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心路,盛唐明镜:一代女皇亦凡人》
第17节作者:
实梦zs “不瞒小姐说,咱们酒肆在长安城确实是数一数二,咱们酒肆的厨子,那可是几代皇宫退下来的御厨带出来的徒弟,多少客官都慕名而来要吃咱们这上的了台面的菜肴羹汤啊!小的还有好多主食面点没有介绍呢!”小二自豪的笑着说道。
“我说你们店家老板真应该给你这个伙计加些工钱,你这小二做事可真是用心啊!刚才你说的我也记住了几样,不如就将粟平馐、雪婴儿、清凉臛碎、五生盘、红虬脯、鸭花汤饼、御黄王母饭给各上一份来,然后加个贵妃红、冷蟾汤。”杨氏微笑着说道。
“好嘞!”小二爽快的答应一声,然后流利的将杨氏所点的菜肴给复述了一遍,继而问道:“夫人和几位小姐还要不要一些面点?本店的面点也是做的很有特色!”
“你看咱们母女四人吃的下这许多东西吗?”杨氏笑着说道,最后还是耐不住酒保的介绍和美食的诱惑,又加上了金线油塌和春盘两样面点,并且在酒保的推荐下,要了一壶名为三勒浆的甜酒佐餐。
(以上菜肴名称及做法都参考于现代考古学术研究中对唐代食物的复原叙述。)
日期:2011-10-19 08:53:52
待菜肴端了上来,一个个造型美观,色香俱全,待下到腹中,更是觉得味美无比,停不下筷子。一时间,母女四人四双筷子不由的在案几的餐盘上翻飞。腹中本已饱了,但是耐不住美食的诱惑,又多吃几口,歇一会继续吃了起来。一顿饭从申时刚过吃到酉时,窗外的天空不由得暗了下来,外面挂的各式灯笼也亮了起来,映射着长安城的街道更加温馨明亮。
“戌时,人们会都积聚在皇城城楼之下,承天门附近,那时候,也许天子会登楼与民同乐呢!”杨氏一边说着,一边叫来小二结账。
这样一顿盛宴,不过一两二钱银子,虽然这银子大约够平民人家好几个月的生活了,但是对于杨氏来说,能吃的如此开心,并不为贵。
二囡抚着略微凸起的腹部,扶着母亲,牵着妹妹,向楼下走去,出了西市,找到自己的马车,坐上马车,由朱雀门大街行至了承天门之前。
果然,这时候承天门城楼之前已经是人山人海了,不少人午时刚过就已经聚集在这里了。在这簇拥不堪的人群中,还有不少推车的小吃贩子正在贩卖着各种美味小吃。一时间这里热闹非凡,如同鼎沸的汤锅一般。
冬天的天黑的早些,此时,天已经全黑了。宫城城楼上悬挂的各式各样的灯笼已经都点燃了。这些灯笼可不似普通民家的灯笼,一个个硕大无比,各有特色,让人简直是大开眼界。
城楼上挂着的除了最过普通的莲花灯外,还有全用白玉做成的使人爽心悦目的福州灯;用绢囊贮粟为胎,因之绕缀,及成去粟,浑然如玻璃球的新安灯;圈片直径有三四尺,全用五色琉璃制成的苏灯;用五色珠为纲,下垂流苏,灯上或为龙船、凤辇、楼台故事的珠子灯;镞镂精巧,五色妆染,用影戏之式的羊皮灯;用千丝结缚弱骨,轻球万锦装扮,碎罗红白相间,剪缕百花万眼,一看好似彩云笼罩着月魄,珠光宝气围绕着星星的万眼罗灯;还有那种飙轮拥骑,回转如飞,灯罩上绘出战争场面的马骑灯,更是人人爱看。
各种灯品汇聚一处,其最高层就为“灯山”,也可称为“鳌山”。城楼之下扎缚起了琉璃灯山。它高达五丈,上有大彩楼,大彩楼中有安着机关可以活动的人物。灯山上有大殿,铺连五色琉璃阁,阁上都是戏龙飞凤百花。殿阁梁栋之间的涌壁,诸色传说故事描绘其上,其中龙凤图案蜿蜒如生。小窗间垂吊着小水晶帘子、流苏宝带。设在中间的御座,与五色玉栅簇成的“皇帝万岁”四个大字,交相炫耀。灯山上还有伶官迭奏新乐,恍如天上广寒宫殿……
在灯山附近,无数身着五彩镶金华服的女子正载歌载舞,愉悦的唱着跳着,使上元节之夜的气氛达到了高丨潮丨时刻。无数男子向里挤着,就为了一赌这盛世佳节的风貌。
杨氏母女在人群中一处略高但离城楼略远的地方站立着,身旁拥挤的众人已经使二囡身上热出汗来。只是在这热闹的气氛中,她觉得身心愉悦,生出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只觉得天高海阔,让人多年拘束在应国公府中被兄嫂无礼对待的压抑都一扫而空。
日期:2011-10-20 20:26:08
歌舞声稍稍止歇,人群中突然有些骚动,身旁突然有人叫喊:“快看,皇上陛下出来了。”
二囡赶紧将眼睛从灯树之上移开,只瞅向承天门城楼之上,只见一片明亮的灯笼中,无数妃嫔公主宫女簇拥出一位身着黄龙袍的魁梧男子,显然就是太宗皇帝了,只是因为距离较远,二囡并不能看清皇上的容貌。
楼下的人们见到皇上陛下出来了,都为一睹龙颜而感到分外荣幸,不由得欢呼起来,一时间声震九霄。
太宗往楼下望了片刻,微微颔首,然后向楼下的众人挥挥手,人群中又爆发出一阵欢呼。
片刻之后,太宗就离开城楼,隐没入城楼中的暗影中,而楼下的狂欢歌舞又继续起来,不少人们还在兴致勃勃的谈论着自己所看到的龙颜模样。
二囡虽然没有看清太宗皇帝的真容,但是刚才看到的那明黄袍子下的魁梧的人,在她的心中变的高大异常。
在她尚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太宗皇帝在便桥只率六名臣子震慑突厥的颉利可汗的故事,而大唐的江山,更多半是当时身为秦王的太宗给打下来的。太宗皇帝即位之后,休息民生,从善如流,更是解民于倒悬。从小听到人们传诵太宗皇帝的丰功伟绩,幼小的二囡从心底就对这位皇帝钦佩无比。
而母亲堂姐的女儿燕氏,比自己年长十多岁,早年在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已经进府侍奉皇帝,生下了儿子越王贞,贞观元年,就被封为德妃。这位表姐燕氏在武德年间进秦王府的时候,年纪也不过十三岁,和自己现在年纪一样。她因为门第高贵又贤良淑德,名声被当时的太宗听到,于是召进府中,最终得以侍奉天子,成为皇后之下正一品的贵妇人,实在是让人羡慕敬仰。
刚才随皇上登上城楼的妃嫔中,不知道是否有这位表姐的身影。她该是多么雍容华贵的吧!
二囡不由出神的想着。
(注:历史记载中,唐太宗的重孙唐玄宗倒是很喜欢跑到看的见百姓的地方例如兴庆宫临街的阁楼上“与民同乐”,而太宗的孙子中宗和睿宗也有节日来到民间观灯的记载,只是太宗时我倒没有查到这方面的记载,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于是简单描述如上,并从有史可查的他的后人上元观灯的热闹场面中窥视盛唐时期的盛世盛况。)
日期:2011-10-21 11:24:26
在此处呆了一个时辰之后,杨氏带着女儿又回到马车上。上元节,晚上不会宵禁,有些地方可以闹到子时之后,现在不过戌时,杨氏和女儿们还要去位于长安城东南角的曲江池看看。
从喧闹的人群中挤了出来,坐上马车,在车夫的鞭子抽动下,马车再次辚辚的启动了。从承天门城楼下沿朱雀门大街向南走,四十多丈宽的大街上灯火通明,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街上车如流水马如龙,人流依旧不少。而路边上,除了早已悬挂的灯河之外,深黑色的夜空中更有不少人放了星星点点的孔明灯上去,红艳艳的孔明灯飘荡在都城上空,组成各种造型,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这些孔明灯更带着长安百姓们期盼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的愿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