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心路,盛唐明镜:一代女皇亦凡人》
第14节

作者: 实梦zs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二囡听到这里,心里不由愤愤,拳头紧握,尖利的指甲将手掌给掐出了深深的痕迹,不由生疼。若是依着她以往的性子,必定要冲过去和她们争执一番,只是,现在她已经明白自己尚且幼小,家里又没有男人撑腰,自己过去也难以得到好处,只有将这愤恨隐忍在心底,等有一天,一定要让这些臭女人为今日的无礼付出代价。

  日期:2011-10-06 21:28:37
  第三章 盛世佳节
  流年似水。
  二囡很快习惯了长安的生活,虽然大唐的女子并不是一定要足不出户,但是二囡现在在为父亲服丧,自然不可以出外抛头露面。
  她每日早上起来,在园中散散步,偶尔遇上那些嫂子冷言两句,她也并不理会,只扬起高傲的头颅,几次下来,反而气的嫂子们只翻白眼,觉得她与众不同。
  散步之后,或者和母亲姐妹说说话,帮母亲看看家中账务,或者静静在自己房中看看书。午饭之后,小憩片刻,再写写字,也就到了晚饭时间。吃过晚饭,再次在月色下的花园中散散步,或者依在床头读读书,然后安然在散发着树木清香的香樟木大床上入睡,日子过的平淡而滋润。
  两个兄长和堂兄,对母亲的态度依旧并不礼遇,几个嫂嫂每日在府中,常因为吃穿用度的问题,常常和母亲发生口角,二囡心中也十分气愤,只是日子久了,也成为习惯了。身为女儿家,没有依靠的女儿家,确实没有办法帮助母亲。只希望日后嫁个好人家,有个锦绣前途,能够让母亲安享晚年。
  日子过的真快,一晃已到了贞观十一年年末,几场大雪降临在寒冬的长安,让整个长安城银装素裹,府内更是白茫茫的雪白一片,十分温馨宁静的感觉。
  过了年,二囡就要十四岁了,为父亲守丧的二十七个月,已经在这年的秋天结束。两个哥哥已经起复为官了,而母亲和自己姐妹,也可以渐渐穿上漂亮的衣衫。最为重要的是,今年上元节时,母亲会带自己姐妹三人出府外游乐一番。
  来长安快三年了,二囡都还没有好好见过长安城的盛世风貌,只是在母亲的口中,在书中,在哥嫂们的闲聊中,听到过许多长安城繁荣兴旺热闹非凡的场面。因为并未亲眼目睹,心中更是期盼已久,十分神往了。

  这些日子,母亲十分忙碌,除了布置府中的新年,更要为过年后就出嫁的姐姐准备嫁妆。大姐早在父亲在世时就定下了亲事,只是因为服丧而迟迟未嫁,新年之后,大姐就有十五岁了,这时候出嫁,十分合宜。只是姐姐出嫁后,在这府中,自己只怕更加孤寂一些了。
  除夕之夜,一家子面和心不和的家人在正厅中用过了团年饭,二囡姐妹就和母亲回到正屋之中,今天夜里,长安城中要放烟火,虽然在府中院落里,也能看到那凌空升起的烟火。
  虽然二囡来到长安已经两年多了,新年也过了两个,只是因为贞观九年除夕,国母长孙皇后抱恙,贞观十年,皇后去世,因此,这两年的除夕和上元节皆没有任何庆祝活动,直到今年,皇后已经离去一年多了,太宗皇帝心底的哀思逐渐减淡,皇亲贵族和臣子们为了让皇帝愉悦身心,才提议重新举行盛大的佳节盛典,让百姓们狂欢数夜。据说,九五之尊的太宗皇帝很有可能会在上元节那天晚上,出现在承天门城楼上与民同乐呢!

  (注:中国古代的传统风俗,正月十五上元节比除夕要更加热闹。)
  日期:2011-10-07 09:52:54
  戌时三刻,天已经完全暗下来了,二囡母女四人已经站在了府邸中靠东北的方向,静静的等待着烟火的盛况。而府中兄嫂们也各自带了子女,在府中找了好的地方,坐了下来,吃着瓜子糕点,谈着趣闻,等待着看那几年不见的烟火,图个热闹。
  (戌时是晚上7-9点,古代把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为一百刻,因此每刻约14.4分钟,有些现代人就把它当成15分钟,和现在的一刻钟时间一样长。因此,戌时三刻应该是现在的晚上7:44分左右,跟我们除夕等着看春晚的时间差不多。唐长安城的皇宫在长安城正北面,而崇贤坊在皇城之西面,因此,她们为了看从皇城上放起的烟火,应该在院子东北面。)

  突然,耳边传来一阵巨响,二囡赶紧抬头一看,只见一颗亮点直直的飞升到天空,然后突然炸开,发出炫目的五彩的星光,四射开去,艳丽无双。接着,第二颗烟火飞上了天空,只见这颗并不是直直飞上天空,而是一边盘旋着上升,一边向四周喷着明黄色的火花,徐徐飞升,直到暗黑色的天幕中,然后突然炸开,如巨伞般开出红的、黄的、绿的、白的、蓝的花火,飘荡在天空,好久才熄灭。

  紧着着,第三个烟火也腾空飞起,这个烟火升起后并没有绽开,而是直直飞升状,二囡凝神细看。
  “啊!那是龙!”二囡终于发现,眼前天幕上那赫然是一条昂首攀升的巨龙,只见它斜斜向上,满身金黄色的麟角,向外喷射着火花,龙头上两根颀长的胡须也能看的清楚,龙的四脚更似乎在舞动着,实在是惟妙惟肖。
  “好漂亮的龙啊!”平常很少开口说话的三囡也发出了由衷的惊叹声。
  二囡只觉得心中十分喜悦振奋,不由得一手拉起了母亲的袖子,揽起母亲的胳膊,相拥着看那活灵活现的巨龙。而不远处的院落中,也传来了嫂子们的惊呼赞美声。
  (注:查阅了不少唐宋话本以及当时人的笔记,在唐宋时期,中国的烟火水平已经有一定高度了,而在明清时期,献给皇帝和官员的烟火的漂亮程度,可能已经超过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烟花爆竹的样貌,只是因为,古时候,为了龙颜一悦,不惜成本做出烟火来讨好皇帝,而现在的人们则并没有放太多的精力在烟火这种供人享乐的物品上。)

  接下来的烟火,虽然再没有龙形了,但是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色彩艳丽金花四溅,实在是美不胜收热闹非凡。
  在这样一个新年前的夜晚中,二囡感受到长安城那样喜乐的气氛,只觉得心中兴奋不已,热切的期盼着十五日后的上元节。
  贞观十一年的新年在乏味的热闹中度过了,很快,上元节到来了。
  这天,二囡一大清早就再也睡不着了,从自己的红木大衣柜中翻出了新年刚做的新衣,一一穿在身上。
  天气尚且寒冷,二囡在内穿了一件圆领小夹袄,再套一件水红色绣花窄袖襦,外套百鸟图案的对襟半臂衫,下着米色碎花罗裙,腰间系着细长的轻罗金丝腰带,下面挂着一块晶莹的玉佩。外面罩一件长可及踝的狐皮裘,看起来身材颀长,颇有少女清秀卓立的韵味。
  二囡又为自己梳起了两个圆环髻,插上简单的发钗将头发固定了,头上的珠翠流苏自然的滑落到面颊之上,很是秀丽。

  在镜子前打扮一番,涂上简单的脂粉,二囡兴致勃勃的来到母亲房中,只见大姐和三妹比自己更加兴奋,已经来到了母亲房中,正喜笑颜开叽叽喳喳的在说着些什么。二囡一进来,也感受到上元节愉快的气氛。
  母亲收拾一番,让从荆州带来的仆人何伯准备好车马,早饭之后,就带着三个女儿坐着马车上街上逛悠了。
  二囡虽然好静,并不怕待在家里,而且应国公府又大,又有亭台楼阁,这两年在府中的日子她过的并不憋闷。不过能够出外目睹长安城的盛况,也算是赏心悦事,她此时心中幼稚的想到,能看到这样的盛况,真不算来这世上走一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