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心路,盛唐明镜:一代女皇亦凡人》
第44节

作者: 实梦zs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26 13:33:28

  片刻时间中,武才人心中有些发愣。
  宫外守候着的内侍监带着众宫人立刻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来到床前三尺外站住,躬身问道:“皇上有何吩咐?”
  皇上简捷的说道:“下一个。”
  内侍监应了一声,走上前来,掀起帐幕,这才明白过来的武才人的如花身体已经映入这许多人眼中。她此时还不能接受皇上要立刻撵她走送她回掖庭宫,然后再送来下一个承宠的女子的事实,因此有些愕然。
  内侍监的目光却先盯着她身下的白娟帕看了一下,当他满意的看到鲜血所画的桃花的时候,他微微满意而放心的点了点头,然后看了看初次承宠的武才人,对身后的宫人说道:“来服侍武才人更衣。”
  两名宫女立刻走上前来,握住武才人的双臂,一左一右的将她架了起来,略有些粗鲁的将她从床上扶起,似乎这样事情早已做惯。

  这一动作,又触动了武才人刚刚缓和了的痛楚,不由得微微呻吟了一声。她此时根本无法自己站起,而两个宫女似乎力气甚大,将她架在床旁,另两个宫女着熟练的为她套上了刚才抛在地上的衣衫,然后扶着她在龙床前跪下,向皇上谢恩。之后又扶着她退出,退出之时,武才人看见了等候在外面浓妆艳抹满脸喜色正在等候的崔才人。她将在武才人退出之后进入殿内侍候皇上。
  出了甘露殿,坐上来时的安车,武才人松了口气,这才觉得身上疼痛不止。
  这就是承宠了吗?承宠就是这样难受的一件事情吗?自己今日的表现能让皇上满意吗?她带着满心的疑问回到了掖庭宫自己居住的院子,被两名大力的宦官架入房中,一直等候的香杏将她扶上床去,盖上被子,侍候着她入睡。
  可是,这一夜她也是难以入眠。
  而此时的太宗皇帝,已经又临幸了一名女子,而他对这名女子的兴趣,却明显不如武才人。
  他有些奇怪,这样年轻的女孩子,怎么会有如此的妩媚,而她又姓武,简直是天生尤物。只是,这种尤物却不能得到太宗的怜悯与疼惜,因此他在宠幸武才人的时候丝毫没有如同昔日怜惜徐惠一样。

  太宗喜欢的是如同长孙皇后、徐惠这样知书达理贤惠可人的女子,而武才人这样妩媚魅惑的女子,只是在身心疲惫的时候舒缓自己的情绪的工具而已,而一旦舒缓之后,这女子却并不能进入太宗的心灵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注:武则天和徐惠二人谁先入宫,无法考证;武则天在入宫后是否立刻被宠幸,也无法考证;甚至有些人对武则天是否得到过太宗皇帝的宠幸都持怀疑态度。这里,我安排了徐惠和武则天同一时期入宫,因为这种可能性很大,然后根据后来徐惠得宠的情况,安排徐惠先得了皇恩,所以武则天在未被宠幸之前,就已经领略了宫中的寂寞与艰辛,因此在第一次见到太宗的时候会有魅惑的表现,太宗才会有媚娘这个赐名。

  根据后来武则天企图当皇帝,说是有首民谣《武媚娘》,正应了自己的名字。其实,这是个本末倒置的过程。应该是本来确实有民谣,然后太宗皇帝知道了,见武则天姓武,于是就给了她民谣的名字,也是好听好记的意思。之后,武则天将这个事情给反过来说,就成了顺应天命了。当来,史书上古代的皇帝出生都有异相,那其实都是后来掌权后让史家给加的,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成王败寇,成了皇帝,想说自己是什么都可以。后来的李君羡事件是同一个道理。)

日期:2012-04-27 14:36:21

  附录:相关人物背景,全部按正史记录或推测,不戏说!是对正文的补充以及评论。
  2.冤冤相报女皇了:武则天的出身、童年生活、与亲人的关系对她后来对亲人态度的影响。(接上)
  这样平静的过了五六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李渊被迫退位成为太上皇。史书上说李世民对父亲是很孝顺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李渊在位的时候立建成为太子,建成和元吉又笼络李渊的妃嫔尹、张二人,导致李渊对李世民并不公正,最终李世民要通过政变来夺位,并且逼迫父亲杀死李渊的十个孙子,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退位。由此可知,父子二人的关系并不太好。李世民继位之后,再找父亲出来宴乐,演的多是歌颂自己的《秦王破阵乐》,曾为大唐天子的李渊心中的想法可想而知。若不是长孙皇后贤惠,李世民又讲究名声,李渊的待遇可能更差。

  既然如此,武士彟在贞观朝就不可能得到皇帝的宠爱,只是因为他当时是外职,也没涉入皇子之间的内部斗争,因此也未受贬抑,但是风头不如从前了。这样过了四五年,在武则天十一岁的时候,武士彟过世。
  当时武士彟的两个儿子元爽、元庆年纪已经很大了,在京城任小官。他们有着官二代、富二代纨绔子弟的所有恶行,不学无术,妄自尊大。当时的世家子弟都很注重教育,因此虽然家世辉煌,但是后代中也很多谦谦君子,在这一点上,元爽、元庆远远不如不说,更没有父亲那种精明和善于钻营的能力,就是两个二百五。这一点从后来武则天为皇后时给他们加官他们所说的话可以看出。
  杨氏不是文水人,在武士彟过世之后应该不可能去那里的乡下居住,应该会到长安城中武士彟的官邸居住。因为杨氏没有儿子,武士彟死后,他的长子就成为一家之主,元爽他们兄弟一来跟杨氏身份差异很大,因为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他们不可能喜欢杨氏;二来他们想到自己的母亲为父亲辛劳一生,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死了都得不到父亲的看望拜祭,而这位杨氏继母一来就可以享受所有荣华富贵,心中自然不平。

  现在,机会来了,本来就很讨厌杨氏母女的元庆、元爽兄弟,又是没有什么文化修养只凭自己喜好的两个人,自然会想尽办法虐待杨氏母女。若不是杨氏的娘家身份显赫,杨氏出嫁的时候婚主是桂阳公主,杨氏的境遇可能会更凄惨。
  当时,流行大家庭住在一起。武士彟在乡下有三个穷哥哥,这个死后他们都已经死了,但是他们的子孙还在世,这些人就是武则天的堂哥。他们自然不愿意留在穷乡避壤里,都住到了武士彟的国公府邸中,他们自然跟元爽、元庆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同气相求,欺负杨氏。其中有一个堂兄怀亮的寡妻善氏欺负杨氏特别厉害。
  在这种情况下生活了三年,武则天不可能不对这些虽有血缘关系但是连外人都不如的兄长们恨之入骨。她进宫之后,在太宗后宫十几年默默无闻,姐姐和妹妹也都出嫁,想到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忍受这种屈辱痛苦,她不可能觉得不难受。武则天虽然不是才高八斗的才女,但是在眼界和学识方面也绝对超过这些无知粗鄙的兄长嫂子们,心中对他们除了憎恨应该也只有蔑视了。
  入宫之后,很可能是对这些兄长的痛恨,还有对母亲的同情,支撑武则天渡过了十几年的艰难岁月。也有可能她身体中一直都流淌着父亲那种善于经营的血液,才能够如父亲一般把握时机改变命运。
  (待续)
  每一点三天一更,更完一条出一个整理版。四五千字一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