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 混江湖》
第48节

作者: 细菌蘑菇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吃饭时,康康抽空问所长:“我听说这些卖花女在这里呆了快半年了,为什么今天才找到她们呢?”
  “是群众举报的,要不城西那么多民房,我们根本查不到她们的。”所长说。
  “她们半年里天天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活动,要找到她们应该很容易吧?”
  “找到她们是容易,但是那样会打草惊蛇啊!”周局长又插话了:“我们要抓的是控制她们逼迫她们卖花的幕后人。”
  康康笑道:“跟踪她们回家不就可以找到了吗?”
  “我们警力不够啊。”所长又说,“我们辖区是蓝岛几个区里最大的,平时的事情都应付不过来,哪里有时间去管那些小孩子!”
  “就是说,如果没有群众举报,派出所也就不会管了是吧?”康康不等所长回答,又问:“根据法规,那两个‘花头’该受什么处罚?”
  “这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卖花算正当劳动吗?”
  “当然不算,反复纠缠、强行讨要,包括强买强卖都是要受处罚的,但是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免予处罚。‘花王’挺会钻空子。”
  一顿饭下来,康康对怎么写这篇稿心里有数了,她随手在本子上拟了个题目:卖花小姑娘,何时才能回故乡?

  临走时,周局长过来和她握手,说:“小康啊,你是个认真负责的记者,欢迎以后常来局里采访。”周局长说这话时眼神很清澈,还透着一点长者的慈祥。
  日期:2011-04-03 10:37:36
  40
  小夏终于交了烟波苑的订金,找好了旧房子的买家,现在天天跟买家磨条件:一,付全款,小夏要用钱交新房的首付;二,半年后交房,他要在旧房子里住到新房装修完毕。不付全款,小夏没钱买房;不等半年,买了房小夏要流落街头,老王给他教的这招,可以让他从容地完成从旧房子到新房子的过渡。但是这两个条件对方无论如何只答应一个,要么付全款马上交房,要么付订金半年后交房。两边都不松口,事情就拧在那里了。

  今天买家主动打电话来,问小夏能不能再见面谈一下,这是个好迹象,对方似乎有点软下来的意思了,小夏记住了老王的话,死撑着说答应了条件再见面。买卖双方继续在电话里比力气,买方说,这样行吧,我交全款,给你一个月时间搬家,我是诚心诚意买你房子,我们应该按规矩来。
  小夏说,你也知道房子的行情,虽说晚半年交房,但你算算价格就明白了,我这个房子卖得这么便宜,确实是因为钱周转不开。你说一个月搬家,这是一般的规矩,任何人都不可能今天收钱,明天就腾地方的。
  买家说,那好,我再让一步,给你两个月时间,两个月装修还不够吗?只要你同意,我们下午就签协议,明天就转款给你!
  小夏一看有戏,决定继续磨,至少要磨到五个月交房,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小夏倒了杯水,正要和买家长篇大论,主任在外面砰砰地砸门了:“小夏!小夏!”
  小夏门刚开一道缝,主任迫不及待就挤了进来,他劈头夺过小夏手里的手机,啪地合上:“什么事在家里煲电话粥?给你电话都打烂了,老占线!快跟我到人民路去一趟,小林被人打了!”
  小林是部里的摄像,来了两年,算是成熟的记者了,今天出去采访司机系安全带的事,突然打回电话来,说被人打了,摄像机也砸坏了,他正在现场交涉,让部里派人去增援。

  过去蓝岛司机没有系安全带的习惯,今年交警部门开始严厉整顿,小林去街头拍整顿现场,完全是正面报道,既不闯民宅,也不曝隐私,怎么会被人打?小夏觉得奇怪。
  打小林的恰恰是交警队员。
  一名交警在路边检查司机系安全带情况,他拦住一辆黑色奥迪,司机摇下车窗,交警一眼看见对方没有系安全带,他走上前去质问:“为什么不戴安全套?”
  司机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听见交警的话,她愣了一下,张口就骂了一句:“流氓!”
  交警没有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他一把揪住女人的衣领,吼道:“你下来!”

  车门锁着,女人出不来,半截身子卡在窗口,她大声喊道:“交警打人了!交警打人了!”
  小林这时候赶到了,他打开摄像机就拍,交警看见小林,放了女人扭头便抢摄像机,小林一把没抓住,摄像机摔在地上,镜头当场就掉了。小林弯腰去捡镜头,交警以为他还要拍,冲上去就是一脚,把小林踢翻在地上。
  “好啊好啊,记者挨揍了哦!”围观的人欢呼起来。
  “打得好,记者光说假话,该打!”
  “叫你平时那么神气,今天遇到对头了!”

  “狗咬狗,都不是好东西!”
  一部分人对小林说:“上啊上啊,你也搞他两下,文官武将,两人比试一下,我们跟你们当裁判!”
  听到周围人的话,小林这个一米八的小伙子当街一蹲,掩面痛哭!他哽咽着给主任打电话说:“我今天才知道记者这么下贱!”
  小夏和主任赶到时,交警那边的领导也赶到了,他们来的是宣教科的科长,是个媒体通,他上来就和主任握手,说:“怎么搞的,这事真是幽默,我们是一家人嘛!你们这个记者没有记者证,只有名片和电视台的出入证,我们怎么能随便相信他呢?名片谁都可以印是吧?出入证只能在你们单位可以用,不能拿出来采访是吧?有误会难免啊。走吧走吧,先去我们队里,别让人家幸灾乐祸看西洋景!”

  年轻记者最怕人家问记者证。记者证是全国统一办的,好多年才办一回,如果没赶上,就只有靠名片蒙混过关了。好在蓝岛地方小,采访几次混得脸熟了,记者证用处就不大了。但不用是一回事,有没有又是另一回事,到关键时候,一问记者证,没有证件的记者立马就矮下身来。
  小林一脸悲愤去看主任,主任却面不改色心不跳,他冷冷地盯着宣教科长,说:“亏你还是搞宣传的,媒体的情况还不了解?这年头当记者的没有记者证,不当记者的有记者证,有什么好奇怪的!”
  宣教科长脸上僵了一下,知道主任的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媒体谁都知道交警支队的宣教科长手上有一个货真价实的记者证。他低头嗨嗨笑两声,挥手道:“上车,上车。”
  大家各上各的车,跟着科长往交警支队走。上车时围观的人也散了,有人大声说:“看见了吧,他们是一伙的!”
  小夏想,也许他们和交警真的是一伙的。来时主任开一辆台办公室淘汰的夏利车,夏利车是红色的,还是大屁股,主任一开这车心里就别扭,除了上下班,出去应酬他宁可打的。这回外宣部有钱了,台里同意他们买一辆新车,主任说,新车到后这辆旧车就给小夏,以后小夏就是《蓝岛看海》栏目的制片人了。有了车,小夏就免不了要跟交警打交道,他已经在琢磨怎么和交警接头的事了。有车的人,谁不想和交警成为一伙呢?

  电视台和交警支队的人双方坐在会议室谈判,主任先开口了:“今天的事责任很明显,我们记者正常采访拍摄,没有过错,你们的人动手打人,还损坏了摄像机,造成了很恶劣的后果,我希望这事能有个公正处理,我们对台里包括对记者本人要有个交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