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与药:风雪中的守护者》
第35节作者:
扎针小鬼才 “害,当初病人来找我的时候,是慢性肾炎加感冒,我开的也是荆防败毒散,你们不要以为我是单纯想着把感冒给治了。荆防败毒散的主要功效是解表散寒,但也有祛湿的功效,所有我就尝试了一下。”
“你是说这个老中医和你开的方子一样,只不过你没有加减而已。”
林北点点头:“没错。”
几个同事若有所思。
“不看广告看疗效,说再多也没用,要看看等这几天过去了,患者的情况怎么样。”
小翠看着被老陆标注成一团乱麻的病历不禁皱起眉头。
老陆却得意一笑:“小翠啊,病历你也看了,要是你,你会开什么方子,说来我听听。”
“呃……患者自诉容易感冒,一感冒水肿就会加剧,那可能就不单纯是肾的问题了,可能和肺也有关……和脾也有关……黄芪,党参,五味子都行啊……补肺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怎么样?您不是觉得三焦不利,是因为湿嘛,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就会被湿困住,把脾补起来就行了嘛。”
老陆笑了:“小丫头,你这个思路是不错的,但是这两个方子用早了。”
小翠眼睛瞪大“为什么?”
“你忽视了一点,患者还是有点感冒症状的,需要先用荆防败毒散把感冒缓解了,因为感冒会加重一些症状,把感冒治疗就能把症状迅速缓解了,所谓急则治标嘛,也就是说先把外邪去干净。不过患者病情顽固也更复杂,恐怕别人一两剂就能解决问题,她可能要服用个三十多剂,主要把症状先缓解了,然后缓则治本嘛,这个时候参苓白术散就可以上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小翠恍然大悟。
老陆笑了:“不过你还是有天赋的,有悟性,不过还是缺乏点经验。”
此时林北也在钻研这个药方。
茯苓加到三十克,这能理解,无非看重茯苓利水渗湿的功效嘛。半枝莲之类的也能理解,可为什么要把甘草去了,很多方子里都有这个万金油,还有荆芥为什么要改成荆芥穗,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有什么讲究吗?
白鸽将手里的资料整理一下,准备回房间休息了。
“你还不睡啊,时候不早了。”
“你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上班,我……再看看这个方子。”
白鸽看着林北那眉头紧皱的样子,想起来当年林北也总是拿着药方眉头紧锁的思考,不禁掩嘴偷笑。
林北把眼镜取下来放在桌子上,喝了口茶,揉了揉太阳穴,刚想着先闭目养神一会儿,手机却响了起来。
“不会吧?水肿都消退了?这才吃了几剂啊?”林北不相信电话那头的声音。
老陆低着头看病历,眼睛时不时瞄一下病人。
病人则是逮着老陆可劲儿夸。
“那药是真灵啊,才服用了一两剂就见效了,后来我就坚持服用,这才三天,浮肿全消了,喉咙也不疼也不咳嗽了!真神了?”
老陆摆摆手:“这不算什么,对证了效果自然就好——小翠!”
“哎!”小翠听到老陆喊立马就从药房里跑出来了,坐在了老陆旁边。
林北一看,这黄毛丫头莫非也懂中医?
老陆笑着说:“这我徒弟,让她试试吧。”
病人见状也答应了。
小翠就伸手去摸脉。
脉来濡软无力……,应该还是有湿吧。
“除了浮肿,和喉咙疼之外还有其他身体不适或者异样吗? ”
病人思考了一下:“呃……就是有点腹胀,吃不下饭……”
小翠对老陆说:“脉濡,考虑是脾虚湿困,用参苓白术散应该不错吧?”
老陆上手摸摸脉,没错。
林北在心里暗叹,这小姑娘,思路清晰,是学中医的好苗子啊!
老陆说道:“可以用。不过考虑顺便补下肺吧。”完了又开始拿笔唰唰写了。
林北眼睛死盯着。
党参三十克,黄芪三十克,山药三十克,茯苓二十五克,白术二十五克,薏苡仁十五克,桔梗十克,陈皮十克,五味子十克,麦冬十克,百合五克。
补肺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这老头子可以啊。
既能补脾,使脾恢复运化水湿的功能,又能补肺,解决掉经常感冒留下的“小尾巴”。
小翠拿起药方就去抓药了。
老陆慢悠悠的开口:“上次治疗只是为这次做个铺垫,这次服用个七八天,基本就能治本了。”
林北说道:“这么有信心?”
老陆笑了:“那是当然,对了,是不是该我看看你的功力了?”
“病人还没治好呢,还早着呢。”
“你来帮个忙。”
“帮什么忙?”
“会针灸吗?”
“那是当然。”
“来两针看看?”
林北迟疑了一下 。
“没带针。”
“我有针。”
扎针主要看两点,一是手头上的功夫,比如进针手法,还有辅助的提插捻转之类的。二就是看取穴。
穴位不是乱扎的,很多“插秧式针法”在人体后背一下子扎个几排,事实上取穴也是要辨证取穴的,有时候两三个穴位搭伙就够了 。
至于手头上的功夫,林北毕竟是科班出身,又在临床上锻炼这么久了,肯定不会差。
老陆要看的是林北取那几个穴位。
病人一听还能针灸,立马就激动了。“来呗,我还没试过针灸呢。”
林北见状,不上不行了。那好吧,那就展示一下我的针灸水平吧。
林北在心里思索,这老头一看就是试探我取穴的功夫,我要找几个有代表性的,不能让他小瞧了。
利湿强脾,首选阴陵泉啊!
再来个“补益”的万能穴足三里。
最后一针承山。
老陆见了,微微点头。小翠瞪大眼睛看着:“爷爷!你还没教我针灸呢!”
老陆笑了:“你还小着呢,着什么急啊。”
针灸结束后,病人就带着药回家了,林北却留下了下来。
老陆把桌子上的纸笔收起来“怎么了?还有事吗?”
“有两个问题要请教。”
“说。”
“为什么第一次荆防败毒散加减要把甘草去了,荆芥换成荆芥穗,这两者……有区别吗?”
“哦,你说这个啊……说点你们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甘草有缓和之性,这没错吧,但是有时候不适合用甘草,首先患者的症状很严重,应该让药效快点,而不是缓和药效,所以就把甘草去了。”
“那把荆芥换成荆芥穗呢?”
“荆芥主要是针对风寒,荆芥穗也一样,但是不同点在于,荆芥一般只能解表,祛除肌表的风寒,但荆芥穗不一样,能够深入体内,病人反复感冒那么久,病邪当然不会在表,就需要荆芥穗深入筋骨脏腑去,而且荆芥穗侧重于清下焦湿毒,对慢性肾炎能起到治疗作用。”
林北点点头,没想到一味药的加减就有这么多门道,果然用药精妙啊!
“我刚才取的那几个穴位怎么样?”
“还行,和我想的差不多。不过真要让我收你做徒弟,这点考验可不够。”
林北笑了:“那还要怎么考验,我可不怕,尽管来吧。”
“咳,正好我昨天刚遇到了个病人,应该是梅核气,你治治看。”老陆把脸凑近,试探性的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