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大变局——战国篇》
第2节

作者: 村人老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另外,《竹书纪年》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分战国史料。
  《竹书纪年》是西晋一名叫不准的盗墓贼发掘魏襄王的墓葬,发现的古文竹简,其纪事起于夏代,终于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被学界视为魏国史书。

  《竹书纪年》可谓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其历史价值在古代经史之上。但是,由于出土时竹简散乱,而战国文字在晋代已不能尽识,因此争议很大。且《竹书纪年》在后世历经了多次佚散又被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所以,笔者写战国时,经常会用到“另有一说认为”、“存疑”等字眼,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笔者也不会过于纠结这些细枝末节,而会更侧重地缘、政治、战略等宏观的分析,这才是战国史的精髓所在。
  日期:2022-10-11 20:39:23
  ~~赵氏庶子~~
  赵氏府邸,正堂,宗主赵鞅坐在东首主位,面色凝重,西面客位端坐着的是著名相术大师姑布子卿。
  从晋文公设立三军六卿制以来,晋国诸卿对外征战,对内争权,经过百余年的竞争淘汰,此时只剩下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四家。晋国因此取消了中军编制,传统的“六卿制”为“四卿制”所取代,但是斗争远没有结束,赵鞅已经预感到,新一轮的风暴快要来临了。能否在风暴之中站稳脚跟,保住赵氏的基业,接班人是一大关键,所以他延请姑布子卿,为儿子们相面,指点未来。

  最先进来的赵伯鲁,他是赵鞅的嫡长子,幼儿时就被确立为宗子,这意味着赵鞅去世后,他将接任宗主,执掌赵氏一族。
  姑布子卿看过伯鲁,却不置可否。
  赵鞅似乎觉察出了这位著名相师的深意,轻叹一声,吩咐伯鲁退下,然后一一传唤其余诸子进堂。
  姑布子卿一一观察,却不做评判,直到诸子都离开了,才开口,“请恕在下之言,您的这些儿子中,没有一个可以当将军的。”
  “您说什么?”赵鞅惊叫起来。晋国诸卿皆称将军,儿子们没有一个可以当将军的,那岂不是意味着赵氏将步范氏、中行氏的后尘,在诸卿争斗中出局?赵鞅如坠冰窟,“难道我赵氏一族真的要衰落了吗?”
  姑布子卿沉默良久,忽然道,“在下来的时候,远远看到一名少年,跟随他的都是您府里的人,他也是您的儿子吧?看那少年身形不同于常人,为何方才相面时,没有见到他呢?”

  什么,我是漏掉了谁吗?赵鞅愕然,又细细想了一会儿,对了,无恤!
  赵无恤也是赵鞅之子,但因为相貌丑陋,母亲又是狄人出身,还做过婢女,赵鞅平时都极少正眼看他。这次相面,相的是赵氏接班人,赵无恤这等卑贱庶子,是不会有机会的,所以赵鞅压根就没通知他。  
  但现在,赵鞅就像在黑暗中窥到了一丝光明,赶紧派人传唤赵无恤。
  赵无恤进门,对着姑布子卿施礼。
  姑布子卿还礼,同时上下打量赵无恤,然后对着赵鞅微微颔首。

  赵无恤退下了,姑布子卿兴奋道,“这是真正的将军呀!”
  “啊,真的吗?”赵鞅紧锁的眉头已经舒展,但疑惑犹在,“无恤的母亲地位卑微,他又相貌丑陋,怎么可能显贵呢?”
  “天之所废,虽贵必贱;天之所兴,虽贱必贵。此子的尊贵正应在异相之上。”姑布子卿说道,“正所谓‘奇人必有异相,异相必出奇人’呀!”
  自从这次相面后,赵鞅再看丑儿子,似乎也顺眼了许多。父子俩有了交谈,赵鞅发现丑儿子其实非常聪明好学,而且还有一股子韧劲儿狠劲儿,这一点倒是和自己十分相像。
  “或许真如姑布子卿所说,无恤这小子是奇人异相呢?”赵鞅喃喃道。
  当然了,赵鞅是极度务实的政治家,不会轻率地作出任何决定。商人事鬼敬天,而周人更注重人本,相面之术虚幻缥缈,就像占卜一样,只能作为参考。要选出真正的接班人,必须下一番真功夫。
  赵鞅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考验,尊贵如伯鲁,卑贱如无恤,每个儿子都有参与的机会。

  日期:2022-10-11 21:07:38
  史料详细记载了其中的两则。  
  一则是关于“家训”的考验,实际上是态度、忍耐力的考验。
  家训,即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赵氏是世卿大族,家训尤为严格,赵鞅扩充了训诫之辞,命人写在竹简上,分给儿子们,要求他们认真习读,牢记于心,领悟要旨,遵守奉行。
  儿子们领了竹简,纷纷表态一定恪守训诫。
  三年之后,赵鞅忽然召集儿子们,要考核他们对竹简训诫的领悟。
  这下儿子们都慌了,包括伯鲁。也难怪,刚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用心背诵,写读后感,等着赵鞅提问。可赵鞅却没再提过这个事情,时间一长,儿子们也都不在意了,认为父亲只是一时兴起而已,所以也都荒疏了,有个别的甚至连竹简都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除了赵无恤。

  他不仅从袖子里拿出了早已磨得锃光瓦亮的竹简,倒背如流,说起心得体会更是一套套的。
  位卑而自强不息,做事能持之以恒,无恤是个有恒心的孩子,赵鞅暗暗赞许。
  第二则是关于“宝符”的考验,实际上是眼光、抱负的考验。
  所谓宝符,就是宝贝的意思。“我将一个宝符藏在了恒山之中,你们去寻找吧,谁最先找到,我将重重赏他。”赵鞅对儿子们说道。
  儿子们一听,争先恐后驾车赶往恒山。
  恒山,就是今天的大茂山,在河北省阜平县西北。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为了避讳,恒山被改名为常山。汉宣帝时期,以中原为中心诏封五岳,恒山在中原之北,被尊为北岳。到了明清时期,北京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如此一来,恒山就尴尬了——北京比它这个北岳的位置还靠北。这也太说不过去了,于是朝廷取消了恒山的北岳资格,而将山西省浑源县境内的玄武山指定为新的北岳。但是,千余年来的惯性是强大的,北岳恒山,听着多顺溜,现在叫北岳玄武山,太拗口了,所以朝廷里的聪明人一琢磨,玄武山改名恒山,原恒山改名为大茂山。得了,恒山还是北岳,却不再是那个恒山了。

  言归正传。
  恒山主峰绵延六十里,在这么大一座山里藏件东西,哪里容易找得到?所以,赵鞅的儿子们忙活了大半天,最后都垂头丧气,空手而归。
  也有个别聪明的,在山上踅摸了几块半透明的石头,折了几枝奇花异草,扭扭捏捏献了上去。
  赵鞅摇头,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儿臣找到了父亲所说的宝符。”赵无恤回来了。
  “拿出来看看。”
  “恒山就是宝符!”赵无恤说道,“凭借恒山之险峻攻打代国,代国即可归我赵氏所有。”
  代国是商人的同姓之国,在今山西大同与河北蔚县一代,西南与赵氏封邑接壤,东方与燕国毗邻,南方是中山国领土。吞并了代国,赵氏远可以向东方扩展,近可以和南部的重镇邯郸配合,夹攻中山国,其战略意义非凡。另外,代国的骏马品质绝群,和胡犬、昆山之玉并列为北方三宝,赵氏占领代国,就能用代马武装车骑,提升军事力量,还有,吃苦耐劳的骡子也是代人所培育的。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宝符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