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4-05 11:26:56
“爸,是瓦数,不是娃娃数。”
“娃数不是娃娃数,是什么!这娃娃罗里罗嗦的。”李子民不耐烦地喊起来。
李国荣一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看着父亲半天说不出来话。站在地下的李三秀忙解释说:“爸,国荣说的瓦数,就是衡量电灯泡耗电量大小的一个尺度。就像你编的大小簸箕一样,小的成本低,卖的便宜,大的成本高,卖的价也高。”
“尺度?”李子民一连眨了好几下眼睛,还是理解不了瓦数的定义,想了想,含糊其辞地说:“尺度不尺度的……点电灯的又不是咱们一家,该收多少钱的电费,就缴上多少钱。”
“唉!这也要钱,那也要钱,娃娃们也快开学了,学费还都没着落。”杨慧贤长叹一声说。
李子民若有所思地抽着烟,问李国荣:“国荣问没问你们老师,开学得多少钱?”
日期:2012-04-05 11:27:53
“听老师说,连报名费、书本费、资料费、班费加起来,得五十多。”
“五十多!”杨慧贤的身体震颤了下,想是被碗筷划破了手,把一根手指头放在嘴里吮了下,说:“能要这么多钱?”
“妈,我升初中了,学的科目多。”李国荣从炕上坐起来。
“科目再多,也就是初中,还能用了这么多的钱。”
“你这人……”李子民看了眼杨慧贤说:“要供娃娃念书,就不要说三道四,哪有不花钱的!”
“我不是嫌花钱,家里供着三个学生,三秀没考上高中,补习也得钱。天旱,羊价低,就靠鸡下的几颗蛋和你编簸箕挣点钱,再连个来钱的地方也没有。”
“那也不能影响了娃娃们念书的情绪。没钱先转借上,等秋后把粮卖了再还。”
“前几年借下的还没有还清,今年又是一个灾荒年,还不知道能收多少粮。”杨慧贤刷洗着碗筷,一脸愁容地说。
日期:2012-04-05 11:28:42
家里的气氛顿时沉闷了很多,只能听到李子民“吧哒吧哒”的吸烟声,和李国荣写字的沙沙声。
李三秀心不在焉地搅拌着猪食,眼圈逐渐红起来,痛心地说:“妈,我不补了。没考上高中是因为我学的不扎实,不能怨你们没供我。我大姐和我二姐才上了两年扫盲班,和她们比,我已经很知足了。你们就把精力放在供四秀和国荣上吧。”
她端起猪食盆,眨着溢满泪水的眼睛,向猪圈走去。
突然,拴在院里的大黄狗汪汪叫起来。
杨慧贤解下围裙,走出门,只听张有才问道:“嫂子在家?”
夜色朦胧中,杨慧贤看见像是张有才领着张翠玲从大门走进来,紧走几步说:“正在安扶猪狗,是有才?”
“嗯,是我。子民哥在不?”
“在了,走,快回家。”
日期:2012-04-05 11:29:40
李国荣见院里进来了人,拿起书本向里间走去。
杨慧贤和李子民招呼张有才父女俩上了炕,杨慧贤见张翠玲打扮的衣冠齐楚,乖巧伶俐,夸赞说:“都长这么大了。女大十八变,俊的象你妈一样。快开学了吧?”
“嗯,快了,和国荣一样。”张翠玲扫视了遍屋内,问杨慧贤:“婶婶,怎么不见国荣?”
“在里间了。”
“噢,我有一道应用题不会解,想问他。婶婶,你们说话,我去找国荣。”
“念书人想的尽是学习的事,学习要紧,快去。”杨慧贤看着张翠玲,欣慰地说。
张翠玲下了炕,进了里间。
张有才见女儿去了里间,若有所思地说:“咱们老粗,文化低,和这些念书娃娃说不在一起。走时,翠玲说有几道题不会解,要问国荣,就跟上来了。”
“娃娃爱学习是好事嘛。”李子民把旱烟袋递给张有才,“地里的活儿不多了?”
“又是灾年,活儿多也是白忙伙。我这不是受人之托,忠人之心吗?就是秀兰的事,你们一家子人商量的怎么样了?”张有才直接把话题放在了李秀兰的亲事上,开门见山地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