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汉人》
第16节

作者: 问君一语
收藏本书TXT下载
  督师府的晚宴很简单,仅有几个小菜,两杯清酒。寒暄之后,立刻屏退下人,商议起了扬州的军务。最后调派而定,刘文龙部明日起接防南门的防务。扬州南门离着运河和长江最近,一旦战起,清军为断扬州的后援,一定会猛攻,因此南门的压力会很大。

  日期:2011-12-11 09:43:33
  而最难防守的西门和西城墙,则由史可法亲自坐镇。兵部主事黄日芳负责军需粮草,扬州知府任育民统领民夫,各个将军和官员也分领了任务。
  第二天一早,卢耀阳便到南门去报到。因为史阁部已把他派为南门参军了。
  天还没有亮,整个扬州,便扰攘起来,各处逃来的百姓,把扬州塞的满满。街道上,官府搭起的粥棚前,排起了领粥的人龙。安置难民的一个个大院里,涌涌的全是人。而在四门城墙的地方,晚班的民夫疲惫不堪的撤去,白班的民夫接着日以继夜的修筑城防工事。
  扬州南门前,两支部队正在进行换防。原先驻守南门的副总兵-李应魁部,改防北门。李应魁是北方人,和刘文龙系出同源,因此十分的热情,他和刘文龙惺惺相惜,小声叮嘱。刘文龙少有的露出了笑容。
  等他带兵离去,刘文龙便带着刘沧湖和几个千户,加上新来的参军卢耀阳,一起登上南城楼。其时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一眼望去,有一条宽阔的大江在远方金波粼粼,平静舒缓的流淌。大江的这边死一般的静,碧绿的原野中看不到一个活物;大江的另一边,隐隐有旌旗在招展。而在江面之上,没有一只船。
  卢耀阳看着这画图一般的风景,心头涌起一种莫名的哀伤。同是也升腾起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他想,江山千里万里,怎么会轻易的沦落他人之手?只要我辈努力,何愁清人不灭?

  日期:2011-12-11 10:40:47
  这天中午的时候,清军的前锋到了扬州北二十里外的斑竹园,并在那里安营扎寨。随后的,大军陆续而来。扬州的四门开始全天紧闭,没有督师的将令,任何人都不能再随意出入。扬州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像机器一样的急速的转动起来了。
  不过清军在斑竹园一扎就是十天,其间没有向扬州进攻的意思。不过这并不让扬州轻松,因为将军们都明白,清人是在等后续的大炮。
  在攻城战,尤其是像扬州这样的坚城,如没有大炮,只靠弓箭和士卒,是不可想象的。清人早就习惯于利用来自海外的大炮取的胜利。在很多的战役中,威力无比的大炮具有决定性。
  想来可悲可叹,最开始的时候,这些大炮本都是大明朝买来对付清人的。在关外的时候,它们曾为大明立下赫赫功勋,可不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连同那些掌握发炮技术的汉人士兵,都渐渐的落到了清人的手中。现在,反转了炮口。

  大炮无情。炮手也无情。
  这天,清军向扬州派出了第一个使节,内容不用多说,自然是要扬州的阁部史可法、翰林学士卫允文及四总兵、二道员,立刻投降。不用史可法出面,翰林学士卫允文在城头就把使节乱箭射了回去。还送一个字:“呸!”
  史可法的表情越来越憔悴,这几日,他连连向朝廷派出了三队求援的使者,却都是没有任何的消息反馈。一道长江隔开了扬州和南京,他不知道在南京的朝廷,发生了什么事?为何没有丝毫的动静,甚至连内阁的塘报,或者询问江北战局的文书,也没有一片?
  他心底的那个忧虑,越来越沉重,坠的他要倒下去。
  这一天,扬州的南门外,也来了一个清军的使者。不过这个使者有些奇怪,不但没着清人的官服,反倒戴着大斗笠,装扮成了一个汉人的样子。在南门外站住脚步,高喊不要放箭,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用带着的弓箭射到了城头。

  城头的军士接了,交于值巡的千户。那千户本是不屑一顾,但见了封皮上的字,不禁面色微变,不敢擅做决定,匆匆将防务交由另一位千户,疾步奔下城楼。
  南门内的一间大宅,是刘文龙的住处兼指挥所,离着南城楼只有百步远。
  那千户奔了进去,穿过前门和中门,迈进了正厅,只见在正厅之内,刘沧湖、何刚,还有一个叫贾全忠的千户,都是披挂整齐,围着一张大木桌,桌上铺着城防图,正商议着军情。在他们身旁,还有一个白袍白甲,英气勃勃的少年将军,却是卢耀阳。卢耀阳换了戎装,站在那里,直如戏台上的粉旦武生。
  日期:2011-12-11 11:01:03
  他仔细的听着三人的对话,不时抱拳插上两句。但不管是对是错,刘沧湖对他的态度都很冷淡,一如初见的陌生。卢耀阳微微笑着,也不在意。
  自接到任命,到刘文龙的军中担任参军,他便知道,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刘文龙的部下,从士兵到千户,都是相伴多年的老兄弟,上下同心,只听从刘文龙一人之命。要想让他们接纳自己这个外人,自己还要多加的努力。
  尤其是刘文龙和刘沧湖,似乎都对自己有着深深的戒备。
  当然,刘沧湖对他的冰冷态度并不是独有的。刘沧湖对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叔父-刘文龙,也没有显露过什么笑脸。
  大家都习惯了。
  日期:2011-12-11 11:28:18

  何刚千户和贾全忠千户,认真的听着刘沧湖的分派和调遣,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总兵刘文龙则是全身铠甲的坐在旁边的一张大椅上,右手柱着长剑,一副随时准备跳起来,冲上城头迎战的样子。。他微闭着眼,微黄的脸色非常严肃,目光闪动间,多在卢耀阳和刘沧湖这两个人年轻人的身上扫过。似是在静思着什么。
  听得脚步声响,一个人急步走了进来。
  卢耀阳抬头看去,认出是傅守信千户。傅守信个子不高,相貌普通,但身体健硕,标准的军人样子,他匆匆的进了大厅,盔甲叮叮而响,趋到刘文龙身前,附耳低声说了两句。
  刘文龙一向不动声色的脸,在一瞬间,微微的变色,但随即的又隐去。“在哪里?”他低问傅守信。

  傅守信双手抬起,从腰间抽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了过去。
  刘文龙却不接,只是斜眼瞥着那封信。信皮上的四个字赫然入目:大哥亲启。信皮角上写着几个小字:陈柄文敬上。
  刘文龙冷笑一声,忽然的说道:“大哥?我刘文龙什么时候有一个留着长辫子的弟弟?”
  卢耀阳、刘沧湖等人都听的一惊,侧头望来。
  只听刘文龙叮嘱傅守信:“立刻将这封书信送到督师府,亲手交给阁部!并将实情也一并告之。”

  “包括这叛贼与咱们的关系么?”傅守信犹豫道。
  刘文龙道:“当然,难道还要隐瞒么?”
  “是!”傅守信抱一下拳,转身急走了。
  刘文龙看着他消失的背影,神情凝重,站起身来,双手负在背后,在厅中缓步来去。
  意识到这封书信大有文章,卢耀阳等人都慢慢的靠了过来,眼望刘文龙,等待着他可能的命令。

  刘文龙扫他们一眼,站定脚步,说道:“这是满清汉军旗的四品总兵,陈柄文写来的劝降信!”
  “陈柄文?”何刚和贾全忠都是吃了一惊。
  刘文龙点了点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