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大变局——战国篇》
第1节作者:
村人老李 日期:2022-10-10 20:31:38
第一章《三家分晋》
先讲一段故事,故事出自《战国策》。
郑同拜见赵王。
赵王问:“先生是南方的博学之士,不知来到敝国,有何见教?”
郑同回答说:“臣只是南方的一个鄙陋之人,岂敢有劳君王下问?不过,尽管如此,大王您已经提出了问题,臣又怎敢不回答呢?臣少年之时,家父曾教臣兵法。”
赵王摇头,“寡人不喜欢兵法。”
郑同抚掌大笑,“兵法本就是狡诈之人才喜欢的东西,臣来时就猜想大王您不会喜欢。早年间,臣也曾以兵法游说过魏昭王,魏昭王也说,他不喜欢。臣就对他说,‘大王的行为能比得上许由吗?许由没有被世俗的名利牵累,所以不接受大尧的禅让。可是您呢,已经接受了先辈留下的江山!您想要保住宗庙平安无事,国家领土不被侵占,社稷之神得到祭祀吗?’魏昭王顿时不语了。是呀,如果有人揣着万金之财,独自在野外露宿,本身又没有孟贲那样的威猛,荆庆那样的果断,身边也没有强弓利箭用来防御,那么,不超过一个晚上,此人就会被害死。现在,有强大而贪婪的敌人进逼大王您的国土,晓之以理,动之以义,敌人都不为所动。在这种情况下,大王您如果没有防御装备,又该用什么去抵抗敌人呢?大王您如果不求取兵法,敌人的野心不就得逞了嘛?”
赵王听到此处,赶紧起身施礼,“寡人明白了,请您多加指教!”
~~战国特色~~
这段故事中涉及七位人物:郑同,赵王,魏昭王,许由,大尧,孟贲,荆庆。
魏昭王是魏国国君,公元前295年至公元前277年在位。
许由是上古时期的贤人,大尧晚年的时候,想传位于他。许由拒绝了,他认为这是一种羞辱,还跑到颍水清洗自己的耳朵,表示不愿意听到这种话。许由淡泊名利,因此被后世奉为隐士之祖。
孟贲是秦国著名勇士,活跃在秦武王(公元前310~公元前307年在位)至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时期。
荆庆的身世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荆庆即成荆,是春秋时代齐国的著名勇士,也有学者认为荆庆即荆轲,就是行刺秦始皇的那位著名刺客。
但是,文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郑同和赵王呢?
先说郑同,除了这次短暂出场,笔者再没有找到关于他的任何记载,他的身世不可考,他的事迹也不可考。
至于赵王,自然是指赵国国君,但具体是哪一位,不得而知。郑同拜见赵王时,说自己之前曾游说过魏昭王,那么这位赵王应该与魏昭王同一时期或者晚于魏昭王,符合此条件的有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赵王迁、赵王嘉,共五代君主。如果郑同所说的荆庆就是荆轲的话,荆轲刺秦发生在公元前227年,那么这个赵王就只能是赵国末代君主赵王嘉了(公元前228年~公元前222年在位)。要符合这个推断,郑同必须是位长寿者,要知道,赵王嘉可比魏昭王晚了好几十年呢。
大家要挠头了,这也太乱太绕了。
是的,这就是战国特色,战国史就是一部令人挠头的混乱历史。
首先是史实的混乱。
因为时代不同了,春秋时代,还勉强可以用仁义礼信之说作为虚饰,而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讲的是利益,以势相争,以谋相夺。
就像郑同见赵王所说,像许由那样的道德完人只能呆在世外,因为现实社会是物欲横流的,只谈道德讲仁义,而没有谋略和兵法,那么伤害就会随之而来,国将不国,民众也不得安宁。
战国崇尚暴力,崇尚诈术,是大乱之世,大争之世。春秋时期打仗,还会宣告天下,我为什么要打你,哪怕是欲加之罪。战国时代,打完你,你都不知道咋回事!
春秋战争一般数万人规模,多则十几万二十余万,可到了战国,特别是战国后期,几万人充其量算是个仪仗队水平,一战死个十数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也不是稀罕事了。
当然,春秋礼仪之兵的背后固然是因为理念,更是因为能力达不到。春秋时代,生产力低下,一场大战后,需要多年发展积累,才能缓过劲来,而战国时代,铁犁牛耕加上垄耕种植技术,催生农业大发展,人口越来越多,需要的土地也越来越多,这就迫使诸侯动辄发动战争。
战国,战国,无国不战,无岁不战!
能力达到了,很多事情就开始做绝了。打了半天就为了让你喊我一声盟主大哥?
呸,我要亡你的国!
做盟主有什么意思?真正的大国不需要一群小弟前呼后拥,而是整个天下都是我的!
再就是史料记载的混乱。
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为统一言论,实施了焚书计划,除了秦国国史以及医药、卜筮、农科之书外,私人收藏的文艺哲学、诸子百家书籍以及六国的史书都在焚毁之列。据学者考证,焚书之时,秦始皇特意在宫中保留了整套诸子百家书籍及六国史料,作为孤本以备查询。然而数年后,秦帝国灭亡,项羽在秦皇宫放了一把大火,燃烧了整整三个月,皇家藏书尽皆焚毁。
诸子百家学说还好,因为民间多有修习者,通过口口相传,还能保存下来。但六国国史就不同了,这属于官方资料,藏于府库,民间没有传承,烧了就是真的没了。
这就是为什么春秋比战国的年代更为久远,历史脉络却更为清晰的原因(时间记载经常精确到月、日)——《春秋经》及“春秋三传”是以儒家经典的方式得以传承下来的。
至于战国史料,都已随着两场大火烟消云散了,我们今日解读战国,所能依靠的主要是《史记》《战国策》,再就是从诸子百家传承下来的只言片语间寻找历史的痕迹了。
《战国策》并非史书,而是一部记述战国时期策士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的纵横家书,其言辞夸大,多有臆造,我们很轻易就会发现其中的很多谬误,甚至连宏观形势的论述都是错的。把它作为史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史记》被称为“信史”,司马迁依托号称汇集天下书籍的家藏,又游历天下广泛汲取资料,才得成书。但即使如此,《史记》的战国部分也明显要比春秋粗疏得多。像苏秦活跃的年代,就有很大争议,至于齐国的年表,更是差错百出。
《史记》中大部分记载是以秦国为主线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司马迁找不到足够多的六国史料做为支持,所以只能以秦国史料做为基调。然而秦国史料有两大特色,一是简陋,“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二是主观性太强,喜好鼓吹己方胜利,淡化己方失败,经常出现某年秦军攻占了甲城,数年后,秦军又攻占甲城的记载,这不是记载重复了,也不是两座城池同名都叫甲城,而是在秦军两次攻城期间,人家反攻收复了失地,秦国史料因为避讳,未予记载的缘故。
司马迁自己都感叹,官修史料太少了,许多空白缺漏的地方,只能借鉴策士之书,或者采信民间书籍与传说了。因此我们读《史记》,经常看到同一事件在不同篇章中的记载大相径庭,这不是司马迁疏忽,而是当时的资料太过混乱,他老人家难以辨析出真相,故而把各种矛盾的资料都收集在一起,以供后人考证,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