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权的大小在不同朝代有所不同。相比于明朝,宋朝的皇权并没有那么大,有时候皇上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为了防止自己的部下也像自己一样发动兵变夺取皇位,赵匡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削弱武将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了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并给他们丰厚的赏赐,让他们担任地方节度使,这样就避免了他们对皇权的威胁。此外,赵匡胤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如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职务,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削弱门阀士族的势力等。在宋朝,皇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宋朝的官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们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发言权,有时候甚至可以反对皇帝的决策。比如,宋仁宗时期,范仲淹等人发起了“庆历新政”,主张改革弊政,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宋仁宗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犹豫不决,最后改革失败。在宋朝,文人的地位很高,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对皇权提出批评和建议。比如,苏轼就曾经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谪。
相比之下,明朝的皇权要大得多。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是一个乞丐出身,他通过多年的征战,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如废除丞相制度,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员和百姓的监控等。朱元璋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打击贪污腐败,如颁布《大明律》、《大诰》等法律法规,严惩贪污腐败行为等。在明朝,皇权高度集中,皇帝可以随意任命官员,甚至可以诛杀大臣。比如,朱元璋就曾经因为功臣蓝玉谋反,牵连诛杀了一万五千多人。
总的来说,宋朝的皇权并没有明朝那么大,有些事,皇上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这是因为宋朝的政治制度更加健全,官员的权力更大,文人的地位更高,而明朝的皇权高度集中,皇帝可以随意任命官员,甚至可以诛杀大臣。所以,宋朝的皇上总是会培植一两个股肱之臣。否则,真的会成为孤家寡人,啥事也做不成,还会被活活气死。
那么,由谁来顶替童贯的枢密使掌控朝廷军队调令?由谁来顶替高俅的殿前司太尉掌管禁军?于是,赵佶德派人传召宿元景商议,这是他的习惯。不和宿元景商量,他觉得不踏实。于是,宿元景急匆匆来了。
赵佶问道:“现在枢密使、殿前司太尉空缺,太尉以为何人可胜任?”
宿元景道:“老臣以为,授武胜军承宣使吴用可授枢密使。”
赵佶惊道:“武胜军承宣使吴用不是梁山旧将吗?怎可任?”
宿元景道:“皇上问老臣,何人可胜任枢密使一职?老臣只知道武胜军承宣使吴用可胜任。至于他是否为梁山旧将,不在老臣考虑范围。”
赵佶问道:“假若吴用仍想反叛?怎么办?”
宿元景道:“老臣以身家性命担保吴用不想反叛。”
赵佶问道:“太尉何以如此自信?”
宿元景道:“当年梁山势盛之时,吴用拥有一百单八将,尚主导招安,现今梁山旧部十不存一,焉有反叛之理?”
赵佶道:“太尉言之有理。但需想个法子,予以牵制为好。”
宿元景道:“今后枢密院调兵,当再加盖玉玺,方可制约。”
赵佶笑道:“如此甚好。殿前司太尉谁可为之?”
宿元景道:“梁师成可兼任。”
赵佶道:“梁师成是已为校检太尉、河东节度使,不妥。不过,他身为太监,无甚野心,河东节度使可选派可靠之人担任。殿前司太尉暂由梁师成兼任。但还得寻一个无野心的武将协助他管理禁军才好。”
宿元景道:“无野心的武将,我倒是有一个人选,只怕陛下不会同意。”
赵佶笑道:“太尉实诚之人,你所举荐朕何曾不依?”
宿元景道:“此人也为梁山旧部,性格耿直,也是个浑人,野心倒是真的全无。”
赵佶笑道:“你说的可是黑旋风李逵?”
宿元景笑道:“陛下圣明,正是此人。”
赵佶笑道:“若是此人,倒可试用。”
宿元景道:“陛下,还得准备廷议。这次人员调动估计反对之声不会小。”
赵佶笑道:“今非昔比,蔡京、童贯一去,我只问计于太尉。”
宿元景道:“谢陛下隆恩!”
于是,召开朝会,廷议枢密使、殿前司太尉及河东节度使等职人选。听暗探汇报,这番人事方案放之廷议,反对如潮。但蔡京、童贯、高俅一倒,朝中大臣们再次聚集在一起,他们心中都十分清楚,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陛下的决定了。虽然有些人仍然试图反对,但他们也只是在走一个形式而已。在这个过程中,右相兼侍卫司太尉宿元景站了出来,他以理据争,支持陛下的主意。他的言辞恳切而有力,让人们不禁为之动容。陛下的决心已定,只要和宿元景商议,谁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对的声音逐渐减弱。大臣们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反对只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已经结束了。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开始思考如何应对未来的局面。他们也明白,他们的反对并不能改变什么。所以,只能默默地叹了口气,他们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而接下来的事情,就只能交给时间来解决了。
于是,圣旨即日传至武胜军、河东节度使司和润州都指挥使司:武胜军承宣使吴用授枢密使,校检太尉、河东节度使梁师成授殿前司殿前都指挥使,润州都指挥使李逵授殿前司殿前副都指挥使......即日启程,各履新职。
我李铁牛竟然莫名其妙地成了殿前司副殿帅,还监管八十万禁军,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把我李铁牛惊得头脑发懵,还以为自己是在白日做梦。我连忙叫身边的侍卫掐掐我的胳膊,感觉到一阵痛感,这才判断这一切都是真的。
圣旨上要求即日启程,但必要的人还是要带的。首先,亲兵卫队是一定要带的,他们是我最忠实的护卫,能够保证我的安全。其次,我还要带上用顺了的那几个办事麻利的梁山军校,他们能够帮助我处理各种事务,让我的工作更加顺利。最后,我还要带上一些其他的手下,我可不想到了殿前司,连个买早餐的手下也没有。
说到朝廷人事调整,铁牛想说说宋朝的官员体系。
宋朝建立之初,开始设置文武分权的国家机构,统一由皇帝负责,皇帝下设“二府”:枢密院、政事堂。其中枢密院掌管军务,政事堂掌管政务。这样文武分离,互成牵制之势,各司其职,既减少了某些位居高位的臣子专权,又可及时了解军政事务,还能削弱相权。并设置三司(度支、户部、盐铁),将国家财政大权从相权中划分出来。三司的长官称三司使。这就有了宋初“二府三司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