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创业录》
第53节

作者: 咖啡大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毕竟威尼斯和奥匈帝国现在算是两个不同国家了,如果商品从奥地利转威尼斯,会被意大利政府多收一次税。
  所以造船厂依旧留在威尼斯,而船队直接换地图到的里雅斯特发展。
  选择的里雅斯特除了经济上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为了向东非殖民地输入人口。
  白人移民问题一直困扰着恩斯特,普鲁士境内的德意志人很难被忽悠到东非去,学历高(相较欧洲其他地区而言)是其次,现在普鲁士蒸蒸日上,机会多,选择去海外发展都的都少。

  那些前往美洲搏一搏的德意志人,一个是美洲开发早,环境好。另一个原因是在普鲁士混不下去了,这里面很多人都是罪犯,流氓,被普鲁士政府记录在案,当然不排除一些想发财野心勃勃的人。
  而这两种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不是东非殖民地需要的,收到东非也会威胁东非殖民地的稳定。
  而奥匈帝国就不一样了,从他成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再走下坡路,国势滑落,而且工业化程度不高,民族矛盾严重,这就给了恩斯特挖墙脚的机会。
  奥匈帝国的人口仅次于沙俄和德意志(已经被排除在德意志之外),而且民众的受教育水平远远比不上德意志,也就比沙俄强一点,大字不识的农民那是相当多。

  没有学识的农民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教育改造其文化认同,这正是东非殖民地需要的优质移民。
  未接受过教育的农民,在任何时代其繁育后代的能力是最强的,而奥匈帝国的土地又不可能凭白增加,加上奥匈帝国境内贵族的盘剥。
  这些农民要么进城务工,但明显奥匈帝国的工业消化不了这么多人口,而且城里的黑心工厂不一定比种地容易。
  要么选择起义对抗地方贵族的剥削,在保守势力强大的奥匈帝国,成功率基本为零。
  最后是出走海外,到其他地区找就业机会。
  和德意志那些上过学的民众不同,你要是和德意志人说去东非工作生活,他绝对会把你想成骗子,也只有雇佣兵和专门从事殖民活动的人才会去。
  而奥匈帝国的底层民众,伱和他说去东非,他可能会先问东非是哪里?
  这个时候只要加大忽悠力度,把东非描绘成乐土,最后在找几个托劝说一下,反正你在奥匈帝国境内没有田地,也找不到工作,不如去海外拼一把了。

  这些奥匈帝国的农民还是不比华人移民好忽悠,毕竟华人那是走投无路了,而奥匈帝国的农民勉强还能活下去。
  如果再往前,还是农奴制度的时候,就更不用想了,毕竟农奴是贵族的私人财产,想从当地忽悠到移民就必须和当地的贵族打交道。
  现在正好,农奴制废除不久,这些农民不需要贵族负责任了,衣食住行全靠自己承担。
  手里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能选择继续给贵族老爷种地,问题是人口是不断增长的,而且生产工具的效率也在提高,种地要不了那么多人。
  这时无地可种的农民只能进城给黑心工厂打工养家糊口。
  大量农民进城寻找工作机会,而奥匈帝国的工业化程度又不太高,所以吃不下这么多劳动力。
  恩斯特就组织公司的人在奥匈帝国各个城市打起了招工的名义,忽悠失业农民去东非发展。
  不仅有工资,而且包吃包住,未来赚到钱还可以回到欧洲。
  农业工人也是工人,恩斯特也不算说瞎话,包吃包住也是真的,不过住的地方还是要自己建,吃的也是从自己地里种出来的粮食。
  至于工资,基本上聊胜于无,但确实可以攒点钱,什么?你说不够养家,那你可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鼓励全家去东非殖民地工作,这样你们一家人基本就吃喝不愁了了,而且殖民地还给孩子提供免费教育。
  至于以后回到欧洲,那确实有可能,过个四五年还是有希望的,毕竟目前东非殖民地的商船,拉人只进不出,而且就那么几条。
  而想通过其他国家的商船回到欧洲,一张船票的价格可不便宜,不在东非殖民地干个四五年攒不出来。
  当前在东非发展,那你就只能养家糊口,发财是别想了。东非殖民地没有美洲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产业,不存在创业一说。
  唯一有价值的土地,产权在殖民地政府手中,想像美国人在西部那样圈地建农场都不可能。
  不过东非殖民地主动承担移民去往东非的船票,这点就比去美洲强了,毕竟美国政府不会主动给你掏一笔船费渡过大西洋。
  去东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干的还是种地老本行,你去了美洲没有手艺榜身不也是去打普工么?而种地这可是你本身就会的,也没人能忽悠到你,而且日子再差也差不到当年当农奴的日子。
  1866年12月16日。

  卡拉图,北部高原区首府。
  卡拉图西北方向就是著名的塞伦盖蒂大草原,真正的动物世界。
  目前,东非殖民地每个地区,除了上滨海区经过彻底的大清洗,其他地区基本上都是野兽的地盘。
  哪怕是人口相对于移民而言比较多的土著,在东非数量庞大的动物群面前都显得渺小,不值一提。

  这些充足的动物资源,让这些土著只需要依靠打猎就可以过上富足的日子。
  每天狩猎完毕后也就唱唱歌,跳跳舞,天黑就睡觉,没有其他烦恼,毕竟动物是真的打不完,完全不必为明天的食物来源发愁。
  而作为来非洲种地的移民,自然不能学习这些土著去靠狩猎过日子。
  他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千百年农耕文化的熏陶,讲究的是勤劳致富,像土著这种只考虑当下,不用思考未来的生活态度,移民暂时是感受不到的。
  其实人的观念是社会性状赋予的,就比如土著没有发展出国家,但非洲的环境使得在最原始的部落制度下,他们反而生活的很好,一但进入相对高级的社会制度,反而发展的半死不活。
  毕竟几百万年前走出东非的人类,都面临着生存问题,所以主动学会了种植和养殖。
  比如埃及那种茫茫沙漠,不靠尼罗河来搞点种植业,活命都是个问题,走出非洲的人类最后都走上了“卷王”之路。

  在百万年后,欧洲人回来直接将这些非洲土著部落“卷”死。
  东非殖民地的移民每到一个新地点就要先清理一遍当地的野兽,和那些有威胁的土著部落。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移民是集体劳作和活动,避免有漏网之鱼袭击移民。
  卡拉图附近草木茂盛,但是在旱季基本处于枯黄状态,黄色的藤蔓和杂草铺垫厚厚的一层土地。
  初来到此地的移民先是用火烧掉枯黄的草木,在大火过后,留下一层浅薄的草木灰积淀在土地上。
  然后使用铁锹和锄头清理埋在土壤中的植物根茎,土壤翻开后,浅红色的土壤映入眼帘。
  所以卡拉图的移民居住区和修整后的土地都是耀眼的红色,搭配上四周枯黄的植被,强烈日照下朦朦胧胧的低矮天空,显得有些压抑。
  卡拉图地区的降水比较少,因为处于内陆和高原地形影响,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水汽都很难深入这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