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的兴亡——一个巅峰王朝的全景史诗》
第18节作者:
王者觉仁 日期:2008-8-3 21:20:43
第一章 从巅峰到深渊
六诈降,又见诈降!
东征高丽简直是杨广生命中最可怕的一场噩梦。
连续两年,发兵两百多万,耗费资财无数,国库为之一空,民生为之凋敝,可换来了什么呢?
除了盗贼成群、烽烟遍地、世家大族离心离德、统治根基大为削弱、整个帝国伤痕累累之外,东征高丽到底给杨广换来了什么呢?!
什么也没有。
杨广百思不得其解。
是要从此金盆洗手、坦然承认失败,把目光和精力转向剿匪和治理内政?还是要再接再励、愈挫愈勇,在哪里失去的就从哪里夺回来?
杨广陷入了思考。
但他很快就作出了抉择。
杨广的抉择是——整兵再战,三征高丽!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二月初三,杨广诏令百官就三征高丽之事举行廷议。
可是一连三天,隋帝国的朝会大殿上始终鸦雀无声。
文武百官没有人发出一个字。
朝堂上一片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沉默有时候并不代表默许,而是代表无言的反抗。
但是杨广并不这么理解。他的理解是:既然你们都不反对,那我就不和你们废话了。
二月二十日,集结军队三征高丽的诏令再度从洛阳发出,迅速传遍隋朝天下。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大隋王朝的死亡通知书。
当时的杨广绝对料想不到,曾经强悍无比的隋王朝竟然会在这张死亡通知书发出的短短四年后便訇然瓦解。
大业十年三月十四日,杨广率领三征高丽的大军再次向涿郡出发。
士兵们一路上纷纷逃亡。
三月二十五日,杨广抵达临渝宫(今河北抚宁县东),在郊外祭祀黄帝;并且斩杀抓回来的逃亡士卒,用他们的鲜血祭祀战鼓。
然而,士卒大量逃亡的现象依旧屡禁不止。
七月十七日,杨广终于带着这支充满恐惧和抵触情绪的军队到达怀远(今辽宁辽中县)。同时,来护儿的水军渡过渤海,在毕奢城大败前来迎战的高丽军队,并乘胜渡过鸭绿江,兵锋直指平壤。
此时的高丽实际上也已经精疲力竭了。
很显然,这是一个麻秆打狼两头怕的局面。
这两次丧师费财的大战固然拖垮了隋帝国,但同时也让小小的高丽元气尽丧。此刻的高丽军民普遍存在着怯战心理,尤其是一年前的那场辽东之战,至今还让他们心有余悸。
面对卷土重来的隋朝水陆大军,高丽王高元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他最终只好选择了妥协。
七月二十八日,高元遣使前往隋军大营,向杨广奉上了降表。为了表明诚意,高元特意把流亡高丽的斛斯政逮捕、用囚车押回。
如果是前两次,杨广一定会断然拒绝投降,并且亲自攻进平壤、活捉高元。但这一回杨广却忍不住一阵窃喜。
因为——今非昔比了。
大隋帝国风起云涌的叛乱已经不能让杨广再漠然置之了。只要能尽早使高丽臣服,让自己捞回一个圣明帝王应有的面子,杨广就感到很满意了。更何况一路上亲眼看见那么多士兵不顾砍头的危险纷纷逃亡,更让他这个南征北战的皇帝对隋军的真实战斗力有了一个比较理性的评估。假如真的跟高丽决战,是否能踏平这个强悍的小国,是否真能把高元手到擒来,其实杨广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所以,面对高元那份辞真意切的降表,杨广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他的投降,并即刻传令来护儿班师回朝。
三征高丽就这么不尴不尬地落下了帷幕。
杨广和他的隋帝国终于取得了一个聊胜于无的、自欺欺人的、充满虚幻和自慰色彩的所谓“胜利”。
对隋帝国的许多将领来讲,这种阿Q式的胜利让他们感到极为难堪。
不,是让他们觉得万分耻辱!
一征高丽大败而回,二征高丽无果而终,三征高丽不了了之,这到底算哪门子事?!
就在杨广明令来护儿班师的时候,老将来护儿就曾经想抗命不遵、自取平壤。(来护儿集众曰:“大军三出,未能平贼,劳而无功,吾窃耻之!”《资治通鉴卷一八二•隋纪六》)虽然来护儿最后还是被部下劝服,悻悻然班师回朝,但三征高丽最终居然是这样的结果,实在是让人有理由为之伤心扼腕。
大业十年八月初四,杨广从怀远班师。大军行至邯郸(今河北邯郸市)时,当地变民首领杨公卿突然率八千部众袭击禁军后卫第八队,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抢走了四十二匹膘肥体壮的上等御马。
此次遭袭虽然没有对杨广造成威胁,却在杨广心中投下了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
如今的大隋天下到底有多少反贼?!
没有人数得清几年来隋帝国到底爆发了多少叛乱、冒出了多少反贼,唯一能描述事实的说法只能是——数不胜数。
自杨玄感起兵后,新一轮的农民大起义数量更大、范围更广,几乎到了无郡不乱、无处不反的地步。
下面我们就罗列一张清单。这张清单很长,而且仍然是不完全统计,不耐烦的读者大可以一跳而过:
大业九年七月,余杭(今浙江杭州市)人刘元进、梁郡(今河南商丘市)人韩相国各自起兵响应杨玄感。刘元进部众数万,进据吴郡(今江苏苏州市),自立为天子、设置百官;韩相国部众十余万,被杨玄感任命为河南道元帅。
八月,吴郡人朱燮、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管崇起兵,共推刘元进为主,随后皆任尚书仆射,有部众十万,屡破隋兵。同月,信安(今广东高要县)人陈瑱起兵,部众三万,攻占郡城。
九月,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人彭孝才起兵,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吴海流起兵,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人梁慧尚起兵,东阳(今浙江金华)人李三儿、向但子起兵。
十月,东郡(今河南滑县东)人吕明星起兵。
十二月,唐县(今河北唐县南)人宋子贤,自称弥勒佛下生,聚众举行“无遮大会”,准备起兵袭击路经此地的杨广,后来事泄被杀。同月,扶风(今陕西凤翔县)一个叫向海明的和尚亦自称弥勒出世,率数万部众起事,随后称帝,改元白乌。
日后声势浩大的杜伏威、辅公祏起义也是发生在这个月。杜伏威是章丘(今山东章丘市)人,辅公祏是临济(今山东章丘西北)人,二人是刎颈之交。杜伏威时年才十六岁,但勇猛异常,出战必定在前,撤退必定殿后,所以被部众推举为首领。杜伏威自称将军,率部转战淮南,先后吞并了另外两支变军苗海潮和赵破陈的部众,声势大阵,随即进逼江都,大破江都留守宋颢的部队。
大业十年二月,扶风人唐弼起兵,自称唐王,立李弘芝为帝,有部众十万人。
四月,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张大虎起兵。
五月,延安(今陕西延安市)人刘迦论与匈奴人结盟,自称皇王,改元大世,有部众十万人。
六月,建安(今福建建瓯市)人郑文雅、林宝护起兵,部众三万,攻占郡城。
十一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人司马长安起兵,攻占郡城。同月,离石(今山西离石县)的匈奴部落酋长刘苗王聚众起事,自称皇帝,部众数万人,大破前来围剿的隋军。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二月,上谷(今河北易县)人王须拔起兵,称“漫天王”,国号燕;另一变民首领魏刀儿,号“历山飞”;各有部众十余万,北联东突厥,转战于燕赵地区(今山西、河北等地)。
……
够了。
不需要再罗列了。
这个刚刚取得统一还不到三十年的大隋帝国如今已然分崩离析。
大业初年那个“社会稳定、民生富庶、四海升平、万邦来朝”的所谓盛世早已经荡然无存!
仿佛只在转眼之间,隋炀帝杨广就驾着他的帝国马车从大业的巅峰一头坠入黑暗的深渊。
可这一切并未引起杨广的充分警觉。
他依然自信满满地认为,遍布隋帝国的这一群群由泥腿子组成的乌合之众只不过是一时猖獗,不用几年就会被官军荡平剿灭。
所以,煌煌大业仍将一如既往地向前推进,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大业十年十月底,杨广刚回到西京长安就迫不及待地发布了一道诏书,命令已经向隋朝投降的高元按照臣藩之礼入朝觐见。
为了征服高丽而损失惨重的这个大隋天子需要一点最起码的补偿。
哪怕纯粹是精神上的。
然而,让杨广大失所望的是——高元一点反应也没有。
杨广在长安苦等多日,不用说高元,最后连一根高丽人的毛也没见着。
诈降。又见诈降!为何我的人生总见诈降?!
杨广恼羞成怒。杨广严重失衡。杨广几欲喷血。最后杨广说——老子要四征高丽!
谁也别拦着我!
是的。杨广说他要四征高丽。
即便不能证明自己可以,他也要证明自己不可以。
然而,不管可不可以,杨广什么也证明不了了。
倒不是说有谁拦着他。
谁敢拦一个精神严重失衡的、愤怒得要喷血的、永远说一不二的骄狂帝王呢?!
其实——是命运拦住了他。
是空空如也的国库拦住了他。
是大隋帝国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的无情现实拦住了他。
因为帝国再也没有那份雄厚的国力去为杨广提供一百万军队及其所需的物资和粮饷了。
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杨广郁闷难当。
为了消除自己的郁闷,杨广决定北巡——第三次北巡。
四征高丽的钱花不起,三次北巡的钱他还是花得起的。
大业十一年八月初五,杨广向帝国的北部边境出发了。
此时的杨广并不知道,一场比三征高丽的失败更让他难以想象的噩梦正悄悄匍匐在道路的前方。
准确地说,它匍匐在雁门郡……
(第一章完;第二章《帝国的崩溃》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