老鼠突然从墙角里窜出来,直挺挺的冲上了我的脚面,我吓得大喊大叫,傻大姐不慌不忙,把老鼠赶到墙角里,把我送给她的馍,掰下一块,扔给老鼠,老鼠叼起馍,转身钻进了洞里。

  我吓出了一脑袋冷汗,两腿直发软,一屁股坐在水泥台阶上,大口喘气。傻大姐走到我跟前,低头看了看我的脸,说道:“亏你还是男人,胆真小,是这,大人孩子都嫌我丑,没人理我,我爸妈也一样,所以我一个朋友也没有,那老鼠就是我朋友,经常出来陪我玩儿,陪我作伴儿,陪我说话儿,你放心,有我在,它不会出来咬你的。”她说完,挨我坐下来。
  我看了看她,心想,我虽然也孤独,可毕竟还有两个哥哥照顾,相比之下,她可比我惨多了,要不是爹妈干石油,我们怎么会是这样?唉!真是同命相连,苦海里泡大的一对苦娃呀!我这么一想反倒不觉得她的长相难看了。
  我向她靠了靠,把帽子摘下来,抹抹头上的汗水问:“那……那咱们俩完什么哪?”
  她听我这么一问,大眼珠子转了两下,立刻来了注意,“这好办”说着,她伸手掏出一把小篦子(梳头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齿要比梳子的齿更密),笑着冲我说道:“咱俩就用它,每人梳头十下,看谁头发里的虱子多,咋哈?”
  “行!”我一下子来了兴趣,从书包里找出作业本,从作业本后面撕下一张纸,举到她面前笑着说:“你先梳,我给你接着。”
  “你可得接好了,不许耍赖。”她说。
  “放心,你也不许耍赖,只梳十下,不许多梳。”
  “那好,咱俩一起数。”
  “好一起数。”
  “一,二,三……九,十。”
  傻大姐梳了十下,连大带小,整整三十只虱子。而后,轮到我梳十下头,整整十九只虱子,傻大姐比我多。
  “我赢了,你输了,任罚。”傻大姐吼道。
  “不算不算,是这,你头发长,我头发短,这不公平。”我说。
  “那你说咋办嘛?”她问。
  “我说呀,换一种比法,咱俩叠纸飞机,看谁扔的高;看谁扔的远。”
  “行,可我不会叠纸飞机。”她说
  “没关系,我教你,以前我也不会叠,是我爹他们队上一个叫魏大力的叔叔教我的,好得很。”我一边说着,一边把作业本全都撕了,于是,我们俩就坐在台阶上,叠一个,扔一个;扔一个,叠一个。本子不够了,就撕书,结果,满院子都成了纸飞机。
  那纸飞机一出手,便在天空中盘旋一会儿,然后飘飘荡荡的落下来,有的还能落回到身边来,似乎每一个纸飞机都能承载我们苦难童年对未来未知的理想与希望。
日期:2012-03-03 17:44:45

  第三十九章:余秋里摆擂提钻速,张云清战胜王山娃;
  正当我这个不肖子撕本撕书叠飞机,贪玩、逃学,穷折腾的一塌糊涂之际,我父亲他们钻井队奉命开往戈壁深处的新探区白杨河,鸭儿峡的勘探开发已基本接近尾声。
  至此,整个玉门油矿的勘探开发,已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基本形成了老君庙、石油沟、鸭儿峡等三大主要产油区,并且各项基础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形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石油城市。
  1957年10月,新华社正式对外宣告:我国第一个石油基地——玉门油矿基本建成。

  从此,玉门油矿很快担负起了全国石油工业的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同时担负起了出人才、出技术、出经验、出设备的“三大四出”的历史使命,从而也充分发挥了新中国石油工业摇篮的作用。
  我父亲带领的贝乌10队,自挺进白杨河之后,番号也由原来的贝乌10队,改称为1210钻井队。他们又将在这里,展开一场人与人比、队与队赛,挥汗洒血献石油的豪迈历程。
  而接下来的一场油田与油田之间的钻井大赛,更是翻江倒海、风云际会。
  1958年伊始,毛泽东主席亲自点将,任命余秋里将军为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并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二级八一勋章,是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独臂将军。)。余秋里上任不久,便在玉门油矿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之间,倡议发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以“高速优质钻井”为目的劳动竞赛。

  这一举措是有一定深谋远略的。事实上,这一时期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他们的钻进速度远远高于国内,而世界纪录的创造者,是由苏联石油工人保持的月进尺4700米,而我们国内平均月进尺也不过1000余米。要想尽快甩掉贫油国的帽子,不提高钻井速度是绝对不行的。
  此时,我父亲带领的1210钻井队,已经是玉门顶级的标杆钻井队之一了,并且在玉门内部竞赛中,以月进尺1500米的优质高速,一举夺魁,并有幸与新疆的1202钻井队之间,展开了一场以提高钻井速度为目的打擂比赛,这本身就是一项很高的荣誉,同时也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新疆的1202钻井队的前身,恰恰就是当年把“豆腐钻井队”的帽子带给山娃队一年之久的云清队,而队长张云清曾经是57师淤血疆场,立过不少战功的一位警卫排长,后来与王进喜齐名,成为享誉全国的英雄模范人物。
  可以想象,这两个钻井队所代表的两大油田之间的擂台赛,将是一场怎样的对决?作为我父亲他们队,不仅要一雪当年之辱,更主要是他们所代表的玉门,无论是技术经验,还是精神气概,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况且1202钻井队无论是人员还是技术,都是从玉门出去的,怎么说也是弟弟级的,老大哥绝不能输给小弟弟,当然,这不仅仅是老大哥与小弟弟之间的比赛那么简单。
  作为比我父亲小十多岁的张云清,以及他所带领的1202钻井队,自当年从玉门出发时,已经是响当当的敢打敢拼的硬队伍,又在新疆接收了1219钻井队苏制中型钻机,而1219钻井队就是在黑油山打出第一口油井的英雄钻井队,作为接过英雄旗帜的队伍,他们不仅不能输,更要坚决打赢这场比赛。
  自从开赛的那天起,我父亲就把白板的老羊皮袄和一块毛毡,带到了井场上,累了就地一铺打个盹儿,饿了叫徒弟们带几个馒头,只要他还能站起身来,就决不离开井场。
  当然,就全队而言,不仅是他这个当队长的如此,全队上下、男女老幼都跟他一样憋足了力气,全都拼了命了。
  被我父亲从医院捡来的小战士郑京生,把手里的大钳往地上一戳,摘下帽子抹了一把汗,冲井口对面的班长魏大力,嬉皮笑脸的说道:“班长,我腰疼的厉害,快撑不住了。”
  魏大力笑着说道:“奶奶的小屁孩,你有腰嘛!那好吧,我叫人来换换你”魏大力说着就要喊人,却被郑京生摆手止住。
  “别别别,我是随便说说,娘的……我就不信了,我这么年轻,会干不过你?老子要跟你挑战!”
  “好小子,不服气是吧?好哇!我接受你的挑战,让你也见识见识,什么是老石油,什么是石油师。”说完他抄起一把大钳,“咔!”地一声,卡在钻杆上,用足全身力气,向后一搬,然后竟用一只手,把几十斤重的大铅,搬的飞转。
  我父亲扶着刹把,看他俩较劲,冲魏大力喊道:“他年龄小,你当师傅的可要照顾好他,别把他真给累坏了。”
  “放心吧队长。”魏大力笑着说道:“这小子行,有把子力气,像个小牛犊子……”
  他们二人在井口上较劲,下面两个等换班的工人也较上了劲,一个指着另一个的鼻子说道:“老子就是不服你。”

  “不服好办,咱俩上井口,是骡子是马遛一遛。”
  “上就上,谁怕谁?”
  二人说着扛起了大钳,就冲上了钻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