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乱----金川.乳峰.绿林》
第23节作者:
水川州 这是从古时起,当地老百姓和少数民族围绕淘金线路而约定俗成的划分,与官府界定和国家地图无关。
日期:2012-02-01 13:27:02
14.1.镇西关所在的镇江县,就在内金川的南部,其地域包括杂古河以南的岷江两岸,邛崃山以东的神女山脉,灌县以北和龙脊山脉西南段的龙水河流域。在地形图上,镇江县正处于成都平原的浅绿色边缘和陡然的深褐色高原之间。
镇江县县境横跨两大山脉,纵贯三条江河。其名称就来源于“一县镇三江”的地理特征(附图)。
时值大年初一凌晨,天空云雾开始凝集,像妖精的纱袍、魔怪的斗篷,渐渐覆盖镇江县、龙脊山和镇西关。
点点簇簇的节日灯火,还残留在岷江和龙水河流域,静守在星罗棋布的乡镇村寨之中,等待着云遮雾障的来临,如沙滩上晶莹闪亮的贝壳海螺,无奈地面对黑浪滔天的大潮。
镇西关北面的骡马官道和驿马古道,几串鬼火蛇行南下,直扑醉眼朦胧的县城。这就是悍匪马世奎和冷青山为首的几股骑匪,约有两百五十余凶神恶煞,奔着杀人掠货而来。
匪队前面老远,同向的一辆四轮马车灯笼摇曳疾驰先行,载的就是那一车“敲门砖”:四位年轻貌美的女人票。
镇西关东边数百里外的大山里,另一溜火把在梯坡石径龙腾虎跃,也抖动着西往县城。这是龙八海和十几个枪骑卫,他们是来接龙百生、冯稚英和春花一干人回龙水方老家团圆的。
罪恶的血腥和善良的愿望将交汇于这千年古城,镇西关。
据《镇江县志》考究,镇西关作为军事要塞始建于秦昭王(嬴稷)三年(公元前304),即秦灭古蜀国后十三年。
历史上,镇西关从未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变乱,也没有一夜暴发暴富的辉煌,所以每个朝代循序渐进的石材建筑大多数都被原封不动的存留下来。其中各个时期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辨,可以说,整个城关就是中国古代城镇、城楼和城墙的历史博物馆(附图)。
那些城门洞及城楼由各朝代的新旧条石镶嵌,其风化程度和色泽的不同如老树的年轮,拼接出了远古到近代的渐变效果。
日期:2012-02-01 20:29:37
14.2.镇西关最原始的关城和上城,建立在单峰驼似的山台之上,充分利用了所在的地形地貌和地质。
其城垣外廓完全沿着周边山岩峭壁所建,所谓的城墙多半是在悬崖边上砌了一溜石垛雉堞。城门城台也因地制宜,就像在原山垭崖口之间架一座厚重的单孔石桥,两边垒砌垂直的条石,上面横放一排大石板,再筑起一台楼基,建一个简陋的硬山卷棚式石屋就成了。后来城门洞经过改建,城台上加了闸槽、绞关石和闸栅绞盘。
整个城楼还保留着秦长城的古韵,即那种巨石垒砌的大碉堡样式,其间难掩化石般的残缺和纹理。
关城现在作为金店、票号和当铺的集中地,也是军政首脑、富商大贾和各族权贵的豪宅区。其主要街道呈弯曲的“申”字(附图),可容四辆马车并行的“关中大道”就贯穿上下。
镇江县驻军的三位管带都居住在关城。中营郑和重与右营赖仲源的官邸在“申”字街右边上下两角,互为犄角顶牛。左营刘伍桂的宅院位于关中大道,更显得刘某的仕途已步入正轨。郑府和赖府紧靠上城崖壁之下的北南端,似乎都是左道旁门的角色。
此时的郑府内出现骚动,院里灯笼火把、侍卫男仆上下四窜,脚步门窗、询问召唤前后呼应。
砰砰几声,正门侧门同时打开,几拨人冲出门来左右分路,绕着大院外墙的周围搜寻什么。有人爬上台坎高扬灯笼,一一扫视;有人跳下路沟低就火把,处处照看。附近钱庄和豪宅的武装保镖也长枪短火地赶来打探究竟,街坊邻居在朦胧中探头探脑。
节日寒夜,黑蒙蒙的冷僻街巷,毛茸茸的光亮聚集成麻麻的一片,大家的眼前和心里真叫“两头雾水”。
关城的另一边,除夕夜极度的喧嚣后又变得异常的静谧诡谲。
就在关城中心街区的南端,一座四面临街隔巷的庭阁院落,带有小花园的三进两台四合院,是镇西关典型的豪宅(附图)。其二进、三进的正房和后花园的小姐房都是两层楼屋,丈余的外墙跟二楼环廊齐平,密布的大树与楼屋正脊兽饰争高。前庭后院都有长长的马厩,从马匹的专用马鞍可知,此处驻扎着不少的官军卫队,这就是左营管带、镇西关代理标统刘伍桂的府上。
刘府灯笼高挂的前院内停着一辆马车,车辕上按边营惯例插有一杆幡旗,上书“镇江右营赖”。赖仲源的坐驾深夜不归,预示两只老鼠绝不是新年礼节性拜访,也不是为了点钱财的偷油。
上城,在地形上是镇西关驼背的顶峰,不仅在地势上是一两处官邸宅院的“靠山”,也是镇西关所有达官贵人在地位上打击异己、争权夺利以图功成名就的“靠山”。上城内三大机构就足够体现其高高在上的份量:兵营、衙门和监狱。
所以,镇江县官场有一句熟语叫做:“上城居官人,神鬼充下陈。”
日期:2012-02-01 20:54:51
14.3.立面看镇西关像单峰驼,而鸟瞰又恰如双峰驼。古老的东城,是汉朝时期修建的,相当于平面双峰骆驼的肚腹。唐朝时,又扩展了双峰驼的头颈部分,筑成了北城。
东城和北城大半截城墙仍可见隋唐之前的遗痕,只是宋代和元朝时期加高的部分没有那么古旧而已。正门、瓮城和内外城楼及城门洞都已翻修过,城楼屋宇仍保留着古董似的雕花石柱和已经风化的石墙,而穿斗悬山结构的单檐屋顶古韵依旧,只是换过新瓦补过旧漆,雕龙画凤的脊饰保存完好,大汉盛唐的神采不减当年。
新东门和新北门及其瓮城都是在清代拆了老城墙新建的,那宽大的楼屋已使用木柱、石墙和抬梁斗拱的三檐歇山式屋顶,翘起了飞檐角脊的龙头饰和正、垂、岔三脊的吻兽。
龙百生少爷,冯稚英小奶妈和丫头春花,就夜宿在东城药材街的天草堂,一座特立独行的石楼院落。
天草堂大院是请龙八海家族的匠人自己设计修建的,有点不伦不类,不入任何流派。整个大院没有用砖,也没用官窑的筒瓦或版瓦,而是用两层片石叠嵌而成的尖顶坡屋面。这锐角房顶在周边的缓坡屋面中独具一格,显然是高山多雪和地基陡峭的建筑特点。院落连外墙面的白灰都没抹,整体具有龙脊山民居风格。
高耸醒目的天草堂,却成了马匪锦囊妙计的摧残目标,这是裸身入眠的少爷和奶妈做梦也想不到的。
锦囊妙计第二波步骤的名称竟取得诗情画意,叫“星星点灯”。起于丑时北城的新北门,止于寅时东城的新东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