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寂的宋词——跌落宋朝的蝴蝶》
第14节

作者: 一金一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4-09 11:16:29

  【范仲淹简介】 (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后迁居苏州吴县。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部分诗词文鉴赏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答梅圣俞灵乌赋》
  危言迁谪向江湖,放意云山道岂孤。
  忠信平生心自许,吉凶何卹赋灵乌。
  《明月谣》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钩微。
  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馀辉。
  不掩五星耀,不碍浮云飞。
  徘徊河汉间,秀色若可餐。
  清风起丛桂,白露生阶兰。
  高楼望君时,为君拂金徽。
  秦以尧舜音,此音天与稀。
  明月或可闻,顾我亦依依。
  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

  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日期:2011-04-09 22:19:48

  四、欧阳修:三十九岁的醉翁
  (一)愤怒的书简
  夜深了,就着一壶酒,欧阳修铺开了纸墨。五月的热风,拂过帘栊。端午虽过,然空气中粽叶的清香仍时有传来。北宋汴京城里的夜市,尚未打烊。对于欧阳修来说,白日的公务过后,夜晚正是捧读吟诗的好时光。然而今夜,他心绪难宁,提起笔来,百感交激。深思半晌,他愤然抬腕,挥毫写下: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
  三十岁的欧阳修,能作得一手好文章,但公元1036年5月的这个晚上,他沉浸在无言的焦虑之中,无法作词,或者写诗。这个倒冠落佩、驰名上京的洛阳才子,因为范仲淹等人的相继被贬,觉得自己责任在身,必须一跃而起,为贤者的被逐与离去,作出必要的抗争。
  前不久,范仲淹得罪当朝宰相吕夷简,五月初九日被贬饶州。贬文继下,秘书丞、集贤校理余靖挺身而出,认为数逐言事者,恐怕不是太平之政,请求“速改前命”,五月十五日被贬筠州。接着,馆阁校勘尹洙也上疏辩论,主动请贬。五月十八日,尹洙也被贬郢州。宰相罢斥范氏的理由,是“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这条罪名,很明显,依吕夷简在朝中三次入相的资历与声望,无非是要通过这一举措,打击一批藐视宰相权威、敢于议论时政、口出逆耳之言的年轻改革派成员。

  短短十天的时间,欧阳修惊觉到,满朝官员,平日里都是之乎者也,学问深厚,可一到临事之日,噤若寒蝉,大多选择了长门相掩,避席畏谈。这个晚上,欧阳修所要写的,是一封信,给当朝言官,他的同事——左司谏高若讷。
  欧阳修心中充满激愤。之所以要写信给高若讷,是因为朝旨明确规定,禁止百官越职言事,能对此事有发言权的,是负责言事的官员。欧阳修的职务,只不过是人微言轻的馆阁校勘而已,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上,他都不能与高若讷平起平坐。怒火升腾,无怀拂怀,迫使欧阳修将怀疑和责问投向这个坐不能忍的同僚。
  借着酒意,欧阳修继续下笔,大意是:我十七岁时就知道你进士及第,那一榜中,我只听说过宋祁、宋庠、叶清臣和郑戬四人,因为你“无卓卓可道说者”,我不清楚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十一年后,我再到京师,问过我的朋友尹洙是否贤人,说你正直有学问,是君子人,但你身为言官,一直未有精彩言论,随波逐流,我仍然怀疑。相识之后,听你议论前朝旧事,历历可听,口才文章都不错,虽然我怀疑你是否真君子。可是,相知结识十四年来,我直到今天,根据你在范氏被贬事件中的所言所行,才深深知道,你,高若讷先生,绝非一个君子!

  这样的开场白,在中国书信尺牍史上,十分罕见。鸿雁传书,尺素传情,书简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交际工具,书信更多的沐浴人际春风,展示个性品质,而在信中干戈相向、口诛笔伐的,鲜而少见。即便是魏晋时期的嵇康,个性峻切,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尽管坚决辞谢仕进,措辞也还是柔中带刚,留有余地。嵇康在另一封《与吕长悌绝交书》中,对于奸污弟媳、反诬一口的好友吕巽,也不过是“无心与足下交矣”、“临书恨恨”的字样。

  相较之下,欧阳修给高若讷的信,明刀真枪,几乎不留任何情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