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郎风月传》
第60节

作者: 司马懒懒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司马攸轻轻点了点头,疲惫地闭上眼睛,低声叙说:“爹爹在世的最后一段时间,大哥的人防守得特别严密,不仅不轻易放我入内探望,连与我交好的羊琇、裴楷、王济等大臣也排斥在外,生怕爹爹受到我们蛊惑,会做出什么对他不利的安排。爹爹虽然心里明白,但他那时精神短少,身边心腹之人又都被大哥换走,只能听之任之。所以我一直等到爹爹弥留之际,才得以跟随嗣母见到了爹爹。”

  说到这里,司马攸的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似乎想平息心中的情绪:“那个时候大哥也在,爹爹就拉着大哥和我的手说,曹家之所以社稷凋零,主要原因就是贬抑宗室,手足相残。爹爹逼着大哥和我发誓,绝不重演曹丕曹植的旧事,日后一定要兄弟同心,共保司马氏的荣耀,否则他在九泉之下也绝不安生……”
  “文王一心都在为你着想。”潘岳知道司马昭果然把当初自己的谏言听进了心里,不仅火速安排司马攸与权臣贾充家联姻,临死时还在为保护司马攸而费尽心力。

  “爹爹的心里,其实一直都在担心我的将来。”司马攸说到这里,眼中又浮现出悲哀欲死的神色,“他当众册封为我卫将军后,又留下我单独说了几句话,说他知道我还小,并不能胜任卫将军的职位,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大哥掌权之后,我可以用手中的兵权去换取任何我想要的东西,而他能为我做的,也只能是这些了……”
  潘岳默默地点了点头。虽然司马昭的为人有诸多可堪诟病之处,但他对桃符,却是一个好父亲。一旦司马攸主动交出兵权,天下舆论必定站在司马攸这边,那司马炎就算想要有所动作,也不得不对自己的声誉多加考虑。
  “对了,爹爹还对大哥提到了你。”司马攸看着潘岳,想起他之前因为司马家几乎丢掉性命,此刻终于可以宽慰一下他了,“爹爹说,潘岳本性纯良,日后除非犯有大逆,不得加害。”
  “桃符!”潘岳猛地直起身子,紧紧握住了司马攸苍白冰冷的手。他明白司马昭这句话的分量,而他更加相信,这句话是司马攸在司马昭死前为自己争取来的。
  “爹爹一直记得他煮茶时你说的话,所以这是你应得的。”司马攸用力捏了捏潘岳的手,勉强一笑,便缩回手去,下意识地捂住心口皱了皱眉。
  见司马攸不打算再开口,潘岳等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道:“可是这些,都不能解释你为什么五日不进饮食。”他明知道这个时候应该让司马攸好好休息,可若不解开司马攸的心结,只怕他永远无法真正康复,所以潘岳只能狠下心逼问:“难道你心里,觉得文王的死与你有关?”司马昭一向身体强健,却在处斩嵇康之日对司马攸发怒后开始染病,外界因此有传言是司马攸气病了晋王,因此才丢掉了世子之位。

  司马攸睁开眼睛,仰望着头顶白色的帐幔,半晌才缓缓道:“檀奴,你还记得当年管辂为什么要杀我吗?他说我身负六凶星相,将来必定殒身、灭家、亡国、乱天下,说不定现在命运的车轮已经开始转动了。”
  “十年前妖人的胡言乱语,你怎么还没有忘掉?”潘岳恨极,不顾礼节地呵斥道,“文王何等睿智之人,若是他也相信那妖人的话,当初怎么会杀了管辂将你救回来,这十年间又怎会对你宠爱有加?如果你因为触怒过他就觉得对他的死负有责任,甚至自罚一般不饮不食,你以为他在天之灵就会安生吗?”
  “不,不是这样的。”司马攸难得见到潘岳动怒,急切地摇着头,语气却因为太过激动而断断续续,“我说的,是以后的事情……连爹爹都预见到了,我以后在大哥手下,实在不知如何自处……如今仍有不少宗亲大臣念着当初景王的恩德而拥戴我,若是以后真的走到了与大哥……与大哥对立的那一步,只怕那殒身灭家、亡国乱天下的预言就真的会实现了!”
  潘岳心中一沉,只觉得呼吸都憋闷起来。司马攸一向内敛自持,在父母兄长面前都是一派雍容沉静的风范,大概只有在自己面前,他才会露出这种脆弱凄惶的神情。至于司马攸所描述的二王争权的图景,对于一向以儒家君子、甚至圣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司马攸而言,确实比死亡更加可怕,可这种未来,偏偏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决定的。
  “桃符,你想做皇帝吗?”虽然四下无人,潘岳还是将声音压到了最低,在司马攸耳边轻声问。
  “不!”司马攸仿佛被黄蜂蜇到一般瑟缩了一下,随即看着潘岳惨淡地笑了笑,“我的理想,你还不清楚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圣人早已指明的道路,我只愿追随在大哥身后,帮助他结束这个乱世,还百姓一个河清海晏、安居乐业的盛世。”
  “既然如此,便容易了。”潘岳点了点头,静静地说出一句话,“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这句来自《论语》的名言司马攸自然是知道的。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在世上生存,靠的就是正直。不正直的人虽然也能生存,不过是因为他侥幸避过了灾祸。混沌迷茫多日的心中仿佛看到了一缕曙光,司马攸恍然问:“你的意思,是要我秉持直道?”
  “不错。《易经》里说,‘直其正也,方其义也。正人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潘岳看着好友渐渐疏朗的面容,继续鼓励,“桃符,你一向是中正君子,只要你秉持正直公义之心,以直道事君待人,堂堂正正,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可迟疑和惧怕的呢?”

  “是啊,最不济,也能在后世留一个清清白白的名声。人生所求,无过与此。”司马攸微微一笑,似乎找到了支撑自己的力量,“檀奴,你会陪着我的吧?”
  “君臣之义,朋友之情,潘岳定不敢相负!”潘岳知道这些儒家的大道理司马攸自己未必想不出,他所需要的,不过是志同道合者的支持罢了。想到这里,潘岳站起身一撩衣摆,正色敛容就要下拜,却被司马攸一把拉住。两个人四目相交,双手相握,虽然再未出一言,但彼此却都清楚,所谓生死一诺,从他们幼年时就已许下,延续至今从未褪色,反倒历久弥坚。
  一个人影悄悄地从静室门外退了出去。
  文王司马昭的葬礼之后,在石苞为首的重臣逼迫下,魏国天子曹奂下诏禅位。十一月十二日,晋王司马炎登皇帝位,改国号为晋,将咸熙二年改元为泰始元年,封十一位异姓功臣为公爵,石苞以首功位列第一,贾充、冯紞、荀勖等人皆有封赏。

  司马炎即位后,追封司马师为景皇帝,司马昭为文皇帝,并一改曹魏体制,下诏以“曹氏抑损宗室,夷于平民,山陵未干,祚移他姓”为由,册封司马氏二十七人为王,其中司马攸乃是皇帝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封齐王,食邑最广,地位最尊。
  一代新朝,自此开始。
  辞京辇兮遥迈,降远游兮东夏。
  ——潘岳
  泰始二年的正月,是晋朝开国后的第一个新年。为了彰显新朝气象,皇帝司马炎一改曹魏的节俭作风,亲自下令从府库拨款,将太极殿、明光殿和后宫大大小小的殿宇修葺一新,后妃宫人们的衣饰也各有赏赐。由于司马氏代曹魏称帝的过程完全是水到渠成,退位的魏帝及宗室也颇受优待,因此国境内处处太平顺遂,宫城内外,皆是一番喜气洋洋的欢乐气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