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乱----金川.乳峰.绿林》
第16节

作者: 水川州
收藏本书TXT下载
  骡马官道(附图)为元朝时所建,明清各个时期仅在原来基础上拓宽加固而己。北出镇西关关外的一段路,开凿于江岸峭壁,此后便是开阔平缓的河谷坡地,所经乡镇村寨也是相对富裕的。官道沿途碎石铺路,能供两轮马车并排着跑步往来,最宽的地段三排四轮马车也畅行无阻。两百余里的关北路,有半边场和银果井两个乡场。
  匪穴所处的姜家寨,与宿营镇和半边场呈等距的三角关系,处在岷江东岸龙脊山北麓的驿马古道附近。
  日期:2012-01-26 02:28:03

  8.2.驿马古道始建于秦朝,元代修了骡马官道就基本废弃了。
  古驿道(附图)穿插于沟谷山脊之间,石板路已如鹅卵石般零碎光滑,狭窄弯曲,仅能供双马跃步行进。其两旁古木参天,自然形成蔽日遮雨的甬道,晴天难漏一丝阳光,小雨也不湿路面。骡马官道建成后,驿马古道少有人光顾,整个道路杂草丛生显得蓬头垢面。
  这路上坑坑洼洼,时有暴雨所致的塌方或洪水冲垮路基,辎重马队无法通行,落得盗贼用于剪径和逃遁。
  说到排兵布阵,僵尸状的师爷有了一点活气,“赶在明早突袭城关势如神兵天降,得用清一色马队。远在‘巢’里和‘圈’里的兄弟鞭长莫及,‘窝’里只能凑齐两百五十来人马。”
  “也多得太----古人说贵在精,得是?”

  “敌我面临六比一的兵力态势,对手是马步炮混编之师,我们外有骑兵后顾之忧,内有炮兵阻击之险。”
  “娘的,那两次在内金川,咱们以一对十也没吃啥亏呀。”
  “野外玩‘官兵捉强盗’,与攻打城堡相比,尤其像镇西关这千年要塞,不可同日而语。那个是我在暗处、他在明处的游戏,这个是我拿刀剑、他拿枪炮的生死决斗。”
  “罢咧,咱没你会说,快往下敲你的‘惊堂木’。”
  “所以,此举胜算得靠神速,且只能智取不可强攻。不准你手下胡乱哄抢乱了步调,更严禁奸淫妇女。”
  匪首眼睛鼓得老大,“冲进去抱起娃儿就跑,也叫锦囊妙计?”

  其实,这“锦囊妙计”对指挥者有整体谋划和“战役示意图”,对匪队长有具体步骤和街巷分布图,就是每个什长也有手令和关键位置的草图,各个进程都有应变措施和收兵的线路。心胸狭隘的师爷常纠缠于琐事,所以也很注意锦囊妙计的细枝末节,这计划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么复杂的奇袭计划,冷师不能让马世奎一伙胡搞,他要欲擒故纵地取得指挥权才行。
  师爷胸有成竹,“抱童子也是打边鼓,一来,溜路时作挡箭牌,二来,也算存钱的期票。不过人嘛,要喂食,又要讨价还价办交葛,还是真金白银、珍珠宝贝的现货最实在。”
  “那你的意思是抢钱庄?好咧!”
  “票号都开在关城,且有众多保镖护卫,钱财都锁在坚固的地下金库里,要几个人几把钥匙同时才能打开。致命的危险是离上城的兵营太近,那简直是虎口拔牙。”
  “说个烟杆不走气----喊掌柜的径直把钱送到山寨里来?”

  “我等草寇奇袭‘千年不败’的镇西关,那算是空前绝后之举,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那才称得上锦囊妙计,不然就是竹筒计啦。”
  “镇西关自修建起从未失守于西域蛮族。尤其在东汉蜀国时期,诸葛亮北上祁山征曹魏,东出夔门拒孙吴,南渡泸水擒孟获,全仗西面无后患,功在镇西关固若金汤。”
  马世奎打个酒嗝,“又开始讲《三国》……”
  日期:2012-01-26 11:28:37

  8.3.镇西关的建筑和布局鬼斧神工,极具各时代特色又浑然一体。随着历史变迁和扩展先后,渐次分为关城、上城、东城、北城、南城和下半城等六个城区。各城之间被不同朝代的城墙和天然石壁山崖隔离,形成相对独立和功能各异的城关区域(附图)。
  不论以字义或字形来讲,镇西关都是最典型的“山城”。四周侧看,均呈“凸”字型,或说是金元宝的模样;俯视,大致显“凹”字形状,岷江在上方转了一个大大的M弯,龙水在下形成U型的护城河,两条江河勾勒出双峰驼似的背部和腹部。
  独特的城关地形,陡增锦囊妙计的难度。
  冷师不理匪首多嘴的干扰,“镇西关固若金汤重在其城中城、关上关,名符其实的天罗地网:城门城墙四通八达,构成了诸葛亮的八卦阵;街巷阡陌纵横,岔道死胡同难明究里,活脱就是《水浒》祝家庄的盘陀路;那更如《西游》盘丝洞迷魂宫的是……”
  “你还要讲几个章回?题外话‘且听下回分解’行不?”
  “唉,我硬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好,先讲我的旷世杰作,那堪比孔明的锦囊妙计(后话)。”

  “咱才是‘骚鸡公踩到抱鸡婆’。你那妙计就这么折腾人?不就是竹筒里装个地图和命令----罢咧,咱不打断,你讲。”
  “我们的人,有前锋后援左右翼,分成尖刀伍和前锋什各一,主力骑兵五队,每队五什,每什十人……”
  “废话。不是十人还能叫什?----你又说。”
  “这次关内大小行动以队和什为准,既不要‘围山打猎一窝蜂’,也不准‘贵州鸭子放单线’。各队队长、什长由你定,我只要求严格按我的计策而行就是。”
  匪首一脸臣服,“这次抡大锤喊号子都由你。你接着‘妙计’。”
  这“锦囊妙计”的高明之处,可谓“精到”:以“骆驼”头在上、尾在下、背峰在左、腹腿在右的形状来看,土匪从镇西关的“骆驼头”进城,将贴着“骆驼脖子”钻入“心脏”,血洗一通后在背腹之间转向尾部,然后从“后腿”撤退。整个进出线路呈“乙”字形,避开了北城“前驼峰”和东城“前腿”处的哨营。

  师爷暗自高兴,“尖刀伍赚开外城门的新北门,前锋什爬上城墙弄死守门的(后话),一行人顺墙头搞定老北门。待我们的人马都进入东城后,便砍断吊索放下内城门的闸栅,阻止北城、南城,尤其是上城的官兵增援。”
  “嘿!嘿!嘿!你把内城闸栅的吊索都砍了,咱们咋个回新北门出城?背起娃儿翻城墙呀?”
  “好马不吃回头草。官兵一旦知道我们从新北门进城的,定会集中兵力、不遗余力堵住我们退路,以图关门打狗。我将计就计让他们把注意力盯在新北门,另把出城的路定在新东门。”
  “瓷马二楞,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日期:2012-01-26 13:00:57
  8.4.镇西关唯一能让土匪“内外勾结”的地道入口,就在新北门的瓮城外。其城内出口在土匪内线藏身的下半城,既方便又能避人耳目。而财物、人票满实满载的马车要快速逃窜,正好利用新东门外的车马驰道,那样比走骡马官道还通畅。

  锦囊妙计完全符合“避敌所长,攻敌所短”的战术要求。
  师爷百般得意,“舍近求远方能混淆视听,混淆视听方能暗渡陈仓,暗渡陈仓方能出其不意,出其不意方能以奇制胜。狼群抓羊还晓得声东击西,只有狗偷东西才顺尿味原路返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