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心路,盛唐明镜:一代女皇亦凡人》
第53节

作者: 实梦zs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14 11:51:32

  丁尚寝脸微微红了,小声说道:“你还别说,咱们在一起的时候,我将这香料涂了一点身上,感觉整个都不一样了,有些梦中雾中的感觉。媚娘,你知道,我和全发始终只是一般的在一起,你就不同了,你有侍寝的经验,你每次侍寝的感觉到底是如何?”
  媚娘的脸也微微红了,口中啐道:“姐姐又笑媚娘了。媚娘那是服侍皇上,自然是依了皇上的意思来,如何能有自己的感觉。”
  丁尚寝却低声说道:“我偶尔也曾看过流传于宫中的一本禁书,其中描写的颇美,说是‘两岸密林,中有清涧一眼涌出,在清涧深处曲径通幽的所在,有着销魂的乐土,那里如温润光滑的暖玉一般,拨开密林,只见谷底粉嫩细滑,玉茎微探,充盈山泉,则……”
  “姐姐不要再说了!”媚娘脸红耳赤的打断了丁尚寝的话:“若是媚娘和姐姐谈论这个,不免是对皇上大不敬,传出去可就大大不妙了。”

  丁尚寝这才住口,微一愣怔,道:“还是媚娘说的是,姐姐一时忘情了,让媚娘见笑了。”
  媚娘心中却想着,为何别人所说的这件事都这样美妙,而皇上对待自己却那样的粗暴?难道皇上只怜惜徐惠,丝毫也不怜惜自己吗?
  想到这里,媚娘只觉得心中更加难过。
  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着,又一次侍寝的第二日早晨,媚娘刚接受了掖庭令带来的赏赐,尚功女官来到了她居住的院中。
  “奴婢尚功孙氏,奉韦贵妃之命,前来请武才人前往蚕院、丝舍,巡视尚功局的劳作。”孙尚功开门见山的恭敬的说道。
  媚娘闻言微微一愣,立刻问道:“萧才人、崔才人她们之前也亲临尚功局巡视协理吗?”
  “回才人的话,这两位才人并未前往。”孙尚功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媚娘并不再问,心中已经明了,萧崔二位才人入宫之后受的宠幸就甚薄,虽然照理也承担了些许掌叙丝枲的任务,只是这任务也不过是蜻蜓点水,恐怕也只是挂名,未曾深入。如今自己所受的宠幸比她们要多,尚功局的人眼睛也雪亮,因此才回禀了后宫中自从皇后过世后开始管事韦贵妃,让自己多些权力。
  不管如何,多些事情打发着禁宫中的寂寞时光也是好的。媚娘愉快的答应了孙尚功的要求,和她一起前往尚功局。
  蚕院、丝舍,都在这狭长的掖庭宫之中,在宫中巷道中弯折了不少路程之后,终于到了掖庭宫一角辟出养蚕的院子。

  “养蚕织衣是妇女最重要的职责。皇后还有先蚕礼,因此掖庭宫中有宫女专职养蚕。”孙尚功一边引媚娘进去,一边说着。
  走进院中,只见七八个四合院那么大的院子中,种满了桑树,院子四周一排屋子,是养蚕的房间。十几个短衣打扮的女子正在其中忙碌着。
  “这些女子都是民间选进来的吗?”媚娘问道。
日期:2012-05-15 14:17:43

  附录:相关人物背景,全部按正史记录或推测,不戏说!是对正文的补充以及评论。
  3.谈谈所谓千古第一贤后长孙皇后。(接上)
  长孙皇后的种种行为在封建社会一直是妇女最高典范,不过她的行为可以分开评论。
  她对丈夫提出正确的政治建议,对下仁慈,公正持平,以及孝顺丈夫的父母这个是很正确的行为,可以予以高度的赞赏。
  她不让兄长任要职,要求薄葬,则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着想。长孙皇后是个很爱读书的人,常常在侍女给她梳头的时候都手不释卷,因此她肯定非常了解历史上外戚专权把握不住,最终导致家族覆灭的例子,也知道厚葬容易引起盗墓,最终可能会死无全尸,当然,也是为了不劳民伤财的目的,所以要求薄葬。她这两个行为都很正确,后来太宗和长孙合葬的昭陵就很少遇到盗墓贼。而太宗在她过世之后立即重用太宗,不仅对太宗选择太子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更导致了长孙家族的覆灭。

  她在丈夫重病的时候打算殉夫,目的则是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吕后,这个想法真的很奇怪。吕后的品行就算刘邦在世的时候也不那么为人称道,长孙的所有行为都照足圣人的要求做,她怎么会成为吕后第二呢?我想,她真正不想自己成为的,应该是东汉太后邓绥,此女在成为太后之前既有才学,又有德行,简直可称是后宫的典范,可是当她成为太后之后,竟然也渐渐迷恋上了操控权柄,做出了一些愧称贤德的事情,让后人诟病。可见当权力无人监控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控制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长孙因为不想自己掌握权力,成全自己的名节,所以想殉夫。可是她可曾想到,她的儿子继位,她的儿子没有人扶持忠告,是否可以成为一代明君呢?政权动荡不是更大?昔年汉武帝因为担心子少母壮,因此赐死了太子的生母钩弋夫人,转而让大臣辅政,最后的结果先是照顾后来年幼皇帝汉昭帝的盖长公主和上官桀一家权势熏天,然后大臣霍刚独霸朝纲,又和外戚专权有什么区别呢?

  长孙为了异母哥哥长孙安业向太宗求情的时候,曾经说出理由,因为天下人都知道长孙安业对她不好,如今太宗即位就杀掉安业,恐怕别人会认为这是报复。虽然,也许长孙只是以这为理由,真心是仁慈的,认为那个到底是父亲的血脉,不想哥哥死,但是她更看重的却是名。当一个人陷入到只求名节的怪圈中来,她真的可以成为所有人模仿的典范吗?
  长孙皇后对待自己的孩子严苛,对待别人的孩子很好,这是为了一个好名节而为,当然,这个人应该也是善良的。只是,她对待太子太过严苛,对待自己的子女也是严格多过关爱,导致她的子女从小就没有母亲的温暖,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承乾因此觉得母亲不爱自己,因为衣食住行方面不如弟弟,因而嫉妒弟弟,心中郁结无法舒缓,在长孙过世之后立即作出一些莫名其妙状似疯癫匪夷所思的事情,最后被太宗厌恶,企图谋反被发现,最后幽禁而死。长孙的二儿子李泰则十分自私自利,整天想着谋害同母所生的亲哥哥和弟弟,为人心狠手辣,毫无亲情,整天讨好父皇,为了成为太子恫吓弟弟李治,最终使太宗对他失望,贬谪出京;三儿子李治在长孙死的时候未满十岁,但是就算长孙活的再久一些,看她一向的行为,也不可能好好疼爱教育这个儿子。她对待儿子一向都只是严厉为主,没有慈母的关爱。看李治后来那样喜欢一个比自己大四岁的女人武则天、让武则天把持朝政的行为可以推断,李治很可能有恋母情意结,而且心灵既脆弱又没有安全感,这应该是幼年缺少关爱引起的。无论如何,三个儿子一个都不成器,作为他们的母亲,一个整天想着自己贤德之名的女人,一个整天为别人多过为自己的女人,是否应该负上一点责任呢?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