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铁看见小万出来,忙迎上前去,把那只刚才搭在狮子身上的手搭在小万肩上。“姐夫,我们一起去喝两杯吧,我到《蓝岛城市报》去了!”
“《蓝岛城市报》?”小万有点不明白,“你去……哦,你也来征订报纸。”他马上明白了。
“是啊,我在他们发行部。”
“你动作真快啊。你不是想当记者吗?”小万问。
“唉,也是没办法。”白铁说:“人家现在不要人,就是缺搞发行的,我先进去再说吧。发行也就是一阵子的事,以后再找机会。我自己印了个名片,反正看名片大家都一样。”
白铁递了张名片给小万,小万一看,果然上面印着“《蓝岛城市报》记者白铁”。
两人坐在交警大院隔壁的小店吃饭,就着蓝岛的地瓜酒,这一次小万才算是正式认识了白铁。
小万问白铁:“你怎么认识小菲的?”
“在广州认识的。”白铁说,“她做服装生意在那里进货,我当时跟朋友一起做书生意,在广州弄书号。”
“哦。”小万见识过九十年代初期的书市,传奇、武侠、色情,什么赚钱出什么。“那时做书很赚钱啊,为什么要来蓝岛呢?”
“刚开始赚了点钱,后来朋友不做了,把手头的书号和书稿都交给我出,书出来后,作者和出版社都找上门来,因为书稿不是出版社审过的那本,书号到手后,朋友偷梁换柱把书稿换了,他没告诉我,稿费也没有付,结果他们都来和我打官司……唉,总之是一把赔得精光!”白铁举杯和小万碰了一下,说:“以后不当个体户了,跟着姐夫学吧,报社记者总比别的职业好,起码不会被人随便欺负。”
小万问:“你给报社订了多少报纸?”
白铁喝了一口酒,说:“五百多份吧。我去得晚,要是早点——”
“五百多?!”小万身子一挺,几乎要闪了腰:“你一个人都不认识,你是怎么订的?”
白铁一指门外,说:“看,那是我的自行车,五十块钱在路边买的。”
门外,一辆自行车斜靠在椰子树上,一条铁链锁把车架和椰子树捆绑在一起,自行车看着不算旧,只是支架坏了,立不住。
“我骑着这辆自行车,一条路一条路走,不管是住宅还是单位,见门就进,每天都有收获。”白铁得意地说:“姐夫,别看你来这么多年,信不信,你对蓝岛的路不一定比我熟!”
小万点点头,不知为什么眼眶有点热,当年也有人像白铁这样,卖报纸,做大饼,卧薪尝胆,但那时是人才大潮,每个人席卷其中,被激情和梦想煽动,不畏艰辛。而现在,白铁是孤军奋战!
“小菲知道你去报社吗?”
“知道,她不让我现在跟你们联系,说让她姐居高临下看我,她不舒服。其实我知道,她是觉得我还不具备跟你们见面的资格。”
“上次不都已经见过了吗?”
“就是因为上次见了,这次她才不让我见。没关系,姐夫,女人就是这样,总有一天,她会以我为荣。”
一顿饭过后,小万对这个白铁刮目相看。
日期:2011-01-27 13:38:46
17
康康从海东县给的文件袋里发现一万块钱现金,这把她吓了一大跳!
海东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离蓝岛一百多公里,康康早晨去,晚上回来还不到九点,看着时间还早,康康就直接到了办公室,想把资料和采访笔记先整理一下。她打开县委的牛皮纸文件袋一样一样往外掏,掏到一个厚厚的信封袋,抽出来一看,是用橡皮筋捆好的一沓钱!
晚饭是在海东县和县委书记一起吃的,宣传部长和县委办主任也在场,吃完饭,县里派车送康康回来,上车时,县委办的田主任拿了这个文件袋给她说,这是给你的,收好,别丢了。康康说,放心吧,材料我用完一定完璧归赵。田主任说,不用不用,这是给你的,你收好。
说来说去,原来是在说钱!
为什么要给钱呢?海东县本来就是正面报道,是省里正在推广的典型,他们在改善投资环境上决心很大,新来的县委书记喊出了一句很有气势的口号:赶走一个开发者,摘掉谁的乌纱帽!这句口号写在红色的横幅上,挂在最热闹的海东车站、中心商场和党政大院门口,康康在那里采访一天,标语来来回回从眼前过了无数遍,她当即就决定把这句口号当作文章的标题。
这沓钱在康康桌上,很像一个蒙面刺客站在现代人的房梁上,恐怖是恐怖,更多的是古怪。数一数钱,刚好一万元,好大一个红包!都说记者拿红包,康康当记者两个月,从来没有拿过一个红包,根本就没有人送。如果一百两百,康康也就揣上了,一两百块钱,别人不退,就你退,这不光是矫情了,简直就是对大家的出卖!但是今天这么多钱康康肯定不能拿,别说拿,现在看一看,心里就已经不安了。康康想了想,决定先给小万打个电话。
“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搅你。”
“不晚不晚,”小万说:“你不是还在办公室吗?哈哈,采访顺利吧。”
“挺顺利的。”康康说:“不过……他们给了我一个红包……”
“哈哈哈,好事啊!”小万笑道:“不是得了红包来馋我吧?”
“钱太多了……”
“谁还嫌钱多啊,多了你给我!”
“真的挺多……”
“能多到哪里去,不到一百万不算多。”
“一万块,他们给了我一万块钱!”
“是吗?”小万也有点意外:“一万,是不少。他们大方起来了啊。几年前我去采访什么也没有,天天吃饭就一盘鸡、一个地瓜叶,走时候还算不错,送了我一壶地瓜酒。哈哈,到底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有气魄!康康,你运气多好,说出来想气死我啊!”
“不是啊,万老师。”康康说:“我不想要这钱。”
“为什么?”小万说:“为什么不要?这又没有风险,稿子肯定要发的,上面布置的任务啊,还是头条。在蓝岛当记者工资太低,一月两千元能干什么?不靠红包补贴怎么办?告诉你,像你今天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我当记者这么多年拿到的最多红包也就几千元,平时,你不主动找料,红包是不会来找你的。”
“是啊,你说得对。”康康说,“不过,我还是不想要。”
“哦,那你自己决定吧。”小万又说:“不过康康我跟你说,这钱是没法退回去的,这不光是技术问题。”
“为什么退不回去?”
“你不懂。告诉你,别弄巧成拙!”
“那……怎么办?”
小万想了想,说:“实在不想要,明天上班交给范主任吧。成了公款,你就没有负担了。”
“好,太好了!”康康放心了。她执意不要这一万块钱,还有一层隐密的担心:万一哪天被人发现,五千块钱就可以立案了!与其担这种身败名裂的风险,真不如只要个心里太平。
康康把钱锁在抽屉里,觉得可以开始写稿了,她写下题目:赶走一个投资者,摘掉谁的乌纱帽!再往下就写不下去了,她在导语那里卡住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