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马略建立的是一支职业军队,但还不能认为是完全意义上的常备军。后来奥古斯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正式的常备军。
5.罗马军团的再改革与发展
为了使军队更加机动灵活地作战,马略对罗马军团组织又加以改革,创建了联队制的军团结构。联队是介于军团和中队之间的组织,每个联队为600人。每个军团建有10个联队,共6000人。
每个联队辖3个中队,每个中队200人。两个百人队(各为100人)组成一个中队。联队制的特点是每个联队能够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独立进行军事活动,因而更富有灵活性。联队士兵一律为重装步兵。每个军团还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同盟者或行省的骑兵和轻装步兵。
在阵式排列上,联队制的军团仍实行原来的三列队法。10个联队按四、三、三配置,以传统的五点形排成。也就是第一列为4个联队,第二、三列各为3个联队。前后列的各个联队相互错开,以便交叉挡住前列空隙,使军队作战力量更加密集,更富有冲击力,而又能够机动灵活。
联队制的军事组织,在帝国前期时稍有变化,但基本上一直维持到三世纪。
6.整顿军纪,加强训练
罗马军队历来以军纪严明闻名于世,同时,罗马军队也非常注意进行奖励以表彰军功,培养军人的荣誉感。但到公元前2世纪以后,军队开始腐化堕落,军队日趋松散,到朱古达战争时更为严重。
马略组建新军后,加强整顿军纪,严格训练,使士兵闻风而动,令行禁止,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他教育士兵懂得,"倘若逃跑就要被捕或被杀,只有武装才能保卫自由、国家和父母,并且获得荣誉和财富"。因此,马略的执法严格、赏罚分明,立刻就立竿见影,效果明显。
马略还对士兵严格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在训练中,他着重训练军队适应环境,让士兵适应北非的酷热缺水,能使士兵惯于长途行军以对付远距离的日耳曼人。马略还要求士兵熟练掌握工兵作业,军队每到一处,均可根据需要做到修建运河,安营扎寨,保证军队有充足供应,并能让士兵安心等待作战时机,以免匆促作战。
马略的军事改革结束了罗马使用公民兵的古典城邦特色的历史,开创了罗马依靠雇佣兵维护其统治的先河,对罗马确有起死回生之效。
从此,军人以奉命作战为职业,服役期长达十余年。奴隶主国家也不必为小农衰微影响兵源焦虑,军人服役期满可分得土地,与战争中掳获财物的老兵组成了地方上的小奴隶主阶层,成为了奴隶主政权的一个社会基础。
但是,职业化的军队长期追随其军事头领,容易成为将领的私属部队,造成"将可私兵"的后果。在罗马共和晚期内争激烈之际,拥有自己军队的将帅往往成为政治舞台上的决定性力量,军队遂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内争转为内战。这样造成反元老派借助军队建立军事独裁的帝制,也造成军人的跋扈,军队为自身利益而混战不休,人民饱受杀戮劫掠之苦,这种兵灾在帝制建立初期的太平盛世虽不多见,但在帝国后期却成为罗马社会的一大痼疾。
可是,在共和晚期和帝国初期,马略的军事改革确实挽救了罗马向前发展的危机。马略改革建立的军事组织制度,不仅适合共和国的需要,也适应了帝国的要求,基本上一直维持到3世纪。后来,奥古斯都曾对军队进行改组,使职业军队更适合元首制的需要,从而最终"完成了把罗马军队变为常备的正规军的事业"。
日期:2022-06-24 09:23:00
罗马早期军制
1.罗马军制与装备的嬗变
罗马最初为意大利半岛第伯河南岸一小城邦。约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进入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前510),即军事民主制时期,在此期间,曾一度受到伊达拉里亚人的统治。至公元前509年,建立了奴隶制共和国。当时它处于许多民族的包围中,意大利北部的高卢人、中部的伊达拉里亚人和萨莫奈人不断威胁着它的生存。自公元前5世纪初始,罗马采用结盟战略,进行了一系列扩张:公元前477—前396年,经三次维爱战争击败伊达拉里亚人,占领第伯河流域及其南岸大片土地;公元前343年—前290年,经三次萨莫奈战争与一次拉丁同盟战争,彻底打败反罗马同盟者及萨莫奈——高卢人联军,占据意大利中部;再经5年的皮洛士战争(公元前280—前275),征服南部意大利,终于统一了意大利半岛。自公元前3世纪中期始,它两度与北非强国迦太基角力,并将其击败,称雄西地中海,迈出了征服地中海世界的第一步。在攻伐过程中,罗马军制发生了较大变化。
古罗马军制是典型的兵民合一制。在王政时代,亦即军事民主制时期,军队以胞族为基础。当时;罗马有3个部落,30个胞族,每一胞族提供100名步兵、10名骑兵,全军共步兵3000,骑兵300步、骑兵各由3名军事指挥官指挥。其最大的战术单位是千人队,下分10个基本战术单位百人队,3个千人队构成其整个步兵武装力量。骑兵也分为3个战术单位,分别以3个部落的名称命名。王政时代末,骑兵增加了一倍,约600人。当时的武器主要是青铜剑,有较长的劈砍型和较短的戳刺型两种。匕首因刃状不同而分为树叶形、三角形、短剑形三种,也是青铜质,铁制较少,长度从25—44厘米不等,刀柄木制、骨制或石制。投枪据矛头形状分为粗大型与纤细型两种,大者长达半米以上,小者仅10厘米。它们是后来罗马轻装兵所用长矛和投枪的原型。士兵有头盔、木盾,最早的木盾制作简单,以木板为骨架蒙上牛皮即成。至公元前7世纪,使用青铜盾,时值伊达拉里亚人统治,罗马人可能从他们那里学会了使用青铜盾与方阵战术。至公元前6世纪,青铜圆盾被椭圆形大盾取代。
公元前6世纪中期,罗马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出现塞维.图里乌斯(公元前578—前536年在位)改革,居民依财产多寡划分为五个等级,各等级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标志国家形成。胞族兵制遂被公民兵制取代。全体罗马贵族与平民均为公民,亦均为士兵,服役年限为17—60岁,17—45岁在野战军中服役,46—60岁战时负责守卫后方。他们自筹武器,战后解甲归农。只有参加20次远征的步兵和10次远征的骑兵,方免除兵役。诸兵种的划分及装备情况与财产资格相关:第一等级中一部分组成骑兵,自备全套骑兵武装,其他第一等级者组成重装步兵,其进攻武器有矛、剑,防护武装有头盔、圆盾、胫甲、胸甲,皆铜制或皮制。第二、三等级为次重装步兵,装备与重装步兵相似,但无胸铠和铜盾,仅有圆形木盾。第四、五等级公民为轻装步兵,无衣甲,前者持一矛,后者持投石器或弓箭。
塞维还建立了"百人团会议"作为军事与行政领导组织,"百人团"是军事基层单位。第一等级有98个百人团,其中骑兵18个、步兵80个;二、三、四等级各为20个,第五等级30个,工匠与乐师各2个,无产者仅象征性地有1个,共193个百人团。每一个等级中,又按年龄分为青年百人团(17—45岁)和年长百人团(46—60岁)。百人团大会既是人民大会,又是战士会议,充分体现了当时罗马的兵民合一制。军团最高指挥官称"军团司令官",由百人团大会任命,数目3—8人不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