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心路,盛唐明镜:一代女皇亦凡人》
第3节作者:
实梦zs 对武则天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则天并非女皇的名,而是她死后的谥号,女皇死后她的儿子李显假借她的名义去了帝位,以皇后礼仪安葬乾陵,被谥为则天顺圣皇后,因此,近代(基本上是建国后)人们才用武则天这个名字代替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
古代女子的名字只有娘家和夫家可以知道,或者在闺阁中使用,一般不流传于外,因此,很多著名的女子只留下姓氏或者封号,而没有留下的名字,这是历史条件造成的。
武则天在十四岁进宫后,被太宗宠幸后,赐号媚,因此电视剧里面称她为武媚娘,而“武媚娘”这个名字,其实是流传于唐初的一首民谣的名字,如蒙曼所说,就想十几年前流行的歌曲《小芳》一样。
武则天在成为太后,有意发动武周革命的时期,给自己起了名字,叫明空,后来更造了十几个汉字,其中一个“曌”字,就成为自己的名字。武则天造的这十几个汉字,除了“曌”字太有名了,流传至今,其他字都没有流传下来。
以上分析了武则天被赐的名字、自取的名字和死后的谥号,却没有她生下来时她父母给她取的名字,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根据现代历史考证学者的考证,武则天本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约”字,见于台湾学者雷家骥先生的《武则天传》,另一种说法是“华”字,两种说法的理论依据都是在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即成为皇后到死之前)朝中有位官员的名字和一个地方的名字因为避讳武则天而改名。
但是,这两种说法,其实很可能不是避讳武则天的名讳,而是避讳武则天父亲和祖父的名讳。武则天祖父武华,因此按照中国人习惯,武则天不能起名为“华”,而武则天父亲名信,字士彟,一般称武士彟,“彟”字似乎是应该读“huo”的音,但是据历史学家考证,这个字在当时读“yue”,我现在在字典里面也查到该字有这两个音,因此,据《旧唐书》所说,“约”字的避讳是避武后之父名音,应该是可信的。
绕了一圈,发现好不容易考证出来可能是武则天原名的两个字都不成立,而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虽然有点文化,但是到底是粗人,在武则天小时候,也不像原百代书中所说就有袁天罡的预言,因此不一定对武则天十分看重,所以,可能根本没有给武则天起名,也或者按雷家骥学者的考证,如武则天成为太后后下的诏书一样,是叫“明空”,但是我觉得这些推断基本上证据不足,不能采信。
最后,我很无奈的得出结论,我还是不知道武则天小时候到底叫什么,或者,她父亲曾经给她取过名字,但没有流传下来,或者,她小时候根本没有名字,到底情况如何,只有根绝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来确定了。
因此,在本文中,我称进宫被赐号前的武则天为武二囡,这不过是一个称呼,不代表她的名字。
日期:2011-10-02 21:20:26
第一部艰难岁月
第一卷 伶仃母女
第一章 荆州父丧
大唐贞观九年五月。
荆州大都督武士彟的府邸一片白茫茫的,白的让人感觉到肃穆,白的让人感觉到哀悼,白的让人在盛夏觉得心头发凉。府邸门前白色的招魂幡随着夏日的微风在轻轻的飘动。
武士彟府邸的正厅内,一具黑漆暗红连云兽纹楠木棺椁正停放在堂前,棺椁上的黑漆有一尺来厚,更显出厚重和哀穆的气氛。
除此之外,室内到处都是白色,凡用彩色布料的地方,都给换上了白麻布,府中穿梭的人们,也个个穿上了麻衣。仆人们行走都静悄悄的,唯恐惊动了悲恸的主母一家孤女寡母。
五日前,应国公武士彟因病去世于府中,享年五十九岁。他的续弦妻子杨氏立刻让武士彟的属下向大唐天子上报了丈夫的死讯,并派了家仆向在长安为官的丈夫发妻所生的两个儿子元庆和元爽报丧。算算日子,朝廷的人和两个儿子也应该到了。
武士彟的尸体已经大殓。杨氏坐在堂上,对着那黑漆棺椁,哀哀的哭着。虽然她不是一个软弱的女人,虽然,丈夫过世并非突然的事,但是,她还是哀伤不已。
在女子要依靠男子的时代,丈夫就是女人的天。丈夫死了,自己却没有亲生儿子,作为寡妇没有儿子依靠,杨氏本来想如自己出嫁之前那样再次皈依佛门一心念佛,无奈膝下却有三个年幼的女儿需要自己照顾。杨氏想到这里,只觉得愁肠百结,由不得眼泪簌簌的落下。
杨氏娘家是门第显赫的弘农杨氏,父亲是隋朝观王杨雄的弟弟杨达,本来因为门第太高,而她又不爱女红只爱诗书,因家人的影响崇尚佛理,因此一直没有出嫁,只在家孝顺父母。等到四十六岁之时,因为堂嫂桂阳公主——先皇高祖皇帝李渊的女儿——向先皇推荐,由高祖皇帝赐婚,她才嫁给了比自己大两岁的丧妻的从龙功臣应国公武士彟。
相比杨氏的门第,武士彟的门第并不显赫,虽然他和发妻相里氏有两个儿子,可是和继室杨氏成婚后他十分希望能生出身份高贵的儿子,有一个传承着杨氏高贵血统和武氏精明品性的儿子继承家业是他长久以来的希望。
可惜,造化弄人,杨氏虽然在四十七岁的高龄后连生三胎,却全是女儿。到了此时,二人皆是五十多岁的年龄,再难有子,也就绝了希望。杨氏不禁在心中暗暗羡慕武士彟的死去的发妻相里氏,她一连生了四个儿子,虽然有两个因病夭折,但是还有两个儿子健康的活着。也许,老天赐给武士彟的儿子本有定数,让相里氏都给生了,于是,就没有自己的份了。
十二年的夫妻生活,杨氏和丈夫一直相敬如宾感情融洽,可是不想一日丈夫抛下三个尚未出嫁的女儿给自己,就魂归太虚。夫死从子,而这子并非自己亲生,将来的日子该怎么过?虽说娘家尚是望族,可是自己如何忍心抛下稚女重新回归娘家让人笑话?
杨氏想到这里,不由哭的更加哀伤了……
日期:2011-10-02 21:23:02
白色的帷幕之后,杨氏的三个女儿正抱在一起,轻轻的哭泣着。奶娘在一旁抚慰着她们,并且教她们丧礼的礼仪。
年仅十一岁(虚岁)的武二囡的脸上,尤自挂着泪痕。最粗糙的没有缝边的麻衣穿在身上,磨的她那细嫩的皮肤很不舒服,因为里面套了件小衣,在这大热天里更加觉得闷热,不觉汗如雨下。可是,不穿这样粗糙简陋的衣服,是无法表示对父亲的孝敬的。
(注:因为经过考证,还是没有得出或确定武则天当时的名字,因此用二囡这个小名来称呼她,直到她进宫为止。)
多年来,父亲一直把母亲和她们三姐妹带在身边,二囡虽然出生在长安父亲的府邸,但是后来父亲赴蜀中利州任职,也将母亲和二囡三姐妹带在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过的好不快慰。
父亲一直很宠爱二囡,对二囡疼爱有加。父亲很想和母亲要一个男孩子,可惜,一直未能如愿,于是把三姐妹中最好动的二囡当男孩子养,让二囡随意游玩于蜀中的青山绿水之间。
蜀中自古是天府之国,近年来又没有受到南北朝和隋唐战乱的侵袭,仍是一方净土,人间仙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