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七十年》
第1节

作者: ccgq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4-10 22:53:00
  代序
  这是我的父亲,以第一人称亲笔写下的故事。故事里有阅尽世事的积淀,更多是父亲的亲历。故事跨越70年,每个小人物的命运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行。
  每次静心阅读,都会为之感动。每一字每一句,娓娓道来,都凝结了一位饱经沧桑的古稀老人对生活的热爱。
  一江风雨,两鬓风霜,生活,比故事更传奇。

  [引子]佃农
  富饶美丽的松花江,蜿蜒流淌数千里,滋润着沿岸的山川土地, 我家就住在伊通河、饮马河与松花江交汇处的岗子屯。这里土肥水美,素称鱼米之乡。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以农耕为主,农闲时就去江边河套里捕些鱼虾食用。这里土质肥沃,所产的粮食都是优质的,特别时有一种谷子叫“朱叶青”,碾出的小米,做熟饭后,一打开锅,香气扑鼻,吃起来醇香可口,据说还曾经纳为贡米呢。松花江的鱼更以品种齐全,味道鲜美而远近闻名。这就时我引以为豪的美丽的家乡。

  听老人说,我们家在这里繁衍生息了七代人,一百五六十年了吧。那是晚清时候,我爷爷的太爷爷,只身闯到关东,辗转来到松花江边,看中了这地方,就停留下来,挖个小地窨子,置办了锅碗瓢盆和垦荒的工具,开始生活下来。再后来,爷爷的太爷爷讨了老婆,生儿育女,一代代繁衍下去,逐渐枝繁叶茂。
  几十年后,也就是中华民国初期,到了我爷爷这一辈,堂叔伯兄弟已经有二十几个了。我爷爷亲兄弟三人,及各自的子嗣家眷,加上我太爷太奶,总共四十几口人生活在一起。这样一个大家庭并没有什么经济实体。自家有三垧地,勉强够几十口人吃粮,日常生活开销还要靠给人家打短工挣钱来维持。虽然不宽裕,但还是可以过得去。生活在那个年代,又在远离发达城市的边远山村,祖辈没有文化,也不曾有什么见识,于是各自满足现状,日出日落,春种秋收,日复一日地继续下去。

  一晃又是十来年过去,到了父亲和叔叔们该上学的时候了。穷人家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每个孩子都去念书,只能让每一家的长子去念三年书。父亲是爷爷的长子,顺理成章去念了三年私塾,回来时已经是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我那些叔叔们也一个跟着一个长大了,各方面的开销也逐步增多,加上又都快到谈婚论娶的年龄,老一辈开始为以后的生活盘算和发愁了。

  父亲虑事比较早,家里的情况他也明白,如果不想点别的生计就再也维持不下去了。毕竟念过几年书,父亲脑筋比老一辈开化得多。他出去转了一圈,找师长们,同窗们和朋友们探讨生计问题。有的主张他去经商,可自己没那么多本钱;有的主张他去当兵,可那个兵慌马乱的,军阀混战的年代,你到哪儿去参军是对的呢。谁也拿不准哪。最后,老亲少友建议说,“你们家这么多青壮年劳动力,应当拴车买马,买农具,自家地少,可以在外租地种,总比扛活儿和给人家打短工强啊。” 就这样,爷爷和我的太爷爷们商量了一下,就在自己家筹集了一点本钱,又四处借贷了点钱,到集市上买了几匹马,置办了农具,回来托人租种了徐姓地主十垧地,开始了佃农生涯。

  日期:2012-04-10 23:55:11
  [第二章]乱世
  这样生活了几年后,父亲已经长成一个浓眉大眼,身材魁梧的大小伙子。他能言善辩,刚毅又带些自负,在乡里被公认为是个精干出众的人。虽不是地主财阀,日子过得却很红火殷实,很受乡亲们仰慕。于是很多人上门提亲。后来有一位乡邻给介绍了邻村的大家闺秀,与父亲同是22岁,模样俊俏在十里八村是出了名得。相亲后双方都很满意,家长和族人们也都皆大欢喜。亲事就这样定下来。一家人忙活了大半年精心准备婚礼,秋后就结婚了。婚后夫妻恩爱有加,生活和谐美满。

  家庭是美满的幸福的,但是与此同时,社会却经历着重大的动荡,充满了苦难不安。由于连年军阀混战使得国库空虚,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就压到贫苦的百姓头上。日本鬼子进入东北后,建立了他们的商会,控制了东北经济。他们不允许老百姓吃大米白面,一被发现就被他们抓去按经济犯处决。父亲亲眼见过他们把人装进皮口袋吊在高杆上,再猛地放下来重重摔在地上,这样反复几次,人就被活活摔死了。更有甚者,是小日本盘踞乡里地开拓团,大白天三五成群,只穿丨内丨裤横行在大街上。有多少不幸地女性惨遭蹂躏,而那些官府要员们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黎民百姓真是苦不堪言,期盼着哪天中国人能自己当家作主哇!

  我的父辈们,也同数万万同胞们一样在苦难的大环境里挣扎着。外侮的侵扰,国民党腐败政府的压榨,地主老财们的盘剥,劳动成果所剩无几,只能勉强维生。
  苦难的岁月捱到1936年,我的大姐降生了。次年后,我二姐和大哥相继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的叔叔伯伯们也已经娶妻生子。我们的大家族已经扩大到五十几口人。本来生活就已经很紧巴,地主们的地租又提高了三成,这样就维持不下去了。父亲同家人商量一下,决定不干了,就举家搬到扶余县新站乡新立屯,租了姓井的地主二十垧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1945年,我匆匆来到这个世界上。几天后,日本鬼子宣布投降了。在这块黑土地上横行了十四年后,仓皇逃回小岛去了。老百姓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放鞭炮,摆酒宴,庆祝了好几天,向往着从今以后可以过上太平日子了。
  好日子没过几天,全面内战开始了。***领导的新四军和八路军,一面和国民党作战,一面在农村发动了土改运动,在解放区发动贫下中农一起向地主老财和恶霸势力发起无情的斗争。
  1947年底,我们屯里进驻了解放军武装工作队。土改运动进行得迅猛异常。首先是地主恶霸和富农挂牌游街,清剿财产,交出土地,扫地出门;然后是富裕中农也一律清剿一切财产。
  我家虽然是佃户,但是因为人强马壮,家底齐备,就这样被农民协会定为佃富农,也在斗争之列。车马农具,家中细软,一律被分掉了。
  就这样,我家这个所谓“大户”就散灶了,各支亲眷各奔东西。爷爷奶奶暂时寄住在一个远方亲戚家得仓房,父亲母亲领着哥哥姐姐和我住进一个场院的打更房里。数九寒天,小屋四面透风,一家人瑟瑟发抖。没有被褥,一家人只能凑在一条破麻袋片下御寒。因为冷,又没有被盖,只能穿着衣服睡觉,时间长了,身上生出许多虱子,刺痒难耐,就用手使劲挠,挠破了长疮了,母亲眼泪汪汪地望着我们,深深叹口气,很是无奈!

  祸不单行。一家人正痛苦地一天一天打发日子的时候,有一天,外面天气很暖和,吃完早饭,大姐领着二姐,哥哥,背着我上街玩儿,在一家院外墙根儿下歇脚。(待续)
  日期:2012-04-11 23:13:20
  [祸不单行。一家人正痛苦地一天一天打发日子的时候,有一天,外面天气很暖和,吃完早饭,大姐领着二姐,哥哥,背着我上街玩儿,在一家院外墙根儿下歇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