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4-25 17:19:25
第二十一章:咱们为的是老百姓,老百姓觉得好就行了
1
第三天,政府大院儿基本修好,火焰带着四个班子领导站在政府大楼门口看大院。
所有领导都被政府大院儿的情景惊呆了。虽然,领导们都听说了这个情况,或者到政府办事儿或者路过政府看到了这个情况,但是今天一见,仍然叫他们震惊不已。因为一个上丨访丨群众受了一点儿委屈,就拆掉近百万修起来的政府大院儿,是不是反映过激了?道歉行不行?赔礼行不行?给精神补偿行不行?非得毁掉这个大院儿才解气吗?这是老百姓的意思吗?李春林要的是这个结果吗?这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行为是否正确?显然,细究起来是有毛病的,这是国家资产,凭什么任意破坏,谁给你们的权力?虽然领导们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虽然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他们都不会说出来。张万发、曲云山不好插嘴,因为事先没有征求人大、政协意见就是不想让你插嘴;邱东亚是县委副书记,更不好过问大书记决定的事;政府副县长官小位微,更不会说什么。“都不说什么”也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中国的特色文化,从五千年的奴隶制、封建体制衍生出来的,可以把它叫作“仕途文化”。领导们知道自己骨子里有这种“仕途文化”,但他们认为,火焰的骨子里也有封建的东西,可以叫做“权力文化”,从他运用权力和使用干部上看,他是典型的“乾纲独断”,“唯我至尊”。
日期:2012-04-27 08:09:44
2
火焰清楚,很多干部对拆大门有想法,确实,事情做绝了,就有做秀之嫌。
火焰笑着对四个班子领导说:“大家看了这个院子都很惊讶是吧?我给你讲讲什么是‘农家’思想。这个有必要知道,知道了就会理解县政府为什么要把政府大院搞成农家大院。”他一边带着大家走,一边讲,“首先从后稷讲起,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官。据说,后稷的母亲名叫姜嫄,属于有邰氏部落。一天,她到郊外去求神,路上看到一对很大的脚印,便好奇地用自己的脚去比试这双脚印,她的脚刚踏上脚印里拇趾的地方,便感到全身一震,回到家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十个月后,姜嫄生下了一名男婴。她的家人认为这样奇异的事情是个不祥之兆,便将这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抛弃在田野里,让他自生自灭。没想到,许多动物纷纷来保护这个小男孩,一些雌性的动物还给他喂奶吃。人们更害怕了,断定这个男婴是个妖魔,便把他放在了寒冷的雪原上上,可是人还没走远,鸟儿都飞下来,用翅膀给男孩挡风寒。人们终于感觉到,这个男婴不是妖魔,是受神仙相助,于是把他抱回来,还让他的母亲抚育,并给他取名,弃。弃小的时候,就常向大人学着采集植物的种子,学种麻和大豆。长大后,他更喜爱种植各种庄稼,懂得选择不同的土地种植不同的作物,还懂得选择良种、拔草等田间管理的技术,而且能从作物的成熟早晚以及外观性状去区分作物类型。弃在长期的耕种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他种的庄稼横竖成行、整齐划一,大豆茂盛、谷粒饱满。四方远近的人听说弃很会种庄稼,便都跑来向他请教,他就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农耕知识和经验都传授给大家。在弃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种的粮食连年丰收,逐步摆脱了仅靠打猎、捕鱼和采食野果为生的生活。尧帝听说了弃的事迹后,立即推举他担任部落联盟的‘农师’,指导部落群众进行农业生产。到了舜帝时,弃又被请来担任‘后稷’,主管部落联盟中的农事。因此,后人又将他称为‘后稷’。后稷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劳,把他葬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都广之野’。这个传说故事说明了在远古时代,尧舜两帝就开始重视农耕,明白了农耕和社稷的关系。”
关久长认真听着,“学富五车呀火焰书记!”
火焰继续讲着,“农家,是先秦在经济生活中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农家列为九流之一,并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大意是:农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掌管农业的官职。他们劝导人民耕田种桑来使衣食充足。所以古代最重要的八件政事,第一就是吃饭的问题,第二就是货物的问题。孔子说:‘要重视民众吃饭的问题,这就是他们的长处。等到鄙陋的人来实行农家的学术,认为用不着圣明的君王,想要使君民一起耕种,这就违背了君臣上下的次序。‘所重民食’也正是农家的特点,尊神农氏。农家学派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
领导们有的在听,有的心不在焉。觉得火焰太能扯,一个院子,你想改就改吧,扯到几千年前了,扯到十万八千里了。讲到这儿,他的嘴都干了,大家以为会就此结束,可他向关红锦要了一瓶水,喝过又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