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帛上绣的图则是孔晓蕊自己画的仕女图,题目为牡丹亭少女,所绣的画是一少女在观赏牡丹花,亭子下的牡丹花是镂月亭的牡丹花,但亭子的形状却不是镂月亭,只是在牡丹园中的人见了此图都会联想镂月亭。这幅图上人物的眼睛及衣服上的花纹都极为漂亮,牡丹花更是娇艳欲滴,崔、娟二人也忍不住叫好。
孔晓蕊平时与婵儿讲话喜欢用吴语,他们知道这位娘娘自十一岁到十三岁期间是在金陵长大的;而她与阿珍讲话时喜欢用粤语,而这两个丫头各有所长,但这两幅绣品是娘娘与她们两人一起完成的,看来三人的女工真的不错。孔晓蕊指着两幅绣品说:“你把这两幅刺绣拿到京里最有名的“江南绣坊”寄卖,告诉他们每幅最少二百五十两,卖后有一成的银子归他们”。
另外两幅在白绸上画成的画,一幅是花鸟画,一只长尾小鸟歇在湖中的一朵荷花上,荷叶上还有露珠,湖中之水有太阳的霞光,一看就是一幅湖边的晨曦图,美不胜收,湖的景色就是园中的云龙湖的一角;另一幅是仕女图,有三个仕女,一个吹笛、一个抚琴、一个手拿琵琶,衣服华丽,刺绣讲究,后面是一个镂空的大紫檀屏风,侧面的一个架上有很多古董,多是唐宋名窑瓷器,富贵之极。崔、娟一看,架上的瓷器实际上就是牡丹园中永福堂孔晓蕊寝宫的瓷器,另外的屏风和架子虽没见过,但肯定娘娘是见过的,才能画得如此生动华美。
两幅画画技之高,在京城中也可能排在前几名。孔晓蕊吩咐崔英贵:“你把这两幅画拿到‘八仙画廊’寄卖,告诉他们每幅最少要卖一百伍十两银子。你想办法把婵儿一起带去”。
又吩咐婵儿:“你告诉绣坊,说我们可以定作刺绣,只要客人把画拿来,我们可以照绣,但定作的刺绣一年不超过两幅,每幅最低价不少于三百两银子,告诉他们我们绣的尺寸,太大我们也没时间绣;定画可以多一些,价钱不能少于每幅一百五十两”。
崔英贵与娟儿见状哭道:“娘娘的东西不能外流,我们还有一些积蓄,先用我们的吧”。孔晓蕊摇头道:“我这个娘娘都不知道还能当几天,只等圣旨来废了吧了,你们的钱不容易,留着自己将来用吧”。
日期:2012-02-05 09:40:21
第八章未雨绸缪(下)
崔英贵、与娟儿都知道,宫中不得宠、位份低的嫔妃把刺绣、手工拿出外面去卖换银子,在宫里并不是什么秘密,可现在把刺绣和画拿出去卖是皇后,却是南晋王朝开国到现在都没有的事。
不过以前的嫔妃拿出去寄卖的地方都只是滚秀坊等绣街的一般绣坊,而皇后现在要拿出去寄卖的地方是京城最有名的绣坊,寄卖画的地方也是京城最有名的画坊。
崔英贵想办法把婵儿带到绣坊和画坊,婵儿用一把带有很重吴越音的京话把可以定做的事都与两处主管说了,两处的主事人员看了刺绣和画后,都满口答应会尽量卖,愿意与她们长期合作,会为她们找客户。
绣坊与画坊要求婵儿三天后去听回音。三天后崔英贵再次想办法把婵儿带出来,江南绣坊已经把刺绣卖了,每幅卖了三百五十两银子,同时要求定绣两幅郑世宁的画,每幅四百两银子,把画样给了婵儿,要求明年七月前绣完,已交定银四百两银子。
扣了绣坊的寄卖费后,绣坊交了一千两银票给婵儿,再三叮嘱婵儿明年七月一定要完成刺绣。其余费用完成后再计。画坊的人也找到买家把画卖了,要求订四幅给老人过寿的画,用白绸画,每幅愿出二百两银子,已交四百两定银,但要求必须在冬月初五之前完成画,初图要求在九月二十五日交。
画坊收了寄卖费后,把剩下的六百三十两银子交给了婵儿。婵儿把一千六百三十两银子拿回来后,孔晓蕊把五百两银子交给娟儿,要她安排给所有人做冬衣的事;把四百两银子交给崔英贵,要他尽早准备过冬的碳火;又把阿珍叫来,给了一百两银子给她,要她在中秋之际给大家加一个闽菜“佛跳墙”,另外加一个粤菜“乳鸽”,阿珍因为母亲是福建人,父亲是广东人,两地的菜都做得不错,在徐家又跟徐家的二少奶奶学过一些大菜的做法。
在宫里,皇帝的厨房叫御膳房,后妃的厨房叫内膳房,孔晓蕊因在京城外长大,口味与宫中的其他人不一样,她的膳食多由阿珍负责,内膳房其他人做的菜只能成目膳,在孔晓蕊用完膳后赏赐给其他人。孔晓蕊把剩下的银子交给娟儿保管,然后就开始忙于这两幅刺绣及寿画的事。
日期:2012-02-05 20:44:07
第九章准备寿画
很快中秋节到了,牡丹园的人们迎来了一个他们认为是很高兴的日子,因为在这个日子中,他们意外收到了久违的赏钱,还吃了皇后让内膳房及阿珍一起做中秋宴,对于皇后另外赏赐的菜“佛跳墙”大家众口称赞,对“乳鸽”却有称赞的,有认为一般的。
为了完成刺绣及画画,孔晓蕊在深柳堂把从江南绣坊拿来的画仔细模拟到绣布上,这期间永基来过,见她这样忙,像有话对她说又吞了回去。绣布上的画完成后,孔晓蕊把它们交给婵儿,由婵儿指挥珍儿一起绣。
她则开始忙于作寿画的草图。转眼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孔晓蕊叫娟儿按例给了园中的宫女、太监赏钱,命内膳房按过节的标准给园中的人准备饭菜、糕点;下午她又到深柳堂继续画,她打算画六幅草图让画坊挑出四幅。
永基来了,带了京城中最有名字号“沈记”的重阳菊花糕过来,她若不吃则对不起永基的一番心意。于是她拿起菊花糕点静静地吃,的确好吃。永基道:“皇兄自中秋后就思念废后孙氏,开始与孙后有书信往来,最近几乎每天都会遣人问候,可能会把孙后接进宫来,你怎么办?薇儿?”孔晓蕊终于明白他最近见到自己为什么有话想说,却又不肯说的原因。
于是答道:“没有什么怎么办,我自大婚之日都知道自己是当不了几天皇后的,只是等候圣旨吧了”。她的话使永基很难过,一把把她的手抓过来说:“薇儿,他还没见过你,不如离开这里吧,我会帮你想办法离开,然后再让人说你已去世,皇兄没见过你,对你没感情,此事我会摆平的。他日,我会另外给你安排一个身份,明正言顺娶你为妻,到时候即使皇兄知道也无可奈何了”。
孔晓蕊悲伤地摇头把手从永基手中挣回,她认为永基的话太天真了,哪一天如果出了差错,永基与自己一家的命运是不堪设想的,天威难测,她不会冒这个险,她要她的全家、舅舅家、永基平安,在这重阳佳节之际更是如此想法。那天永基带着无限的惆怅离开。
日期:2012-02-06 10:23:16
第十章废后暴薨(上)
九月二十五,孔晓蕊让崔英贵和婵儿把六幅草图拿给“八仙画坊”挑,三日后画坊确定了四幅。孔晓蕊开始认真画这四幅画。定画的人家所选的画是松图、菊花图、瀑布图、梅石双鹤图,从选择画的风格来看,孔晓蕊感觉过寿的这家人也很雅,品味很高。
到了十月下旬,她的四幅画全部完成,永基也赞叹画得不错,但永基并不知道她要拿出去卖,还提议把菊花图或雪梅双鹤图送他,因为那种菊花他都没见过,花是淡绿色,花朵很大,很清雅,庄重之中更显贵气,那是只有广东香山县小榄镇才有的菊花,南晋王朝的其他地方并没有。
至于“梅石双鹤图”,画面上的双鹤,一鹤昂天长鸣,一鹤以喙啄羽,一折枝老梅从画面左上方屈曲斜向画面右方,梅上枝数点白梅开放,后巨石作衬景。
孔晓蕊以浓淡干湿墨晕染梅干,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笔法细腻、生动逼真。因鹤是长寿的象征,人们都称之为“仙鹤”;同时又有着笃情不淫的德性,故南晋之人多用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达之士。而梅树可逾活数百年,为花中寿王,因此,梅与鹤搭配是长寿、吉祥之象征。另外,梅花有高洁之气质,石头含有永久不变、健康长寿之意。此幅作品将鹤与梅同置画面中,一是取祥瑞、福寿之意,二是寓品德高尚,具有双重寓意。永基自然叫好。
孔晓蕊不好告诉他真相,只对他说,以后再送。十一月初一,她的画被画坊成功接收,剩下的银子也取回来了,她松了一口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