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动**不安,乡村的饥荒迫使当时华人离乡背井,下南洋以谋生计,而包括槟城在内的海峡殖民地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来自各地的华人。
槟华社会的凝聚力反而因为各方言群体的不同和华人帮会组织的利益争斗,导致了分化和重新组合。
表现为大量的基于血缘性的宗族公司,超越宗亲姓氏的地域性会馆以及帮会势力的出现。
譬如在福邦势力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五大姓公司。
五大姓对内能自觉调整各宗族间的矛盾,对外又能够以同一声音说话。
在19世纪的槟榔屿,邱、林、谢、杨、陈五大宗族达成协议,共同合作解决宗族之间的纠纷,以求社区的和睦与稳定。
由于莱特领导的行政当局当时并没有建立起强大的政权机构,而是沿用葡萄牙殖民者采取的同种族自治的--甲必丹制度。
甲必丹制度不但被赋予了一定的执行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以施与本族人的身上,同时也是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一座沟通的桥梁。
不过,由于华人之间存在方言和地域上的认同,华人对甲必丹制度又实施了个别族群的间接管理措施。
这种分而治之政策导致了华人社会帮派势力的出现。
私会党与华人甲必丹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私会党肇始时确实为当局所容忍,并在社会上为华人社区所接受,他们便因此结合进了甲必丹的权力结构之中。
甲必丹负责维护法律和秩序,在政府放任自治下,又反过来依赖私会党的强势力量,扩大对社区的控制。
到1825年,槟城的华侨社团有7个,到1829年增至9个,其中就有4个私会党:义兴、华生、海山以及和胜,其他则为同乡会。
到1867年槟城十日暴动前,大的私会党计有:义兴、华生、海山、从清、惠州、仁和(嘉应)、合成。
此外,还有成立于1844年的建德堂,主要成员为福建人和槟城本地的土生华人。
私会党之于华人社会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充当华人的保护伞,另一方面把华人社会分割成为一个个具有竞争性的利益群体。
譬如最大的两个私会党义兴和海山为了争夺霹雳州拿律的矿产资源,在1862年、1873年及1874年先后爆发三次械斗,结下积怨,最后终于在1876年,义兴与大伯公(建德堂)会由于普吉岛锡矿之争酿成了震惊英国殖民政府的槟城十日暴动。
槟城暴动充分暴露了私会党的本质只是为了帮派私利,并没有为整体的华人社会谋求权益。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大暴动造成人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并且把槟华社会的帮权政治矛头推向了另一高峰。它不但扩大了闽粤两大方言群体间的鸿沟,而且自乱步伐,削弱了华族社会整体对殖民地政府之相对反弹力量。
1867年的槟城大暴动对槟城殖民当局和槟华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英国殖民当局全面加强了对槟城的统治,变过去的绥靖式的间接统治为强力的直接统治。
第二,是主导槟城华人社会的私会党体制逐渐走向消亡。
第三,是华人社会各方言群体的重组奠定了影响至今的华人社会结构的基础。
此后,槟城的华人基于各自的方言群、血缘和地缘的不同,强化了各自的亚族群边界,形成了各自的社会组织。
原来作为一个整体的槟华社会逐渐分裂成为两大地方性势力--福邦和广邦。
苏门答腊岛呈西北—东南走向,在中间与赤道相交叉,由两个地区组成:西部巴里散山脉和东部沼泽地。
在东部,强大河流把淤泥带到下游,形成了辽阔的平地,遍布沼泽和湖泊。虽然该地区宜耕土地少,对农业不利,
但是其对印尼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为地上出产油,地下也出产油--棕榈油和石油。
苏门答腊是一座青翠欲滴的绿岛,各类热带植物覆盖全境,到处生机盎然。
交叠错落的山脉被原始森林淹没,波平如明镜的河流被高大挺拔的椰树簇拥,无论是城市、乡村、田野、道路都浸润在绿色的海洋中。
而绿色的海洋和蔚蓝的天空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风情画卷,成为苏门答腊亘古不变的亮丽景观,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
西半部山地纵贯,有90余座火山,最高峰葛林芝火山,海拔3805米。东半部为平原,南宽北窄,最宽处约100千米以上。
河流众多,主要有穆西河、巴当哈里河、因德拉吉里河、甘巴河等,多能通航。
富热带森林,覆盖率60%。
苏门答腊岛虽然海岸线很长,但缺乏天然良港。原因是经常受到印度洋拍岸浪的袭击。
一种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岸上推进,其力量极大,可以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
由于印度洋拍岸浪现象的存在,致使印尼苏门答腊、爪哇两个主岛,几乎无天然良港。
1959年12月用于苏门答腊岛作战的是以日盛堂为名义的雇佣军,兵力仅一个海军陆战旅。
因此无法组织大规模进攻,只得分两阶段实施,先扫清棉兰以北地区,再强攻整个岛屿。
1960年南华联邦总参谋部完成作战部署,兵力增加到两个装甲旅,一个海军陆战旅,南华联邦海军的第2舰队负责海上支援。
岛屿方面,印尼当时主要兵力为6.5万。
亚齐国民军有3.5万人,暂时还保持同盟关系。
岛上的印尼军装备低劣,训练又差,但亚齐国民军也可以说是一群乌合之众。
令南华联邦没想到的是,大约2000名原二战日军士兵参加了这一场被印尼称为可歌可泣的保卫战。
他们训练和指导印尼岛上的军队,原日军士兵还参加了保卫印尼领土的惨烈战役。
战火中,一个身穿印尼国防军军服的日本士兵身先士卒,舍身冲杀在最前边,像这样的镜头事后被广泛宣传:他攥着手榴弹扑向直冲过来的敌军坦克,手榴弹爆炸,坦克被炸毁,然后英勇牺牲。
发生于1960年9月至11月间的苏门答腊岛战役,由于原日军的参与是南华联邦军队和印尼在爆发的最为血腥激烈的一场战斗。
战斗初期南华军只派遣了第1陆战旅和第2装甲旅出战,后不得不将第3装甲旅投入战斗,目的就是为了占领整个苏门答腊岛。
战前,南华军第1陆战旅的指挥官龙建强少将预言将在4天内完全占领苏门答腊岛,但因为印尼军完善的防御工事体系和顽强的抵抗,这场战役一共打了两个多月才结束。
最终,作为南洋战争双方伤亡率最高的一场攻防战,由于其在战略上存在的置疑和较高的死亡人数,使苏门答腊岛战役成为后来的南华联邦共和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战役之一。
日本顾问从失败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全新的防御方案,他们让印尼军放弃了周边防御,采取将地势复杂化的蜂巢式系统来加强内部的防御体系,这样就变成了对南华军的持续消耗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