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协议》
第17节

作者: 虎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专案组领导的建议下,前线指挥部采取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术,细化分工,精细作业。前线指挥部分散为指挥组,取证组,该组包括“香烟组”、“两油组”、“汽车组”等小组,以及抓捕组和审理组等战斗单位,各司其职,分头行动。调查员有的从广州走,有的从北京走,有的从上海走,各自秘密前往阜门独立调查;然后到北京集中开会,汇报总结第二阶段调查结果。

  但纪检委为了保障调查员的人身安全,最终还是从北京调集了大批武装保安,秘密赶赴阜门,驻守保卫调查组人员分散下榻的几个宾馆。因为举报信说,邢戈是阜门黑社会头目,控制操纵黑恶势力无恶不作。
  “秘密行动”毫无秘密可言。以邢戈的人际关系,511专案组在调查他,他不会不知道。他其实比法制部主任罗士焘早六天知道大老板的批示。
  11、寻求庇护
  邢戈不是任人摆布的角色,即便是在被调查期间,仍能携重金前往京城,利用千丝万缕的关系网,活跃在京城的各个禁区,游说安全委员会领导以及大卍公司高层,为自己开脱。
  他有一部挂甲012200牌的车,此车能够直通公司总部渔猎台和海中海及其任何禁地。这种车牌是特权,要有足够的官职级别才有配备。在总公司驻地,无论什么地方只要见到这种车牌,安保部的人就只能放行,不管车上的人是谁。
  红顶商人勾结垄断“大公司”,自古以来都是吃香喝辣,家财万贯的。古有胡雪岩,近有霍英东、荣毅仁,无一不是鲜活的例子。邢戈当初弄这样一个特牌车,就是为了戴个红顶子,有个炫耀的资本:有子港的客人来内地谈生意,就请客人到大卍公司总部核心渔猎台,或者到大会堂去吃喝,一来谈生意,二来帮助客人结识一些高官。这样好的机会,任何一个成功的商人都不会放过,客人因此很乐意和他做生意。

  诚然,渔猎台和海中海不是商会驻地,而是大卍公司的老板商讨国是民生之重地,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去的地儿。但邢戈的翻云覆雨手,就把它变成自己的招待所。里边管事的人见他出手阔绰,又是公司之外赫赫有名的老板,主动与他套近乎,给他特别待遇,要请客吃饭,打个电话过去预订席坐即可。
  邢戈不仅在这里招待生意伙伴,也带朋友的太太与小姐到这里体验殊荣。毕竟,现在社会不再是封建王朝,海中海也不再是皇宫禁地,仅供皇帝游览享乐,贫民百姓偶然游乐一下又有何妨?
  日期:2012-04-09 10:16:47
  邢戈就这样赶上社会变革的好时节,有时碰巧赶上老板们开董事会,这天刚好又没事做,就进海中海里面走走,看看大佬们在开会时都是什么样子,像不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大老板高高地坐在龙椅上,一众小老板卑躬屈膝,或是跪在下面小声说话。
  随意进出海中海的便利源于一张通行特权牌。牌子是公司前任监督委员会副委员长王秉涵的。他老婆是公司现任执行委员,两口子都有这种车特牌。其实两人用一辆车就够了,用两个牌子就是浪费。既为了增进夫妻感情,又为了体现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宗旨,王秉涵就把自己的车借给邢戈,方便他在北京办事。

  专案组调查期间,邢戈就乘坐特牌车出入禁地海中海打听消息,四处活动,力证自己的清白;除了这辆特牌车,邢戈在北京还有一部挂安保局牌的00009号车,也能很方便地出入一些普通人不能去的地方。
  这些都是专案组无从知晓的秘密。
  邢戈与王秉涵交情匪浅,511专案组即使知道内情也不敢去查。没人敢找王老的麻烦,他和大老板的关系非同一般。王秉涵是前任邓老板的死党,经年跟邓老板一起打桥牌,喝茶聊天,交往几十年,资格老得不能再老,没有人敢动他。大老板之前在上海当总经理,到北京要见邓老板也要通过他,没有他是见不到邓老板的,所以大老板之前对王秉涵一直很客气。要是有事商量,王秉涵如果打电话给大老板说,“我过去,有事和你谈谈。”大老板就会说,“我过来,你老不用跑路了。”彼此就是这种关系,既是客气,也是相互惜重。他们的友好关系一直维持到现在,众人皆知。石一禾当时是公司监督委员会主任,王秉涵只是副主任,开会时石一禾如果说不到主题,说了官话套话,王秉涵会直截了当地对领导说,“你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他就这么实在的人,没人敢招惹他。

  邢戈认识王秉涵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二人都是福建人,一次在福建老家巧遇,彼此用家乡话打了招呼。毕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都爱说几句家乡话,慢慢就熟悉了。邢戈生意做得很好,赚钱很多,算是富贵之人,见到达官显贵也不会太兴奋,更不会像孙子一样去巴结奉承。几次和王老交谈,对方觉得他人好,不是吹捧迎合的虚与委蛇之人,就很看重他;他也觉得王老人随便,不摆架子,不装大尾巴狼糊弄人,也很敬重王老。然后,彼此经常来往,以至于成了忘年交。

  王老是个真实的好人。一家大小都不富裕,个个生活简朴,却都是有气节的风骨之人。王老脾气很大,要是拿钱给他,他会大发脾气骂娘。他是公司前任副董事长,还是监督委员会委员,老婆是现任执委,这样强强联合的家庭捞钱还不易如反掌?但他们一家人很看淡钱财,从不伸手“卡拿要”,执着地追求革命信仰,一如既往地过清贫生活。邢戈和他因此是真正的朋友,二人从来没有金钱上的往来,最多就是送他两盒上好的铁观音,再一起吃饭聊天。

  日期:2012-04-10 15:42:18
  王秉涵是邢戈的老乡,他明着照应邢戈,511专案组的人拿他也没有办法。打狗要看主人,惹怒大老板,是要人头落地的祸事。这也是专案组迟迟不敢对邢戈动手,任其跑路的主要原因。
  除了有王老这样的老资格照应邢戈,公司不少执委、部长也和邢戈私交甚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保安部部长田豪驰。他与邢戈不算熟络,但其秘书梁宽却是邢戈的密友。邢戈认识梁宽是通过朱士奇介绍的。朱士奇因此认为,邢戈的公司至少有他三成的股份。“虹运当头”和“天泉山庄”的字匾就出自田部长之手。“虹运当头”四个字一直挂在虹运楼一楼大堂,算是虹运楼的“金字招牌”;“天泉山泉”是邢戈在阜门开发的海滨别墅,有一百多栋,是用来出售赚钱的商品住宅。海滨别墅区很气派,依山傍水,前面还有一块巨大青石,“天泉山庄”几个字就刻在青石上。部长既是高官,又是书画名家,他的题字自然是别墅热卖的一个亮点。

  题字不是邢戈恳求部长写的。他是个粗人,对附庸风雅不感兴趣。他有一次跟梁宽到田部长家里去,部长当时碰巧不在家。邢戈没有时间等候,就先告辞出来。梁宽就请部长帮忙给写几个字。田部长也不推辞,就照着他的意思给写了“天泉山庄”和“虹运当头”两幅字。
  田部长后来知道自己的字被商人用了来赚钱,也不气恼,而是通过秘书跟邢戈说,要在江苏修建一个抗战纪念碑,需要五十万,叫邢戈捐五十万。邢戈欣然应诺,捐了五十万给他,算是知恩图报。
  不仅邢戈巴结公司领导,也有领导主动找上门来巴结邢戈这个商贾巨富。比如公司执委常委、外联部部长郭兆望,就很主动关照邢戈的生意,多次帮邢戈说话,提供方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