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心路,盛唐明镜:一代女皇亦凡人》
第54节

作者: 实梦zs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17 13:38:00

  “这些女子一般是家人犯了大过而被罚掖庭的,或者是贫民家女儿毫无其他技能,连缝纫织衣都不会,才会打发到这里。再就是各宫苑中犯了过错冒犯了主子的人才会被打发到这里来。”孙尚功解释道。
  说话间,一个纤细的妙龄女子背着一筐肥料走了进来,只见她上下都穿的短装,头发用一块布包了起来,缠在头顶,此时已入夏季,天气有些炎热,这女子已经一头汗珠,身后的衣服更是已经湿透了。
  她艰难的背着那框子粪,走了进来,路过孙尚功身旁的时候,还艰难的屈膝行了个礼,这一错面的工夫,媚娘看清了她那尚且年轻娟秀的脸庞。
  “她是怎么来的?”媚娘望着她的背影有些诧异的问道。
  “她本来是皇上身边服侍的宫女,平日里养尊处优,大家都叫她一声‘姑娘’,一日不小心,奉着羽仪走错了步子,皇上大怒,就被贬到这里来了。这日子可是天上地下啊,她这一辈子若不是福星高照,恐怕就再无出头之日了,只能一辈子在这里辛劳至死。”孙尚功说着。
  “真是可怜。”媚娘不由叹道。
  “她还不算最可怜的,起码有命在。才人听说没,以前有位宫女,因此在御前打了一个哈欠,因此立刻被皇上命人拖出去仗毙。”孙尚功说着。
  “有这样的事?”媚娘一边问着,一边心中已经浮现出皇上那严厉的面庞来。
  “可不是嘛!以前长孙皇后在的时候,这种事情还能劝劝,如今皇后不在了,在宫中办事的人只有自求多福了。”孙尚功似乎是有感,微微叹息着。
  看过了这蚕院,又来到隔壁的丝舍,只见阴暗的房屋之中,坐着不少女子,无一不低头忙碌着。有的人正将烫煮过的蚕茧慢慢抽丝,有的人将这些丝捻成丝线,有的人将丝线织成丝绸。房间内除了织布机的声音,并无人声,每人都低头干着自己的事情。
  “这些人真的很勤奋。”媚娘见此情景,不由赞美一句。
  “才人有所不知,这里每日都有一定的定额,干完了才可以吃饭睡觉,因此她们每人都很努力,唯恐耽误了吃饭睡觉。”孙尚功介绍道。

  “真是辛苦了。”武才人由衷的说了一句。
  正说话间,突听“咔嚓”一声,只见一个年轻女子面前的纺车架子突然折断了,她呆呆看了那断了的织架,突然醒悟过来,站起身来,碎步来到孙尚功面前,道:“孙尚功,这织机突然坏掉了……”
  孙尚功却不客气的说道:“织机坏掉原是你使用不当,现在不惩罚你就已经格外开恩了,你难道还想今日的织数减少吗?”
  那女子听到这话,更加惶急,只得匆匆出外寻找修理织机之人。媚娘已经看清这女人的脸面,只见她不过十八九岁年纪,面容清秀,举止文雅,似乎并非是贫家女子,不由得好奇问道:“她是?”
  孙尚功道:“此女两年前没入这掖庭之中,原来家里也是三品之上的高官,因是父亲犯了重罪,因此上面有话让她在这丝舍中劳作,不可调往别处。其实,很多没入宫廷的女子,如若有手艺,就会被派遣至尚功各处经手例如缝纫、刺绣的活儿,灵巧的可能会选为户婢,就是守候殿门的宫女,不少也有机会接触到皇上。此女面容也算姣好,只是可惜被罚没在此处,看来这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见到皇上的面了,就此埋没。”

  媚娘听了也唏嘘两句,然后跟孙尚功去了尚功局,听着孙尚功介绍一番每年的产量及使用,媚娘夸赞两句,然后又指导两句,然后自回了居处。
  夜深人静,她一人躺在床上,心中思忖着,原来这后宫的嫔妾还不是最可怜的,最可怜的是这些亲手操持劳作的宫女们,一生都没有出头之日,只能在这深宫中寂寞操劳的活着,寂寞操劳的死去。
日期:2012-05-18 13:24:37

  附录:相关人物背景,全部按正史记录或推测,不戏说!是对正文的补充以及评论。
  3.谈谈所谓千古第一贤后长孙皇后。(接上)
  长孙一定是深爱自己丈夫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既然深爱自己的丈夫,却一点都不嫉妒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丈夫,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是会孤独害怕,女人是需要别人疼爱保护的。李世民的后宫阵容那真是震古烁今,几乎都是高门贵族,想必容貌也都是艳丽无双,而且一山更有一山高,一女更比一女美,集尽天下美女,韦贵妃、隋炀帝女儿杨淑妃、阴贤妃、燕德妃、巢刺王妃、徐惠(追封徐贤妃)、韦昭容、杨婕妤等等,其他任何朝代的皇帝在这方面肯定对他都是望尘莫及的。

  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太宗是一国之主,又是明君,自然是日理万机,政务繁忙,他还有三十多个子女,总得抽点空疼爱自己,又有这么多美人环绕身边,真的无法想象他还有多少时间分给长孙。长孙不可能对此不觉得难过,但是因为她是贤后,要使自身做到最好,所以她不能够介意,不能够嫉妒。连一代明君唐太宗都会对魏征生气,都会做出狩猎等劳民伤财为言官所谏止、杀兄屠弟杀侄的行为,那长孙皇后岂不是超出丈夫许多的大大的圣人?李世民晚年都会对当明君听臣下劝诫感到烦扰,而长孙却自己把礼教当做一根绳子把自己绑的紧紧的,能不痛苦吗?

  长孙皇后在三十六岁(虚岁)的英年去世,虽然古人过世早的也很常见,但是也不能不说是因为她所有行为都照足古人所说节操标准做事精神太过压抑紧张、郁结无法舒缓而导致抑郁而终。虽然有自己的情感,但是却一定要克制住,对别人好的事情一定要做,对自己好的事情就不能做,这是不是有点自虐倾向呢?她实在对自己太过残忍!
  古代的男人自然希望人人都做长孙皇后,这样丈夫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出去找小三小四小五,妻子还帮着老公找,并且把别人的孩子都给抚养成人,那还真的是享齐人之福了。长孙读过那么多书,对很多政事也有自己的见解,但是是否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她想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那些所谓的圣人教诲又有什么意义?圣人对自己和对别人(女人)根本是双重标准,圣人不提倡人生而平等,整天想着让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又何以被称为圣人?根本只算是自私自利的小人,小人的话又何必要听?
  就算长孙皇后的所有行为都是对的,但是没有教养好自己的儿子,也算是一个很大的失败。真正的圣人应该不仅自己名声好,更应该使自己的家族永昌、国家永盛。可是长孙皇后因为一味要自己的贤惠名声,使太宗太过爱她,爱屋及乌,最终宠爱长孙无忌,放弃了更好的继承人选李恪和李泰,最终造就了女皇的横空出世,李渊、李世民和李治的子孙差不多都被杀光,只剩下寥寥几个,这又是谁的过错?不是说武则天当女皇不好,只是对于长孙皇后来说这绝对是不可忍受的,那么这又怪谁?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