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壡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就这么随口1说,会引起王翠翘这么大反应,心中刚泛出不快,但是很快,他便明白了王翠翘的用心之处。
还是自己不注意啊,尤其是礼仪方面,还是要时刻注意啊。
想到这,朱载壡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到王翠翘面前,先是低头看着,而后微叹了口气,弯下腰,亲自将其扶起,“这是孤的错,你…确实是个贤内助。”
“殿下…”
低着头的王翠翘,听到这话,瞬间脸红,就连脖颈处也有几处嫣红浮现,这个贤内助1词,不由得她不多想。
正当气氛逐渐趋向于暧昧之时。
1道尖细的声音从帷幕之外传来,那是文华殿管事牌子的声音,“殿下,原大同千户——马芳到了。”
“让他进来吧。”
朱载壡坐回了座位,端起了小米粥,而王翠翘更是低着头退到1边。
“诺——”
管事牌子应诺了声。
片刻后,1道沉重的脚步声传来。
朱载壡扭头看向脚步声的方向,心中稍带着期待之情。
那可是马芳啊,1个堪比卫青的存在,相似的出身,相似的成就。
帷幕被掀开,走进了1个中年壮汉。
这壮汉身穿1件青色公服,胸口处1块正方形的补子上,绣着1只活灵活现的熊罴。
这熊罴正是武将正5品的象征。
而那壮汉的体型,长得也很像他胸口的绣的那只熊罴。
虎背熊腰,1张古铜色的面孔,有多处皲裂,想来应该是被北方风沙常年吹袭的缘故,但却为其添了几分刚毅。
只见那壮汉1见到朱载壡,当即单膝跪下,嘴巴1张1合间,如敲钟般的声音便传入朱载壡耳中。
“末将马芳,见过殿下。”
朱载壡轻点了下头,而后道,“嗯,马将军啊,吃了没?”
听到这话的马芳呼吸顿时1滞,抬头望了眼眼前的太子。
吃了没,吃了没。
太子的这句话1直在他脑海中徘徊着。
这居然会是太子与自己,见面后开口的第1句话。
他在脑海中反复想了无数遍,但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过,当今太子召见自己,居然会说这句话。
“回殿下的话。”
不知为何,马芳刻意压低了自己的嗓门,“昨晚上殿下您赏的那碗参汤,还在末将肚子里热乎着的呢。”
“噢?”
朱载壡听懂了马芳的话,“那就是没吃呗,来,搬个墩子来,再端碗小米粥上来。”
“诺——”
1旁的王翠翘行了个万福礼,便去安排了。
等到滚热的小米粥被端上来之后。
马芳也不客气,先是朝着太子跪拜行了个礼,而后也不坐下,就站着端起1大碗小米粥。
没多久,1碗便已下肚。
1旁的王翠翘被他这1行为,逗得1乐,好容易才憋住笑意,但是嘴角已经上扬。
“马将军吃的还…挺香啊。”
朱载壡也有些诧异地望着马芳。
“回殿下。”
马芳顺手摸了下嘴巴,嘿嘿1笑,露出些许憨厚,“是殿下的小米粥香,末将喝起来,有1股子清香味。”
朱载壡伸手指了指那空碗,“那是上好人参汤熬出来的,自然是清香。”
“嘶——”
马芳看着自己手上空荡荡的青瓷碗,又摸了摸肚子,“乖乖,末将这1碗,怕不是吃了兵将1个月的口粮啊。”
“边军将士苦寒,确实是要增饷的。”
马芳的这番吐槽,却让朱载壡看到了另1个大明朝存在的问题,军人待遇过低。
不过,这个问题涉及到的面太多,太杂,根本短时间动不了。
收回思绪的朱载壡,开启了下1个话题。
他望向马芳,“马将军虽在边关,但是孤1直能听说你的威名。”
“殿下您谬赞了。”
马芳的脸上倒是没有多少自傲的意味,这让朱载壡暗自点头。
嗯,为将没有骄,是好事。
“听说你从嘉靖十6年回到我大明,战功不断,从队长,升到总旗,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
马芳身世十分悲惨,幼年时被南下打草谷的鞑子们给抢走了,作了个骑奴,而后又逃了出来。
“知已知彼而已,末将不敢夸耀什么。”
马芳拱手回道,“那全凭是末将在蒙古生活多年,熟知鞑虏骑兵的作战特点,所以大大小小的仗,总能占点鞑子的便宜。”
“你倒也谦虚,也挺会总结啊!”
朱载壡脸上泛起笑意,“但是听说,你之后多次出塞,虽也多有斩获,但是近9年的时候才升到副千户,今年更是才升了千户?”
说完这话的朱载壡,便望向马芳,观察着他脸色的变化,看看他是否有不满之色。
“回殿下的话,那是老将军1直在磨末将呢,他认为过去的末将,勇归勇,但是多1分傲气。”
“但是现在孤看不到你身上的傲啊?”
朱载壡自然明白马芳所说的老将军是谁,正是7十多岁了,还要上马为国效力的周尚文。
“全赖老将军之力。”
马芳的声音已经有了几分颤抖,看来这老将军与马芳之间的情感不浅啊。
“周老将军确实是好样的。”
朱载壡也是颇有感触的点了点头。
铁血军人,都是值得敬重的,不管他们几岁。
!
“对了,马将军啊。”
朱载壡话风1转,语气中带着些许捉摸不透的意思,“听说你之所以有如此战功,还是因为手下有些家丁帮衬着??”
这家丁,在大明1朝,可谓异类,同时在朱载壡看来,也是颗毒瘤。
家丁,不是后世所理解的仆人1词,它在大明后期,反而是军队中坚力量的代表。
这些家丁不是国家的,而是冠以所属武将的姓氏,直接隶属于武将本人,是武将的私兵,就连粮饷也是由武将自己出的。
所以又称亲丁。
而之所以,朱载壡认为它是颗毒瘤,就在于家丁的兴起,是以破坏卫所和军屯制度为前提的。
1旦武将想要蓄养家丁,便需要支付钱粮。
而钱粮从哪来。
武将们,便利用手中权力,开始大4扩充自己的私田。
田从哪来,军屯!
这让大明的卫所加速崩坏。
而卫所的崩解,说明国家常备军的瓦解,又让朝廷不得不更加依靠家丁。
这样的恶性循环,若是不去解决,这将成为朱载壡心中的1根刺。
“孤且问你可有此事啊!”
朱载壡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问的内容还是1样。
但是此刻太子的语气已经加重,殿内的气氛发生微妙的变化。
1听到这话,马芳背上已经有冷汗渗出。
这家丁,虽说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默许了1些边将的这种行为,但是这毕竟是私兵啊,不能摆在明面上来讲。
但是这些私兵实力又十分强悍。
当年大同兵变的时候,巡抚,总兵全部遇害,就是靠梁震的5百精锐家丁来弹压兵乱的。
这让那时候的朝廷,尤其是朝中的文官产生了1种荒诞的结论。
那就是作为将军私兵的家丁可靠性强,而作为国家正规兵的卫所兵不可靠。
这样的结论,直接助长了边将蓄养家丁风气,也影响了后期整个大明的军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