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汉人》
第15节

作者: 问君一语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史可法目光凝重,徐徐扫视了一圈场中的文官武将,似是要征询大家的意见。大家默默而然,低头不语。
  只听史可法缓缓说道:“将军所说,史可法不能从命。将军如果要去,史可法绝不阻拦。扬州运河之中尚有大船十几只,可一并交与将军,将军坐船而下,我再修书一封,交与江防守将郑鸿逵,可保将军安全的过江。朝廷如有责难,一并推于我身即可。”
  “阁部!”刘文龙惊骇的大叫,把头在地上重重的磕了几下,声调都变了:“卑职万不敢有这样的想法!卑职所说,只是就军论军。”以头伏地,动也不动。

  史可法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这些日子,我深深了解这句话。将军若为自身的安危和富贵,可自图之,我不怪你。”
  像是被一条无形的皮鞭猛烈抽打着,刘文龙趴在地上,浑身颤抖。他手下的几个千户和刘沧湖“砰砰砰”的跪倒一片,以头触地。
  日期:2011-12-10 19:56:09
  卢耀阳站在他们之中,显的十分突出,心情更是复杂,对于刘文龙所说的放弃扬州的提议,其实在心底里,他是有几分赞成的,对刘文龙也有几分的钦佩,心想:“这一番话,其实人人明白,但却没有人敢说,只因为弃城而走,是大大的罪过。但大家都不说,这个问题便不存在了么?扬州虽然是江防屏障,不可不守,但却也用不着阁部亲自坚守,或许留一员大将就可以。史阁部朝廷之柱,国之重辅,该当撤回南岸才对。”

  刘文龙撑着双臂,抬起了头,只见他面如白纸,汗如雨下,颤声道:“阁部如此说,卑职实在无言以对。”颤抖着摘了头盔,摆在地上,露出灰白的头发,又解下腰间的佩剑,双手高高的举过头顶:“只有一死以明心迹了。”说罢,便要拔剑。
  史可法急上前一步,双手托住慢慢扶起了他。刘文龙一身一脸的汗,如虚脱了一般,好不容易的才站起来,可依旧惶恐无比,连手也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史可法又把刘沧湖和几个千户一一扶起。
  日期:2011-12-10 20:10:37
  “刘将军,史可法之言,不过是醍醐灌顶,绝无怀疑你之意。你能驰援扬州,一片忠心已是无可置疑。”史可法回身牵起刘文龙的手,温言而慰。
  “但所谓守江必守淮,江淮如果全面的失守,长江江防又何能稳固?朝廷刚刚经历了左良玉的兵变,一切尚在恢复中,完全没有准备好和清人的大战,我们仓促的弃了扬州,岂不是把江南推到了险地?江北溃败如此,我等已经是罪人,如果再不奋起,有何面目去见天子,有何面目去见江南的百姓?”说到这里,史可法心情激荡,几要泪下。

  所有的官员和将军都肃然。
  史可法收住心情,轻吸一口气,信心的说道:“将军所虑虽有几分道理,但其实并不是那样。江北的援兵虽已绝,但扬州的后面有长江,长江的后面,有我大明百万的大军!朝廷不会坐视江北危局,不会坐视扬州不管!黄得功刘良佐的大军正在集结中,只要扬州能够坚守住,十万援兵随后可以出现在我们身后的长江!”
  “不错!”一人高声的响应。却是兵部主事黄日芳,黄日芳是史可法的好友,一路追随史可法。他对着刘文龙轻声的说道:“刘将军直言无讳,果是军人性格。不过形势却没有那么悲观。现今我扬州粮草充足,虽有大量的难民涌入,但仍可坚持三月!而从难民之中可取精壮五万,这将大大增加我城防之力,加上将军之军,扬州城中能战之人,接近十万。所以弃守扬州不但不可,我们反倒应如唐时张巡守睢阳,宋时吕文焕守襄阳一样,为朝廷守住江南之屏障,立下不世之功勋。到时将军必彪炳青史!将军以为如何?”

  刘文龙的大汗仍没有落,声音沙哑:“卑职愚昧,愿听阁部调遣。”跪下再是一拜。这一拜似有些心力憔悴,哀婉怨叹,又似是诚惶诚恐,不能自已。
  日期:2011-12-10 20:27:08
  史可法叹了一声,将他扶起,说道:“扬州城,就要多多仰仗将军了。”
  城门前的这个小插曲,使大军进城的气氛,增添了些须的灰暗之色。城楼上,一排军士“砰砰砰”对天鸣放着欢迎的火铳,惊的小鸟扑扑的飞去。
  卢耀阳随着史可法回到督师府,详细的禀报了高邮的经过,言及李成栋父子的背叛时,心情激荡。
  史可法默默听着,面无表情,这种令他沥肝吐血的消息,在这一月之中,已经听得太多太多了。他闭着眼,双手不住的颤抖,艰难的说道:“……这都是我的罪啊,识人不明,用人不智,愧对天下啊……”声音嘶哑,以袖掩面。半晌,平复心情,又问:“你是怎遇上刘文龙的?”
  卢耀阳将原委相告。

  史可法点头,叹道:“刘文龙带兵来援,殊为难得……”
  卢耀阳迟疑了一下,站起身来,说道:“老师,学生有一心里话,讲出来还请您不要生气。”
  史可法道:“说吧,我不生气。”
  卢耀阳瞧着他的眼角,小声说道: “老师,学生以为……刘文龙将军之言,也未尝没有道理。”深深的一揖。
  史可法的脸色沉下来,声音严厉:“难道你也认为该当放弃扬州么?”
  卢耀阳摇头,忙道:“不。江淮是为南北要道,扬州是为江防屏障,为朝廷记,为天下记,绝不可轻易弃守。”

  史可法脸色稍缓。
  卢耀阳道:“但老师身负天下之望,任重而道远,扬州如今已是险地,便是能如宋时襄阳、唐时睢阳,到最后,终不免还是玉碎瓦破,巢覆卵亡……老师,为天下之长远,为固守扬州,你还是该当尽快渡江而去,召集兵马,以为扬州的后援。此间不可再留。”说的心情酸楚,忍不住跪在地上,伏首一拜。
  日期:2011-12-10 20:37:49
  史可法看着他,缓缓道:“我若去了,扬州怎么办?”
  卢耀阳道:“留一上将坚守即可,便如那宋时的吕文焕一般。”

  史可法叹了一口气,幽幽道:“……我去了,你认为扬州还能守的住么?军心民心岂不是要大乱?他们难道不也应该渡江而去么?到时,别说是吕文焕,就是岳武穆,又能怎么样?”摆摆手,又道:“我是扬州督师,岂可弃扬州而去?此言不可再提,你一路辛苦,下去歇息吧。”
  卢耀阳道:“老师!……”
  史可法不想再听,挥一挥衣袖,站起身来,转回后堂而走了。
  卢耀阳无奈,只得退了出去。站在廊前台阶上,仰望阴沉的天空,想道:“老师执拗,那是绝不肯离开扬州的,只是形势如此危急,可怎么才是好?”彷徨无计,偏生却难有一个计较。又想:“纵是扬州守不住,自己拼了性命,也要卫护老师冲出重围。扬州水路纵横,清人未必能完全封锁的住。”
  当天晚上,督师府举行晚宴,欢迎刘文龙将军,扬州的主要官员和几个带兵的将军,全数而到。经过一个下午的休息,刘文龙的精神好了许多,不过说话仍然不多,和各位大人的互动,显得有些拘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