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启示录》
第11节

作者: 叶雄yexio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孩别插嘴!”嫂夫人瞪了儿子一眼,训斥道。
  陈一钊笑着捏了一下孩子脸蛋。
  李群也笑嘻嘻的,说:“儿子像我!”
  他帮陈一钊满上酒,自己也满上酒,俩人又干了。
  若干年后,陈一钊向李群再提起10万人才下海南这件事时,李群戏谑道:“10万人才对海南的最大贡献是使海南本地人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陈一钊认为他的观点失之偏颇,但毕竟是他一家之言,一笑了之
  日期:2011-11-09 10:58:29
  (五)

  海口人与广州人一样,很喜欢吃早茶。不过这几年广州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没太多时间泡茶楼了,平常日子里,吃早茶的都是老年人居多,有看衰迹象。海口人则不同,他们的生活节奏仍是缓慢的,生活方式仍是休闲的,因此,早茶时间,大小茶楼酒馆几乎爆满。如遇节假日,还要早早去抢占桌位,才能吃上一顿舒服的早茶,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

  老水几乎天天吃早茶。昨晚玩到深夜,起床晚了点,出门已9点多钟。他想约一下黄大哥。前几天介绍朋友去查账,他已经打电话给朋友,了解到了很多情况。销毁账目、重新做账这事还真不好弄,他要探听黄大哥下一步的打算(顺便让黄大哥买单)。于是他拨通黄大哥的电话:“老友,吃早茶不?”
  “吃过早餐了,我正忙呢。唉,那些账目搞得我焦头烂额!”黄大哥在电话那头说道。
  “你真没经验,这事最好面谈。”
  “那好,地点由你定,我一会儿过去。”
  “香江德福吧,那里停车位多,停车方便些。”

  “好吧。”
  香江德福酒楼位于滨海大道旁,背倚金贸区,毗邻万绿园。这是一幢三层大楼,装修豪华,掩映于路边的椰子树当中,看起来很高贵。酒楼由香港名厨主理,主营潮州菜。不过,黄大哥还是喜欢吃这里下午的自助餐,菜式多,味道好,又不贵。他妻子张海花经常带两个小孩来吃。
  半个小时后,黄大哥就到了。
  “你现在还在检察院的视线范围里,就这么大大咧咧,难道不怕被监听吗?”老水严肃地说道。
  “没那么恐怖吧!”黄大哥毕竟是第一次跟司法部门打交道。
  而在老水眼里,专政机关是无孔不入的,他接过黄大哥的话头:“我也不希望你被监听,但防患于未然,还是很有必要的。”真是体贴入微。
  黄大哥连忙拱手:“多谢老兄提醒!”
  “朋友嘛,客气什么,来,吃点东西。”

  黄大哥喝了一口茶,吃了一块羊肉:“说正题吧。老兄,你知道的,为了减免些税费,几年来我在公司做了很多假账,现在有些账目连财务都说不清楚了。你朋友又不了解公司情况,哪笔帐无关紧要,哪笔帐对我跟老板不利,他心中没底。这些都要我一一核对,工作量极大,我都快晕了。”
  “要不,我朋友撤回来,你跟你公司会计再自行处理?”老水试探黄大哥。
  “那不行!其实我跟我老板的账目往来,连公司会计也不是很清楚,我省不了多少工夫。而你朋友毕竟是审计出身,查起帐来更容易发现漏洞。目前最麻烦的是会计凭证。我跟我老板,特别是我老板,他涉及的账面金额很大,要把这些帐销毁,重新做账,需要诸如发票等大量原始会计凭证,短时间内怎么弄呢?”黄大哥说。
  “发票可以买。只要肯出钱,多大面额的都有,而且还不是假发票。不过说实话,数目如果太大,要想把帐做圆,蒙蔽过关,很难。”老水想不到黄大哥老板插足公司业务那么深。
  黄大哥有点束手无策了。
  黄大哥老板老水是惹不起的,见赚不到什么便宜,老水也打起了退堂鼓:“这样,我朋友还是撤回来,账本别动了。”但他又心有不甘,顿时一个馊主意冒出来,“你去外头躲一段时间吧,静观其变,看他们高层如何博弈。出不出事就看你的造化了。”

  这一番话把黄大哥的心情说到了亚马逊森林,阴森森的。
  吃完早茶,黄大哥回到公司。按照老水的意思,他跟审计局那位朋友说,账本不用改动了。随后,他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半躺着,双脚搭在班台上,想着老水“去外头躲一段时间”这句话,思考着应该躲去哪?怎样躲?
  老水这主意出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难!当然,最好的目的地是国外,去旅旅游,散散心。可是,签证没那么快办下来。躲在国内吧,哪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呢?一张通缉令,见到丨警丨察你都哆嗦、冒冷汗。还有老婆,孩子,整个家,自己怎么放得下?况且,自己的现金资产都拿来买股票了,正深套着,如何处理?
  唉,罢了,哪都不去了,听天由命吧!
  这么想,黄大哥的心情反倒好了许多。他打通老水的电话,把这个决定告诉老水。然后,约上朋友,打麻将去了。
  其实这是老水的调虎离山计。他的如意算盘是,把黄大哥调开,这样黄大哥处理财务方面的事情就极有可能通过他来办理,他便有机可乘(可见老水是多么阴险)。幸亏黄大哥善于思考,无形中把老水这“调虎离山计”化解了。

  接黄大哥电话的时候,老水已经回到家里。接完电话,他有点失落,便躺在客厅沙发上闭目养神。
  不久,妻子吴燕下班回来了,她在市人民医院儿科工作。
  吴燕、老水与黄大哥一起都是大学同学,说起来,黄大哥还是他俩的媒人呢。
  老水家庭出身并不好,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父亲在自来水厂,母亲在毛巾厂。而吴燕却是金枝玉叶,父亲是税务局局长,母亲是规划局干部。在当今,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必定追求者众多,这些追求者若去巴黎街头游行示威,其规模估计能惊动电视台。但是,在那个年代,在那个不太功利的很朴实的年代,追求者便如供电线路故障,有时有电,有时没电——因为吴燕长得丑!

  老水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早早地奉行了功利主义。他潜心研究过诸葛亮。诸葛亮父母早亡,在叔叔诸葛玄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后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由山东沂南移居到湖北隆中,隐居在乡间耕种。他虽有满腔抱负,却苦无人脉,无法进入政治上层。恰巧他的老师黄承彦有一女(黄月英),想许配给他。他知道,要在荆州安身立命,出人头地,就得有个依靠。黄老先生既然有意,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诸葛亮二话没说,就应承下了这门亲事。其女奇丑,诸葛亮也不作计较。

  黄承彦何许人也?《三国演义》对黄承彦没有交待。其实黄承彦多年在朝为官,人品学识朝野闻名。后来辞官回到家乡荆州。当时,荆州一带是豪族集中的地方,有名的大族有庞、黄、蔡、马等。荆州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刘表,就是依靠蔡、马等大家族在荆州才站稳脚跟的。黄承彦的妻子和刘表的夫人是姊妹关系,黄承彦和刘表就是我们常说的“连襟”。而黄月英的姐姐嫁给了庞家,就是号称“凤雏”的庞统的家族。黄承彦又是蔡瑁的妹夫(曹操中了反间计杀掉的那个蔡瑁)。

  可以说,诸葛亮通过联姻,与荆州这些大家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甚至与荆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刘表也攀上了亲戚。他们之间往来密切,加上“吹捧”与“互相吹捧”,使诸葛亮在荆州地区名声远播,这就彻底改变了农民和外来户的身份,成为荆州的名士。有了这些关系,再加上本身的聪明才智,诸葛亮想不出名都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