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4-01 14:36:31
第三十四章宜兴逝母
八月十八下午,宜兴过来说母亲请皇后过去,于是孔晓蕊再次到了王婕妤所住的绿荫轩,宜兴请孔晓蕊坐到床头。
王婕妤道:“恕臣妾不能行礼”。孔晓蕊道:“你好好养着吧,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只管让宜兴或宫女来告诉我”。
王婕妤道:“不过熬多几日吧了,我知道是熬不过这个月了”。
孔晓蕊道:“你越是有这些想法,越是好得慢,安心静养才行啊”。
王婕妤道:“臣妾请皇后娘娘来,是想说臣妾走后,请娘娘要好好待皇上。臣妾看得出来,皇上很爱娘娘”。
孔晓蕊道:“皇上最爱是苗妃吧,怎么会是本宫?本宫从进宫之日就没有想过要得到皇上的宠爱,这些东西本宫根本就没有兴趣”。
王婕妤道:“娘娘是当事者迷,臣妾与皇上相处了十六年,知道皇上所爱之人一定是娘娘,苗妃只是像其他嫔妃一样昙花一现,以她的品行,皇上是不会永远爱她的,但娘娘则不同,皇上的心只在娘娘身上,皇上是从心里敬娘娘、爱娘娘”。
日期:2012-04-01 15:38:18
王婕妤见孔晓蕊不语,也不表态,又接着说:“皇上其实很苦,八岁丧母,与两宫太后相处的过程中,她们只关心把皇上的言行举止培养成帝王,其余的事并不关心。因为皇上的母亲生前只是昭容,而七王的母亲生前是德妃,所以她们有时会在背后说皇上是贱妃所生就是没有德妃所生的孩子表现得体”。
孔晓蕊想到钱永祯要自己为他生嫡子的神情,明白了许多,原来钱永祯因为母亲的位份不高,他的心也是很自卑的,做别人的养子也不是那么容易。
未了,王婕妤请求孔晓蕊在自己死后收养宜兴,她本以为孔晓蕊会很爽快地答应,因为孔晓蕊平时对宜兴一直很好。但孔晓蕊拒绝了,说自己还没有生育过,怕不会照料,告诉王婕妤说:“由李德妃来收养比较好,因为此人看起来很随和,待人也好,又稳重,又是德妃,对以后宜兴的前途不错,本宫也会继续尽力照顾宜兴”。
王婕妤认为也对,心想:“李德妃比皇上还大四岁,皇上一个月也许会去她那里走一次,但这么那年,自李德妃所生的皇二子二岁时夭折后,她再也没有生育过,应当不会再生了,而孔晓蕊不同,迟早会宠冠后宫,将来生了自己的孩子未必会对宜兴好”。
日期:2012-4-1 16:07:00
于是点头道:“那到候就麻烦皇后决定此事,还请皇后多关照宜兴”。孔晓蕊点头。孔晓蕊离开时,王婕妤用头在枕上含泪叩别。
八月二十日,宫中传来王婕妤去世的消息,钱永祯非常悲痛,孔晓蕊只得劝他节哀。关于宜兴的抚养问题,孔晓蕊照先前与王婕妤的约定,让李德妃来抚养,李德妃高兴不已,谢过孔晓蕊。
钱永祯不解道:“朕看你很喜欢宜兴,为什么不亲自抚养?”
孔晓蕊道:“她每次来臣妾处,臣妾都把她当一个学生或一个客人款待,但如果当成女儿,臣妾还没有生过儿女,没有经验,怕辜负了王婕妤,交给李德妃,臣妾认为较妥当”。钱永祯虽觉奇怪,但只好点头称是。
日期:2012-04-02 09:08:26
第三十五章七王指婚(上)
兴福七年九月初一,孔晓蕊到太后宫中请安,见到了表姨妈的女儿梁月薇坐在太后旁边。
太后兴致很高,与梁月薇有说有笑。孔晓蕊自十岁起就与梁家结下不解之缘,被梁姨妈收为干女儿后,梁月薇一直待已如亲妹,所以在此相见,格外亲切。
原来梁月薇的祖父、父亲都曾在朝中任将军,哥哥梁振华也曾参加过武殿试,中过进士。
梁月薇小时候也时常进宫来玩,因她长得美貌,当时还一度盛传她会成为太子妃。
只是在她十三岁时,祖父在江苏金陵原籍去世,父母带着他们全家回去丁忧守孝,但梁父也因为长期在外征战,多处有伤,加之回去之后过于操劳,因此很快病重不起。
梁父病逝后,梁家二百多口人面临生存问题,于是梁振华在丁忧期间就只得经徐国章的介绍与徐家在湖南老家的亲戚一起做木材生意,而梁月薇也只好与家中之奴婢一起多接刺绣之活来做。
后来,梁振华生意做大了,也不想回到吏部报到,找了借口继续在外面做生意。
他不光在湖南做木材生意,还从江西景德镇把瓷器运到广州、泉州,卖到海外,也做茶叶生意,把福建武夷山的茶卖到海外、蒙疆等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