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心路,盛唐明镜:一代女皇亦凡人》
第2节

作者: 实梦zs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翻查这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不仅乏味又毫无情景可言。真正想还原当年的情景,需要像高明法医复原马王堆女尸面容一样,以骨骼脉络为依据,适当根据情况加些可行的构想,这样才是一个丰满灵动有血有肉的人物。
  虽然对于古代的真实情节非常好奇向往,但是我还没如现今着魔的年轻人一样,一心想着穿越到古代去,或成就功名伟业,或邂逅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我只想如看电视一样,静静的看一看真实的古代生活到底是如何模样,这样也就足够让人心满意足了。
  中国一位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写过一个经典的小说《镜子》。镜子的理论就是,将地球诞生之初的所有因素——如果用数学术语来说就是所有条件,包括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全部导入计算机,然后将地球的运行发展模式给创造一个十全十美没有遗漏的程序出来,也就是将地球事无巨细给数学建模,做这样一个程序出来,这样,从地球诞生之初,人类历史、自然界历史的所有内容,全部可以在这样一个超级计算机中计算出来,让人看到。

  这实在是一个很好很伟大的构想,这个构想并不难想到,只是可惜的是,只怕再等46亿年,等到地球毁灭太阳爆炸,人类也没有办法把地球诞生初期的所有因素全部找齐,所以,镜子的实现是不可能的,我只能无比向往的想想。
  我想看到古代的情况,也许不一定是在计算机上看到,我幻想着自己的灵魂能够在睡梦中飘到千百年之前,来到古人的街市,看一看他们的生活情景,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或许在这个地球上存在过的人和事物,真的会在地球上留下一个“场”——一种类似电波的物质,一旦我们的思维“电波”能够捕获到他们,我们就可以看到真的历史。

  不过,这个也许是可能的,但是迄今也没人真的尝试过,所以也不过是我的一个美好的向往而已。
  既然这些容易的方法都不行,那最后唯一的方法,也只有如同学究一样去历史的故纸堆中考证,然后凭着一己的幻想,将历史还原成当年的丰富多彩。对于喜爱历史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美妙而温馨的过程。
  我崇拜武则天,当然,这个崇拜仅仅是基于她完成了其他人所不能完成的事情的基础上,崇拜的是她那种奋斗精神,并非其他。而与她有同样精神的人,例如为科学献身的布鲁诺,敢与奸党做斗争的古代忠臣于谦、杨继盛,我都是无比崇拜的。只是,这些人往往不过是杀身成仁,艰难程度也许没有武则天难。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武则天的残忍,武则天的错误,也就瑕不掩瑜。因为我是将她作为一个凡人看待,是凡人,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所谓圣人贤人,都是有缺陷的,只是看这缺陷占多少而已。

  因为崇拜这个女人,因此对她的历史了解的多些,而中国自建国以来,对于武则天生平的全部或者部分的评价书籍文稿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不过,我所了解的最好的两本是台湾学者雷家骥先生著作的人民出版社帝王传记系列的《武则天传》和日本女作者原百代写的高阳作序的五卷本《武则天》。前者注重于考证历史,没有什么虚构的情节,而后者则是在实事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情节的介于历史和小说之间的文体。原百代的这本书我初看的时候就觉得写的无比精妙现实,再看的时候,因为几年间翻阅了不少纯历史评论传记和学术书籍,不免觉得有些地方和史实有重大纰漏,例如关于武则天成女皇的预言问题,就是该书的一个重大瑕疵,不过瑕不掩瑜,总体这本书的内容比一般小说要好的多。我本来以为这本书在中国甚少有人问津,不过后来在网上浏览一下,竟然有不少对武则天感兴趣的人或者对盛唐历史感兴趣的人都读过这书,并且有所好评,我不禁感觉欣慰!

  看多了关于武则天的正史和现代考证文章,我不由得感觉武则天她其实也是一个凡人,她出身的时候并没有帝王的光环落到她的头上,她最后能步入帝国的皇权顶峰,一方面是因为时代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是她个人的隐忍、机缘和奋斗造成的。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明强盛的时代,而唐代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唐代从君王到百姓都存在多民族的思想和血统的融合和吸收,对于异族的思想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因如此,才有如此的大唐盛世出现。而中国古代两千年,大概能够雄霸一方睥睨万国的朝代只有汉、唐和明。而最民主开明的应该是唐代,对女性压迫最少的也是唐代。

  唐代的君主,太宗李世民的祖母、母亲、妻子都是胡人,或者说鲜卑人,而李世民的父系祖先根据李唐皇帝自称,是陇西李氏,但是根据现代的考证,也很有可能是鲜卑人,或者汉化的突厥人(汉公主和亲的后代),也就是说不是纯正的从周代流传下来的汉人血统。在晋代之后,一个时期曾经五胡乱华,在这个时期,各种血统融合了,优势基因结合,思想也很开明,胡人没有什么四书五经,因此也不像汉人这样压迫妇女,所以妇女的地位只是略比男子低一点,而不是如汉族这样被男人踩在脚底下,因此,武则天在唐朝初期,可以很方便的登上帝王宝座,这是时代造成的。

  而武则天之后,太平公主、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都想当女皇,都没有当上,一方面是因为有了武则天这个先例,所以后来的李隆基和朝臣对女人执政防范甚严,而韦后这些人根本没有武则天的艰辛历练,太平公主则既没“苦其心志”,又只能依靠娘家而非夫家,因此也就只有失败告终。
  而武则天早期,之所以想进宫见天子,只怕是因为在家里备受压抑,所以有此想法,其实是不成熟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少女想法,并非史学家吹捧的那么厉害,后来她经历了在太宗后宫十二年的磨砺,性子已经变的极其成熟了,这个时候,她不过是想要个救命稻草,能让她不要在太宗死后成为“活的明器婢子”就好。
  后来二次进宫,顺风顺水,肚子争气,一连生了六个孩子,老公李治还帮她搞定了绊脚石长孙无忌和王皇后,这时候她才产生对于权力的欲望。
  所以,她不是天生的帝王坯子,而是一步步走像那个无上的权力宝座的。
  而她的二任老公李治,虽然仁弱,但是在政治上不是白痴,而是高手,别忘了,他可是他父亲和众多有学识有经验的老师给培养出来的,这种条件下熬出来的人,只要不是像晋惠帝司马衷这样的弱智,就都会有两刷子的。
  对武则天的这些了解,使我十分想拨开千年迷雾,在众多史学家的或诽谤诋毁,或讴歌赞美中,看清武则天当年的那些真相。就像“镜子”一样,再现盛唐当年风貌,来一次唐初的历史观光游。

  如果我的文字能把当年那个时代的情景场景如电视一般显现在读者眼前,能让读者对武则天从幼年到老年的心理过程有所了解和共鸣,能让读者看到一个走下神坛亦凡人的女人,我愿足矣!
  基于这个理念,凡文中涉及内容是有史可查史载可靠的,一律按照正史,不做虚构;如果是历史上有争论的,则采用最有证据最可信的历史;如果是历史上完全没有的东西,则根据当时唐代的风貌和千年来不变的人心,做必要的推理翔实和虚构。
  日期:2011-10-02 21:16:51
  附录1
  关于武则天的若干疑问?1.武则天的名字是什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