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乱----金川.乳峰.绿林》
第17节

作者: 水川州
收藏本书TXT下载
  匪首一瓢冷水,“娘的,你变起花样骂咱?”
  “哎呀,我这是比喻。你让我一口气把话说完好不好?你一堵一塞的问,硬要把我整得大便结燥的。”
  “哈哈哈哈,罢咧罢咧,你顺顺畅畅地拉稀吧。”

  “各内城的栅门放下后,直扑东城药材街和布帛街大商号,席卷金银细软,顺带抓几个富家子弟。出新东门后绕道龙水河的车马驰道,再横插梯坡石径回‘巢’,让追兵投鼠忌器也摸不清我们的来路,还能防止宿营镇驻军得信后堵截我们。”
  “娘的,这招还像个竹筒----哦,锦囊,锦囊妙计。”
  领会了锦囊妙计的匪首,喜上眉梢,认为洗劫镇西关如囊中取物、瓮中捉鳖,似乎东城那各家各铺的“钱盘箱”、首饰盒已经摆在匪窟的石桌上了,那些大户人家的“青勾子娃娃”也哭天抹泪地囚入洞中地窖,赎金上再狠狠地敲他们父母一竹杠……
  师爷还在瞻前顾后,“只要不碰到龙八海的枪骑卫……所以时间很重要,我们一定得在午时前离开龙水河的车马驰道----过年过节的,龙八海的枪骑卫不会出来恁个早。”
  “硬是乌鸦嘴,龙八海、龙八海,尽说霉话。”

  “古人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留了一手:万一我们被围困了,抱的童子可以当我们活盾牌,还可以在最后关头作交易,换我们一条生路。全盘棋可谓天衣无缝。”
  “嘿,你还没说怎么栽秧,就开始说如何挞谷了----先说怎样赚开城门----大年初一,大清早,几百个兄弟带起家伙去喊城门,说办招待,给更夫送汤元的,得是?”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均难逃“一物降一物”的命运。篝火前那两个藐视任何道德和秩序的剪影,被另一个诡秘的背影所遮盖(后话)。
  日期:2012-01-26 21:25:48
  第三段三更锣破解玄机图穷匕见

  遗后患异客失足内外惊魂
  子夜,是夜色和睡意最沉的时候,正是鼾声大作和黑暗吞噬一切的阶段,也是妖魔鬼怪和盗贼劫匪出没之机。
  俗话讲“事不过三”,可见其数之关键:宗教宣扬“永恒”和“神圣”的,都拿“三生”或“三位一体”唬人;宴席上请客说事的,酒过三巡也将言归正题;瞎编乱造谎言假话的,有三人传播足让人信以为真;盗匪设伏打劫的,待商队马帮入围三成既开始收网;趁天地一色万物混沌之机图谋不轨的,夜过三更就一定有所作为了。
  黑暗中有人窃窃私语,已凸现“悄悄话鬼打架”的阴森,诡异的是:另有游魂似的人影飘浮其后……
  日期:2012-01-26 21:32:52

  9.金矿迷津陷阱
  暖烘烘的火塘旁,老邑豪的讲述却寒气袭人;还远离目的地三五百里的石屋里,那横牛的眼神已处于金窟中,两个瞳仁泛着金光。一对贪婪的爷孙议论着黑河沟里的出路和金矿的迷津,并没意识到自己正处在别人为他们设置的陷阱和圈套里;随着隐秘话题的深入,他们的头也被劫数引入了阴谋的绞索之中。
  日期:2012-01-26 21:35:24
  9.1.这未知的阴谋要追溯到龙郁峰曾祖辈的隐秘。
  道光十年(1831),当时的夔字辈方酋胆大妄为,带一百多族人进入黑河沟探险,偶然发现深谷中的金矿。最后仅有方酋和几个心腹丟魂带伤地活着出来,把这惊天的秘密禀告了同辈的邑豪。但夔辈方酋等人却似乎得了什么恶疾(后话),相继暴死。

  六十年前,夔邑豪的儿子,巫字辈邑豪,又付出上百人死亡的代价,终于找到出入阎王谷的捷径。他准备让葱字辈的长房长子率领一帮族人秘密私采,可这葱老大被确定为龙族掌门人之后的第二天,竟然在自家碉楼的死角被人割喉惨死。
  这一切都发生在龙郁峰太爷出生之前,他今年中秋才满花甲。
  峰太爷继续显摆,“先人在上,当邑豪的:遇事胆大心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事前,如郎中的望、闻、问、切,做足功夫;行事,如开方子下药,讲究阴阳五行;起头先试两招探路,摸到石头过河,就是所谓‘头副药试水’……”
  横牛一头雾水,“嘿嘿,你说起大夫看病,我更摸不到魂头。”
  “嗨,长个心子,这些你还得向龙八海学----你娃还瞧不起他。人家不只是会舞刀弄枪,还懂中医、会做生意。”

  “哟,你把他吹得----你讲啷个进沟嘛。”
  “你娃耳朵立起。进阎王谷第一要‘望’,就是上观天象、下辨地理。首先要‘望天’,留心气候。那里面正是‘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沟口日出沟尾雨’的鬼地方。”
  “太爷,先讲那个急洪水。”
  “这就要从阴阳五行开始了。你晓得龙脊山一带为啥子一年到头都风大雨多,而且急来急去的?”
  龙脊山脉的确有着“呼风唤雨”的神奇,因为它正处于温带和亚寒带的气候分界线。
  中国的地形有“西高东低、三级阶梯”之说,秦岭和龙脊山脉就是西边第二道台坎,秦岭在北端,龙脊山在南面。

  这龙脊极其形象地高耸在青藏高原东南麓和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像一道厚重的界墙(附图)。这天然的高墙把气候、地貌、动植物、民族成分、风俗习惯、宗教文化、贫穷和富饶、野蛮和文明,甚至把原始和当代的历史特征截然分开。
  日期:2012-01-27 00:07:45
  9.2.龙脊山脉北起川陕甘三省分界的龙头岭,长龙般的山体翻滚着盘山卷河地斜贯西南,末端与神女山脉的雪岭冰峰交尾。九百里山脊巍峨起伏连绵伸延,无数的重峦叠嶂郁郁葱葱犹如联片的龙鳞,所以山民也称其为“青龙山”。
  这条“青龙”给当地带来变幻莫测的气候,也铸就了诡异难辩的地形,或许还滋生了龙族人“唯恐天下不乱”的天性?
  横牛仍然云里雾里,“龙王爷作怪呀?”

  太爷头头是道,“那是看不懂天文地象的粗人乱说的!我们龙脊山正处在阴阳交接处,成都坝子的阳气,遇到高山上的阴气,就变成了蒸笼盖盖上的水珠,就是雨水。先人在上,古人说‘露结为霜、云腾致雨’,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山里头咋不发洪水呢?”
  “耳朵立起,黑河沟是个天大的漏斗。漏斗太大坡又陡。那方圆几百里的峡谷,立马汇集大量的雨水,千百个沟谷的水一起冲向那漏斗口的鬼门关,急洪水就来了。”
  “那天,你咋个算到黑河沟里面在下雨呢?”
  “一般人只晓得‘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在镇西关,哪怕是大太阳天,只要看到西面的天边发暗沟口起风,不到一个时辰,鬼门关就河翻水涨了。”

  “沟外的命都保不住,在沟里头啷个躲得脱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