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启示录》
第10节

作者: 叶雄yexio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群重新上了一瓶酒,满上,然后对陈一钊说:“来,一钊,干。我们继续讨论刚才的话题。我认为,我们国家应该对遗产课以重税。”
  见李群兴致这么高,陈一钊说道:“其实,许多发达国家都对遗产征过重税,有些税率高达50%~70%。可是,这样一来人们就不那么拼老命去创造社会财富了,而且还助长了人们‘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费风气。这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基于此,近年来这些国家又纷纷取消遗产税。例如美国2001年就通过法案决定2010年前逐步取消遗产税。这很耐人寻味。”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社会要发展就要让人们拼命去创造财富,而要让人们拼命地创造财富,就要允许人们把财富传承给后代。问题是,如果把财富传承给后代,又会出现社会不公平。这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类的理性该如何处理这对矛盾呢?从美国的例子可以看出,人们宁愿制造社会不公平,也不宁愿让社会停滞不前。人们所要做的,只是在社会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尽量公平而已。”

  李群又激动起来:“最过分的是,在我们国家,富人们不仅拼命把钱财留给子女,他们还要拼命地为子女谋工作,谋官位。这样,穷人家的孩子即使很优秀,在竞争中也会处于劣势,丧失掉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及岗位,以至于无奈地发出哀叹,好文凭不如好父母!于是我们看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饱学之士穷困不得志,同时又有许许多多花花公子整天吃喝玩乐,游戏人间。这,难道有利于社会发展吗?”

  陈一钊:“这的确不利于社会发展。在制约父母为子女谋工作、谋官位方面,发达国家做得比我们国家好。在我们国家,由于长辈的介入,当官、当教授者不一定优秀,有钱者也不一定优秀,其所体现的并不是优胜劣汰的原则,在这方面是鱼龙混杂的。”
  李群义愤填膺:“确实鱼龙混杂。然而,人们是怎么看待那些‘鱼’的呢?那些‘鱼’又是怎么想的呢?在体育比赛中,倘若发现了这些滥竽充数的‘鱼’,顿时就会遭到观众的嘘声,这些‘鱼’也会灰溜溜地无地自容。可要命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些‘鱼’却极尽巴结之能事,这些‘鱼’也就跟着飘飘然起来。于是经常看到,他们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在单位里目空一切;在校园中趾高气扬。这种情况发生在高度文明的21世纪,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陈一钊:“这正是我们社会不够成熟的地方,可又怎么办呢?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我还是一句话,一个人,要学会在被动的环境下,特别是在不公平的环境下生存!”
  他忽然想起了昨晚在《动物世界》里看到的白蚁苦苦挣扎的那一幕。造物主既然创造了白蚁这个物种,为什么不好好呵护它,反而还要再创造出猫鼬、豺、巨蜥、北非鸽、土豚、土狼、穿山甲、人类等物种来折磨它、摧残它呢?可见老天爷从来就没有做过公平的事情,他从来就没有怜悯过生灵!
  相比之下,老天爷对人类还算比较眷顾了。
  他对李群说:“其实,如果细心观察这个世界,是很有趣的。先看太阳系。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每一颗星都有自己固定的轨道。其中太阳独大,其它星都围绕着太阳转,都在恪守自己的‘本分’。这种安排产生的效果是,等级之间不发生冲突,一片祥和。再看生物界,产生了食物链。狼吃狐狸,狐狸吃野兔,野兔吃青草。这种安排产生的效果是,等级之间不祥和了,发生了冲突。可是虽然发生了冲突,但等级次第并未颠倒。高等级的动物永远在上,‘剥削’、‘压迫’着低等级动物。狼永远吃狐狸,而狐狸永远吃不了狼。同样,狐狸永远吃野兔,而野兔永远吃不了狐狸。到了人类社会,则打破所有的安排,不仅等级之间发生了冲突,等级次第更可随时颠倒。今天‘狐狸’强大,可以吃‘野兔’,明天‘野兔’强大了,也可以吃‘狐狸’。这是最不祥和,最矛盾重重的一种局面。几千年前,儒家老祖宗孔老夫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提出了‘礼’,要求人人都恪守自己的本分,各自在固有的轨道上运行,就像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那样,等级之间不发生冲突,次第也不要随时颠倒,这样世界便一派祥和了。孔老夫子的思想有一定道理,但他肯定想不到,这样的局面祥和是祥和了,却死气沉沉。所以我还是喜欢现实中的人类社会,虽不祥和,虽矛盾重重,但活力四射,生机勃勃。青草可以变成野兔,野兔可以变成狐狸,狐狸可以变成狼。不管是水星、金星,还是地球、火星,只要你努力,都可以成为太阳,让别人围着你转。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要紧,只要你努力,都可以从金字塔的底部爬到顶部,都可以把那些富家子弟甩在身后。”

  李群叹了一口气:“唉,话虽这么说,可是要从金字塔的底部爬到顶部,真累啊!”
  陈一钊:“恰恰人类社会的魅力就在于此。每一个人都要拼命往金字塔的顶部爬,这样社会才能发展进步。累也要爬,这是上天要求人这么做的!”
  李群沉默不语(安排这段对话,是为了凸显陈一钊的价值观,同时也强调小说的思想性。稍嫌冗长,请同志们多包涵)。
  这时候嫂夫人插话:“你们两个大男人不要谈论那么沉重的话题了,还是说说海南的事情吧。老公,你好像在海南擦过皮鞋呢。”她朝陈一钊笑笑,“一钊,你擦过皮鞋吗?”
  “擦过一段时间。别小看擦皮鞋,那可是技术活。胡乱擦容易,要把它擦得铮亮就难了。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平时连皮鞋都很少穿,哪弄过这玩意儿。一开始客人不知道底细,还有生意做。慢慢地,生意越来越淡,几乎没有回头客,只有宣布破产。”

  听到“破产”二字,嫂夫人抿嘴一笑。她给儿子倒上一杯西瓜汁,又问:“总得找点事做,维持生活吧?”
  “晚上去守建筑工地。老板给蚊帐、被子,还搭竹棚让我们挡风遮雨,比睡天桥美多了,最主要是有工资领。白天就倒买倒卖红砖。先到砖厂联系好红砖,谈好价格,哪家工地需要,就拉给他,赚取差价。”
  “你挺有生意头脑的嘛,老李跟没跟你做?”嫂夫人看了她丈夫一眼。
  陈一钊回答:“做了几单就不做了,太辛苦了,天天头顶烈日。这里要说明一下,海南的烈日是无法想象的,晒得你发痛,晚上你的皮就脱了。而且,还要骑自行车沿着碎砖铺成的小路深入砖厂,颠簸得要命……”
  李群抢过陈一钊的话茬儿:“如果当时有老婆在,我就不怕颠簸,越颠还越爽呢!”
  嫂夫人羞臊地猛捶李群的肩膀。
  “后来呢?”她接着问陈一钊。

  “后来我也不做了。那活不是人干的,砖厂老板比你还聪明,他熟悉市场行情,随时调价,刚好只让你赚跑腿钱,混饭吃可以,想发财,难!”
  “再后来呢?”嫂夫人似乎对陈一钊的讲述很感兴趣。
  “做的东西多了,帮人家放录像、到农村收购牛皮、摆地摊……,还跟李群兄跑起了中介。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大街小巷,挨家挨户问有没有房子租,登记好,然后把广告贴出去……。”陈一钊朝李群笑笑,“现在还有很多人干这行当呢,我们算这行当的鼻祖了。”
  “再后来呢?”嫂夫人紧追不舍。
  李群又抢过话茬儿:“再后来老公我撑不下去,当逃兵,回来了。一钊老弟却把青春献给了宝岛。再后来……再后来我就抱你进洞房了。”他做出抱美女状。
  嫂夫人又把拳头举起来,正要落下,李群躲开了。
  “妈妈,洞房是什么,好玩吗?”李群儿子一脸天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